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鏈球菌感染是對集約化規(guī)模養(yǎng)殖場造成重要經濟和生產損失的一種疾病。目前,美國獸醫(yī)診斷實驗室提供的數(shù)據顯示,鏈球菌是導致豬腦膜炎最常見的原因。豬鏈球菌是一種革蘭氏陽性球菌,可在大多數(shù)豬的扁桃體內存活,引起腦部(腦膜炎)和其他組織器官(敗血癥)產生病變。雖然豬鏈球菌最常與腦膜炎有關,但也會有其他病理變化,包括多發(fā)性漿膜炎、關節(jié)炎、心肌炎、心包炎、肺炎以及母豬流產。
圖1由豬鏈球菌引起的化膿性關節(jié)炎
農場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各不相同,取決于該疾病在農場的臨床表現(xiàn)方式,以及它的發(fā)病是否與豬場的其他疾病交叉感染有關。當癥狀與神經臨床紊亂相關時,發(fā)病率通常在5%~10%之間,但在這種情況下,感染的病豬的死亡率將達到100%;相反,其他形式的臨床癥狀可能導致高達70%~80%的發(fā)病率,但死亡率幾乎為0。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夏秋季多發(fā)。人主要是吃了病死的豬肉或與病死動物有過接觸而經過消化道、呼吸道和損傷皮膚感染。要控制這種疾病,了解它的流行病學是必不可少的。從出生到育成,各階段的豬都有可能感染豬鏈球菌,但是剛斷奶的仔豬最易感染病毒。一般情況下,仔豬斷奶后期也會感染腦膜炎,這可能會導致豬群中1%~5%的豬只死亡。病豬可能會突然死亡,或者間斷性發(fā)生抽搐,而后在斷奶后的前三個星期內死亡。一般來說,豬群因感染病毒致死時并沒有表現(xiàn)出明顯的臨床癥狀。
通常來說,患有豬鏈球菌腦膜炎的豬群會經歷如下病程:食欲不振、皮膚發(fā)紅、發(fā)燒、抑郁、失去平衡、跛行、癱瘓、顫抖和抽搐,有時也可能會出現(xiàn)失明和耳聾的癥狀。在沒有腦膜炎的情況下,敗血癥和關節(jié)炎的癥狀不太明顯,有時也不能確診。
豬鏈球菌在豬群間傳播的常見方式是通過帶菌豬群和攜帶病菌的蒼蠅傳播,除此之外,病豬尸體也可傳播病菌。病死豬群的尸體是病原菌的一個重要來源,因此必須妥善的處理受感染豬群的尸體,如焚燒、深埋等無害化處理方式,以防止疾病進一步的傳播。豬鏈球菌也常會在生豬群內發(fā)生,疾病的傳播最初是從母豬到仔豬垂直傳播,在分娩初期通過陰道液以及出生后數(shù)小時的皮膚和唾液將感染傳染給仔豬,然后在豬群之間水平傳播。
營養(yǎng)不平衡、其他疾病的發(fā)病率、營養(yǎng)錯誤和普遍的農場管理不善是導致疾病發(fā)病的關鍵因素。目前,由于目前沒有有效的工具來監(jiān)控畜群感染的情況,在養(yǎng)殖場中根除鏈球菌感染幾乎是不可能的。目前控制措施的目標是保持圈舍消毒、清除傳染源,注意搞好環(huán)境衛(wèi)生、通風、降溫等管理措施;并最大程度地減少擁擠、通風不良、干旱、混養(yǎng)以及移動豬群等應激因素,這對于有效的控制發(fā)病來說是非常關鍵的;做好菌苗預防接種,以及在確認畜群處于發(fā)病高風險時期之前,策略性地進行抗生素飼料用藥;由于豬鏈球菌血清型較多,不同菌苗對不同血清型豬鏈球菌感染無交叉保護力或交叉保護力較小;病豬必須隔離治療,盡可能淘汰帶菌母豬。污染的用具和環(huán)境用3%來蘇兒液等消毒液徹底消毒;引進生豬,必須通過檢疫與隔離觀察才可混群的措施等。
切實可行的預防措施通常是在畜群中使用當?shù)刎i鏈球菌流行株的菌苗。不過,這些菌苗只對疫苗中特定血清型的豬鏈球菌具有保護作用,因此,從康復的病豬中鑒定鏈球菌的血清型是非常重要的。現(xiàn)在,在一些豬場中已發(fā)現(xiàn)菌苗(通常僅適用于2型鏈球菌)免疫失敗的案例,這可能是由于其他血清型鏈球菌感染所造成的結果。迄今為止,免疫失敗的原因還不明確。為了避免把豬鏈球菌引入未受感染的豬群,詢問種畜來源的具體情況顯得尤為重要。引種前必須向當?shù)氐墨F醫(yī)了解詳細情況以獲得足夠的信息。人工授精、胚胎移植或交叉培養(yǎng)等遺傳育種措施也可能引起病原菌在畜群間的傳播。
