趙治善
(蘭州財經大學隴橋學院,甘肅蘭州730101)
隨著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圓滿閉幕,文化體制改革的春風瞬間席卷全國,深入人心。對少數民族地區(qū)的宣傳要以實現旅游文化的社會價值為主題,充分融合民族地區(qū)特有文化,正確處理好繼承與推廣的關系,才能為本國本民族旅游文化的繁榮發(fā)展開創(chuàng)新的時代。少數民族地區(qū)有許多傳統(tǒng)體育項目在傳承和延續(xù),這為體育旅游文化的發(fā)展和傳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與平臺。甘肅省作為我國西部欠發(fā)達地區(qū)之一,亦有諸多少數民族聚居于此,形成了甘肅特有體育旅游文化形態(tài),反映出西北體育旅游文化的特有風格。
甘肅省位于祖國西部,地處黃河上游,地域遼闊,大部分位于我國地勢二級階梯上。地貌復雜多樣,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交錯分布。就是在這種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中,有十幾個少數民族聚居于此。受地域條件的制約,人們特殊的生產、生活方式造就了甘肅省少數民族獨具特色的體育旅游文化形式。如賽馬、摔跤、角力等項目的出現,正是人們?yōu)榈挚箰毫拥淖匀画h(huán)境,與大自然相斗爭而產生的活動方式。培養(yǎng)了西北人不畏艱險,勇于挑戰(zhàn),敢于面對的勇武精神。
所謂民族性是指體現在特定的民族文化類型中,并作為其基本內核而存在的民族文化心理素質的特征,是對于特定的文化類型的最高層次的抽象。也就是說,民族性主要表現在一個民族特有的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特性,包括思想、情操、習慣及行為方式等。每個文化都有突出的不同于其他文化的一面,尤其是少數民族的體育旅游文化更能展示民族特性。如保安族的奪腰刀,東鄉(xiāng)族的拔棍,裕固族的拉爬牛等。
少數民族地區(qū)的體育活動主要以游戲、健身、消遣為主,具有濃厚的娛樂性質。每當秋收農閑、逢年過節(jié)、生產勞動之余,人們總以一種特殊的方式消遣時間,娛樂身心,以達到鍛煉身體、追求健康的目的,滿足人的精神享受的需求,并形成甘肅省少數民族獨特的活動形式,創(chuàng)造了西北體育旅游文化發(fā)展的新思路,深刻地體現了甘肅省少數民族體育旅游文化的娛樂性。
2011年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會議指出全面貫徹“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糧,大力發(fā)展公益性旅游文化事業(yè),保障人民基本旅游文化權益。這對廣大人民和旅游文化工作者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zhàn),對于發(fā)展甘肅省少數民族地區(qū)的體育旅游文化事業(yè)也極具歷史意義。很多少數民族傳統(tǒng)項目更是以群眾參與為主,這些項目都是以娛樂和游戲的形式出現,不論男女老少,只要參與其中,都能達到放松身心、娛樂健身的目的。因此,少數民族的傳統(tǒng)體育項目具有良好的群眾基礎,能被少數民族群眾熟知并接受,表明甘肅省少數民族體育旅游文化確實具有鮮明的群眾性。
季羨林先生所言,文化交流是推動歷史進步的動力。而體育旅游文化也是通過不斷的交流“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保留和保護本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吸取和融合外來先進文化,這樣才能保證旅游文化的延續(xù)性,增強旅游文化的生命力,這也符合旅游文化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但是地域的不同必然會導致旅游文化產生差異,旅游文化存在差異,旅游文化價值也就有所不同,這勢必會影響旅游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正是這種不同,旅游文化發(fā)生碰撞,多種旅游文化開始求同存異,慢慢形成自己獨特的旅游文化并大放異彩,構成了一種包含創(chuàng)新價值的旅游文化,很大程度地推動了旅游文化的進步與繁榮。
民族凝聚力是一種精神。中華民族凝聚力是各民族在長期交流融合過程中形成的具有極強向心作用的偉大精神力量,是支撐中華民族長久生存和發(fā)展的原動力。中華民族凝聚力扎根于中國五千年的優(yōu)秀文化和偉大的民族精神之中。體育作為社會大文化事業(yè)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人民的健康、民族的強盛和國家的榮譽,對于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有著密切的關系和重要的影響。
古代文明古國——中國就是一個處于被四周自然屏障與世界分離的國度,在這樣一個與世隔絕的國度里,人們認為這是人類得以生息的、唯一的一塊土地,因而稱之為天下,又以為四周環(huán)海則喚之為四海之內。這是由于當時信息封閉,科技落后,達不到交流的目的所致。這說明了一個問題,就是在人類社會在沒有跨越自然地理制約之前,封閉性是普遍存在的。正是因為體育,各國各民族開放國度,人們走出國門,認識世界,利用體育運動這種特殊手段進行交流與溝通,將各自的體育旅游文化展現在世人面前以實現旅游文化交流和融合的愿望,不僅體育旅游文化得到了宣傳和推廣,而且推動了各國政治、經濟、文化的全面交流和發(fā)展。交流的目的在于進步和發(fā)展,對于全人類共同創(chuàng)造的這筆精神財富來說,只有相互交流才是對體育旅游文化最好的繼承和延續(xù)。
少數民族的體育旅游文化經過體育文化產品塑造后,少數民族形象得以恢復和提升。少數民族地區(qū)的旅游文化是多功能化的,要真正展示少數民族內在的人文氣象,體現少數民族的旅游文化個性、文化活力,體現一種人文情懷與素養(yǎng)的要數體育運動,參加體育運動就是對體育旅游文化的一種宣揚,同時也帶動了體育產業(yè)的發(fā)展。為推動國民經濟增長發(fā)揮作用。
人類從野蠻到文明,靠文化進步,從生物人到社會人,靠文化教化,人們千差萬別的個性、習慣、情操、道德靠文化培養(yǎng),在體現自我價值、實現社會價值的同時,也靠文化升化。人們全部生活的意義及存在價值都離不開文化。今天我們已在建設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和諧社會,也必須從現存的文化基礎上出發(fā),去開創(chuàng)新的歷史局面。體育旅游文化只是其中的一種,它展現了力與美的完美結合,文與武的剛柔并濟,無處不透露著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甘肅省少數民族的體育旅游文化作為西部地區(qū)具有代表性的一支體育文化,不斷向外流露出西部地區(qū)旅游文化的獨特芬芳,展現出西部人民的真情實懷,在滿足物質生活的同時,不斷充實精神世界,為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fā)展道路,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宏偉藍圖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