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夏麗 楊苑
摘 要:近些年來,未成年人社會調查越來越得到普遍關注,通過社會調查制度,在對未成年被告人的生活環(huán)境、教育背景及犯罪原因等方面的調查基礎上,對未成年人犯罪性質的認定及采取正確的措施等,這對保護未成年人的權利和利益有著重要意義。社會調查制度對于提升未成年人司法工作的科學化、規(guī)范化水平,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會調查制度
未成年人保護問題越來越成為世界各國關注的普遍性問題,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會調查制度是未成年人保護理念在刑事司法領域的體現。近些年,我國少年司法制度在不斷完善和發(fā)展,這離不開我國法律學者和專家的努力,更是在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基礎上的又一大成果。本文在未成年人社會調查制度的發(fā)展成果的基礎上,結合當前國內該領域的現實狀況,對我國未成年人社會調查工作提出建議,希望對我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有所幫助。
一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會調查的含義及原則
在少年司法工作中,社會調查報告制度作為一項保護、教育、挽救未成年人的重要司法制度有著特殊性和重要的社會意及法律意義。未成年人的發(fā)展關系社會的未來和祖國的命運。建立和完善未成年人刑事訴訟中的社會調查制度研究,對我國保護未成年權益和成長有著重要作用。
未成年人社會調查要堅持以下幾個原則。首先,要堅持全面調查原則,該項基本原則強調在社會調查的過程中要注意全面和廣泛的對內容進行調查[1]。通過對未成年人社會生長環(huán)境、性格等方面綜合了解,對分析案件原因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其次,對未成年人的社會調查要全面公正,這樣才能對未成年的客觀情況予以更詳細的了解,有利于案件的審理。案后跟蹤原則,是辦理未成年人案件的重要的基本原則之一。這一原則要求公安和司法機關承擔起自己相應的責任,并要求確立相應的制度來保障該原則的實施[2]。
二、我國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會調查制度的現狀
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規(guī)定》對未成年人社會調查制度作出了規(guī)定:“開庭審理前,控辯雙方可以分別就未成年被告人性格特點、家庭情況、社會交往、成長經歷以及實施被指控的犯罪前后的表現等情況進行調查,并制作書面材料提交合議庭。必要時,人民法院也可以委托有關社會團體組織就上述情況進行調查或者自行進行調查。[3]”《最高人民檢察院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規(guī)定》規(guī)定:“審查起訴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應當聽取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代理人、辯護人、未成年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意見??梢越Y合社會調查,通過學校、社區(qū)、家庭等有關組織和人員,了解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成長經歷、家庭環(huán)境、個性特點、社會活動等情況,為辦案提供參考?!盵4]另外,《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guī)則(試行)》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也對未成年人社會調查制度作出了具體的解釋規(guī)定[5]。社會調查制度由此依最新的司法解釋作為法律依據正式進入我國基本法的視野。
我國的少年司法制度相比較國外而言,仍然存在著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我國現行的未成年人社會調查制度是以《未成年人保護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規(guī)定》等法律和司法解釋的依托下建立起來的,《刑事訴訟法》中對此并沒有做出明確具體的規(guī)定,大多過于籠統(tǒng)[5]。因此我們立足與法律與司法實踐去在探索和研究未成年人社會調查制度,從而保障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會調查制度在內的少年司法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三 我國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會調查制度存在的問題
盡管未成年人社會調查制度已經得到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但在很多方面仍存在著不足。一方面來說,未成年人社會調查的適用時間存在問題,我國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會調查的時間往往在案件受理后到開庭審理前,在這一階段進行社會調查往往不能發(fā)揮出社會調查的最大效用。另一方面,由于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只是通過籠統(tǒng)的概述來確定社會調查的方法,從而導致沒有明確規(guī)定該如何調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相關信息以及調查主體的模糊。此外,社會調查監(jiān)督和審查程序缺失是社會調查制度的又一重大問題。未成年人社會調查機制只有在規(guī)范化的協(xié)作運行機制和監(jiān)督機制下,才能嚴格審查監(jiān)督社會調查報告的真實合法性,否則,就不能很好的保障未成年人的訴訟權利,從而導致社會調查報告失去其應有的價值。
四 完善我國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會調査制度的構想
未成年人社會調查制度是少年司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整個刑事訴訟中都著有重要的意義。這就要求我國對未成年人社會調查制度的研究過程中,以全面客觀的態(tài)度學習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在此基礎上,完善我國的未成年人社會調查制度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針對我國社會調查制度啟動時間不及時導致難以實現社會調查制度的目的,筆者認為,在偵查階段啟動對涉罪未成年人的社會調查更能全面的了解未成年,有利于實現社會調查制度的目的。審理涉罪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時,堅持矯治教育的方式,盡可能的縮短羈押時間。其次,未成年進行社會調查內容要規(guī)范并盡最大努力去幫助和挽救未成年犯。在法律的限度內縮短羈押時間,以教育為主,努力促使未成年人改正錯誤回歸社會。社會調查內容的客觀全面對于認清案件性質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最后,完善社會調查制度的監(jiān)督機制,通過司法監(jiān)督和社會監(jiān)督兩個層面入手,形成對社會調查的監(jiān)督機制。通過司法監(jiān)督,司法機關監(jiān)督和指導社會調查的整個過程以及社會調查員行為[6]。另外要求社會調查組織或社會調查員在開展社會調查時應該接受社會大眾的監(jiān)督。從司法和社會兩個層面出發(fā),完善監(jiān)督機制。
未成年人社會調查制度的完善和發(fā)展是少年司法制度的又一進步,建立一套適合我國國情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會調查制度,不僅能夠最大程度的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而且?guī)椭闯赡曜锓冈缛栈貧w社會生活,在法律和社會不同層面上實現社會保障制度的價值,促使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
參考文獻
[1]劉立霞、髙樹勇主編:《人身危險性與少年司法制度改革》中國檢察出版社年版;
[2]張明楷. 刑法的基本立場[M]中國法制出版社,2002,21-22.
[3]馬柳穎:《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處遇制度研究》知識產權出版社年版;
[4]廖永安.我國民事訴訟中弱勢群體保護論綱 [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5]龔玲.未成年人犯罪與人格特質、家庭教養(yǎng)方式以及同伴關系的相關研究 [D]. 湖南師范大學 2010.
[6]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課題組,曾蕾.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審理中社會調查制度的實際運用與分析[J].法律適用
基金項目
本項目得到西南民族大學研究生創(chuàng)新科研項目(項目名稱: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社會調查制度研究 項目編號:CX2018SP254)資助
(作者單位:西南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