然而,雖然存在有效的抗菌解決方案,發(fā)病時也可以采用抗生素治療,但近年來,球菌正受到越來越多的世界關注,不僅因為它的人畜共患病作用,而且也由于抗生素的濫用使動物體內存在大量耐藥細菌,抗生素失去應有的作用,難以控制這些細菌。根據傳統(tǒng)方法,在母豬和仔豬中使用抗菌藥物可以控制這種疾病,但實驗觀察到85%的豬分離物鏈球菌對大環(huán)內酯類、林可酰胺類、四環(huán)素類和磺胺類,具有抗藥性,從而影響治療失敗的出現(xiàn)和耐藥性的蔓延。
如果豬只出現(xiàn)沉郁或痙攣病癥時,可對其使用鎮(zhèn)靜劑、消炎藥以及輸液治療。受感染的病豬必須從欄舍中隔離出來,因為它們可能會排出大量的病原菌,感染同欄的其他健康動物。病豬需要經口服或直腸給予水和/或電解質。此外,受感染的病豬應給予舒適、溫暖的環(huán)境。
此外,控制好豬場的免疫抑制?。ㄘi藍耳病、豬圓環(huán)病毒病等)可有效降低豬場鏈球菌的發(fā)病概率。大量的臨床案例已證實,感染豬藍耳病的豬群,鏈球菌的發(fā)病比例大大增加。因此,做好豬群基礎疫苗免疫,可改善細菌性疾病的感染比例。
鑒于以上原因,探索中西醫(yī)結合的方式治療豬鏈球菌病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工作,目前利用立中草藥介入豬鏈球菌病的防治,無疑對豬鏈球菌病的防治增加了很大的可能性。
Hygen Pro? Strept Phytobiotic是一種植物性食品補充劑,專為控制豬體內的鏈球菌設計。專家分析了植物提取物、醇提取物和中、短鏈脂肪酸的不同組合,優(yōu)化了組成成分。該產品的設計是基于體外和體內藥效對比的結果。在這方面,各種有效成分的結合是特別令人感興趣的,因為它在其殺菌作用和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的方式。事實上,眾所周知,精油與短鏈和中鏈脂肪酸之間的協(xié)同作用通過促進細菌細胞壁的滲透而提高了后者的殺菌效果。
馬德里康普魯滕斯大學獸醫(yī)健康監(jiān)測中心(VISAVET)對該產品進行了體外抑菌實驗。
1.試驗方法選擇。中草藥的體外抑菌試驗方法較多,一般采用管碟法、紙片抑菌法、瓊脂平板打空法、平皿稀釋法、試管2倍稀釋法等,本實驗運用了瓊脂法。
2.豬鏈球菌的形態(tài)特征。實驗室根據不同的病型采取相應病料。旨在研究以無菌生長的最低稀釋濃度為最小抑菌濃度(MIC)如膿腫、化膿灶、肝、脾、血液、關節(jié)液,腦脊髓液及腦組制成涂片.革蘭氏染色,顯微臺,見到呈革蘭氏陽性單個、成短鏈或呈長鏈的球菌。
3.體外抑菌實驗結果??梢源_診用瓊脂擴散法測定最低抑菌濃度(MIC),并與臨床分離株進行比較。結果(表1)顯示,所有添加了的被測菌株的最低抑菌濃度均在 1.5 mg/ml至 3 mg/ml之間。
表1 Hygen Pro? Strept Phytobiotic對豬鏈球菌8株臨床分離株的最小抑菌濃度分析
這是因為藥的提取成分容易穿過細胞壁,表現(xiàn)為較強的抑菌作用。實驗顯示中草藥僅有26%有直接的抑菌作用。另外,有研究表明,當微生物產生耐藥性后,細胞膜的結構比正常菌明顯增厚,使物質的跨膜轉運受阻,可能也會導致中草藥的水溶性成分通過細胞膜受阻,導致抑菌失敗。此外,實驗還表明這種植物藥劑對豬鏈球菌菌株無抑菌作用占到73%。
在農場進行的臨床研究表明,如果對母豬管理得當,在斷奶階段和過渡階段,使用推薦劑量的 Hygen Pro?Strept Phytobiotic,就可以降低感染風險,盡量減少母豬在過渡階段感染鏈球菌的情況。
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除了改善對母豬的管理、營養(yǎng)狀況和生物安全措施外,建議在泌乳階段的日糧中補充2公斤/公噸的產品,并在整個泌乳階段保持這種劑量的營養(yǎng)補充,此外,如果飼料中使用某種酸化劑,就以每噸2~3 kg的劑量補充仔豬的飼料,持續(xù)70 d。在育肥單位發(fā)生感染的農場,將該產品以每噸2 kg的劑量添加至復合飼料下,無需使用其他特定藥物來解決有關問題。
將Hygen Pro? Strept Phytobiotic植物補充劑應用于豬群的飼料中,能有效替代持續(xù)使用抗生素控制豬鏈球菌感染的方法。此外,該產品可以保障豬的腸道健康,對豬的身體性能產生重大影響,提高了飼料轉化率,由此獲得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