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溯
摘 要:中職院校的學前教育專業(yè)承擔著為幼兒園輸送優(yōu)秀人才的重任,在技能的培養(yǎng)中,幼兒歌曲的彈唱能力是每一個幼兒教師必備的專業(yè)技能之一,作為中職院校,作為學前教育專業(yè),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彈唱能力,提升其綜合素質,以促進學生未來的發(fā)展。
關鍵詞:學前教育專業(yè);幼兒歌曲彈唱能力;培養(yǎng)
一、幼兒歌曲彈唱能力的重要性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幼兒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兒教師需要具備較強的綜合素質才能更好地勝任這一工作,其中幼兒歌曲的彈唱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幼兒歌曲彈唱指的是幼兒教師將幼兒歌曲用一邊彈一邊唱的形式演繹出來,如果在學前教育的過程中,教師的彈唱能力較好,不僅對音樂教學活動有利,更能培養(yǎng)幼兒使其形成良好的音樂素養(yǎng),推動幼兒教育的發(fā)展,因此在中職院校的前教育專業(yè)應該重視彈唱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明白這項技能的重要性,如果不會彈唱幼兒歌曲,將會影響自己以后繼續(xù)求學和求職之路。學生提高了思想認識,學習的動力就會增強,就會堅持不懈、積極克服困難,最終真正掌握這一重要的專業(yè)技能。
二、彈奏與演唱兩者之間的關系
幼兒歌曲彈唱能力的核心就是伴奏能力和演唱能力兩者之間的緊密配合,缺一不可,兩者相互依賴、相輔相成、不可分割。只會彈不會唱是不行的,只會唱不會彈奏也是不行的,兒歌的演繹離不開唱,也離不開彈,彈唱結合才能突出歌曲的表現(xiàn)力,在兩者緊密的配合下,才能聲情并茂地將歌曲的情感、思想傳遞給幼兒,使幼兒受到熏陶、音樂素養(yǎng)得到提高。所以幼兒歌曲彈唱既要重視彈的能力,又要重視唱的能力。但是在幼兒歌曲的彈唱中,“唱”為主,不能以彈代唱,彈為“輔”,通過彈唱配合,引起幼兒內心的共鳴,讓幼兒聽懂并喜愛音樂,它不僅要求學生要有嫻熟鋼琴技巧和出色的演唱能力,更要求學生能根據(jù)歌曲的內容、風格、節(jié)奏、基本韻律,快速地編排出應有的伴奏,所以教師除了教會學生 “彈”,還要教會學生“唱”。
三、幼兒歌曲彈唱能力的培養(yǎng)途徑
歌曲的演唱非常重要,但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只重視演奏技能,在演唱時經(jīng)常出現(xiàn)聲音小、表情不豐富,或者是跑調;也有一部分學生演唱能力很強,但彈奏能力卻讓人汗顏。造成要么只能彈不能唱,要么只會唱不會彈的尷尬現(xiàn)象。這與學前教育的宗旨相去甚遠,也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極為不利,因此急需改變這些現(xiàn)狀,培養(yǎng)出素質全面、水平較高的優(yōu)秀人才,更好地適應幼兒教育。
1、演唱能力的培養(yǎng)
1、1氣息訓練
在演唱能力中,氣息是基石,在氣息的支持下,聲音才會讓歌曲較強的生命力、感染力,否則聲音顯得蒼白無力,無法打動人心。氣息的訓練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訓練,以達到較好的效果。嘆氣式呼吸是比較有效的一種渠道,嘆氣時會放松吸氣肌肉群,一嘆一吸,循環(huán)往復,就會達到目的;聞花式吸氣,操作起來方便、實用、簡單,效果也不錯。在聞花式吸氣時,精力要集中、心無雜念,讓聲音清亮圓潤。唱歌時則要自然張開嘴巴,同時與鼻子進行吸氣。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氣息訓練的方法,不管哪種方法反復練習,氣息就會均勻、流暢。
1、2共鳴訓練
在歌曲演唱的過程中,共鳴很關鍵,在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共鳴訓練,特別是頭腔共鳴,達到能夠靈活的運用,提高聲音的穿透力。在進行共鳴訓練時,通過高位置喊人、哼鳴等方法,讓學生體會把聲音送到眉心處形成效果。除此之外,還要進行口腔共鳴的訓練,在進行這一訓練時結合朗誦,可以達到較好的效果。兒童歌曲通過頭腔、口腔的共鳴,才能唱得甜美。
1、3聲音位置的訓練
對于演唱兒童歌曲,主要用高位置的發(fā)聲方法訓練聲音位置,讓學生打開口腔,笑肌上提,發(fā)出“eng”“ing”等音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還可以讓學生借助喊人、打嘟嚕等這些貼近生活的自然的發(fā)聲方法練習,演唱的聲音不僅具有金屬感,還能達到自然、甜美,讓幼兒聽起來很容易接受,同時學生也可以比較容易的掌握,練出效果。
1、4咬字、吐字的訓練
這項訓練很重要,以后走上工作崗位,面對是一群幼兒,幼兒的模仿能力極強,如果教師吐字咬字不清晰、不標準,又怎么能給孩子做好榜樣呢?所以幼兒教師在演唱時咬字、吐字必須標準、清晰,在訓練時教師可以通過繞口令、有感情地朗讀等來訓練,使發(fā)音到位、字正腔圓。
2、提高幼兒歌曲彈的能力的途徑
2、1正三和弦地靈活運用
幼兒歌曲一般只有四句,比較短小,只要合理運用正三和弦,基本上就能夠滿足需要了。在幼兒歌曲中,C、D、F、G四個調性常見,教師可以訓練學生熟練掌握、靈活運用這四個常見調的正三和弦,以就達到轉調彈奏。但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師要給學生多安排練習時間,并予以適時的指導,達到熟練運用和弦的水平。
2、2能夠靈活選擇伴奏音型
根據(jù)幼兒歌曲的題材、風格、特點靈活選擇伴奏音型。一般情況下,在抒情性濃的幼兒歌曲上運用分解和弦音型,在歡快活潑的舞蹈性幼兒歌曲中運用半分解和弦音型,在進行曲風格的幼兒歌曲中運用立柱式和弦音型,這樣音型會比較貼切、恰當。當然也不是固定不變的,在大班的音樂游戲中或者是有情節(jié)變化的幼兒歌曲或是小樂曲中,可以根據(jù)音樂所表達的情緒運用音型。
2、3根據(jù)旋律音來選擇伴奏和弦
一般情況下,在幼兒歌曲的開始和結尾部位要配主和弦,以鞏固調性。在幼兒歌曲的中間句中可以進行正三和弦的轉換。另外,應強調為了連接方便,和弦在連接過程中可以運用和弦的轉位。如:主和弦原位(135 音)在連接下屬和弦時,連接下屬四六和弦(146 音)比較方便;主和弦原位(135)連接屬和弦時連接屬六和弦(725)比較方便。這樣避免了原位的遠距離跳動,也遵循了就近連接的和聲基本法則。
四、結語
在幼兒園的日常教學中,離不開幼兒教師的彈唱,尤其是幼兒歌曲的彈唱,符合幼兒的年齡和心理特征,不僅能夠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更能通過歌曲的彈唱,完成教學任務,因此幼兒歌曲彈唱能力是一項最主要的技能。在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培養(yǎng)學生的幼兒歌曲彈唱能力的很重要,所以需要教師循序漸進,提高學生彈唱能力。
參考文獻
[1]胡鵬.余艷.淺談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兒歌彈唱能力培養(yǎng)[J].音樂時空.2013年14期
[2]李巖.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兒歌彈唱能力的培養(yǎng)淺談[J].大眾文藝.2015年06期
[3]黎麗.提高學前教育專業(yè)幼兒歌曲彈唱能力的探索[J].赤子(上中旬).2015年19期
[4]郭靜.如何培養(yǎng)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鋼琴即興彈唱能力[J].北方音樂.2015年13期
(作者單位:云南省普洱市職業(yè)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