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摩擦,不管是否樂意,也終于進入了2000億美元階段。
隨著特朗普對中國輸美產品加征關稅的涉及范圍增大到了2000億美元,中國同步反制,劍指約600億美元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商品。一系列國際貿易摩擦,最終影響到很多人對中國經濟內生引擎的關注,內因是決定性因素,這決定著我們最終能否贏得這場貿易摩擦。
9月19日,在中外管理商學院侯馬東鑫書院承辦的“2018山西侯馬民營經濟懇談會”上,著名經濟學家、中國人力資源開發(fā)研究會會長劉福垣教授,圍繞“當前中美貿易摩擦,中國經濟內生發(fā)展引擎在哪里”的命題,做了精彩演講。以下是劉福垣演講的精華內容。
中美有貿易摩擦其實是好事
有人說現(xiàn)在是中美交惡期,我覺得中美兩國不會交惡,改革開放40年以來,中國給美國經濟的貢獻誰也比不了,美國對中國的貢獻同樣無人替代。我認為中美兩國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它們之間無法分開,現(xiàn)在只能說是貿易摩擦。
我認為這次貿易摩擦不完全是負面的影響,反而我們應該感謝特朗普,因為他不懂經濟學,他只是見不得中國好,他的這幾棒把我們打清醒了。我們原來說“厲害了我的國”、如何如何了不得,其實客觀上,我們和美國畢竟還存在巨大差距。正是因為有了這種“摩擦”,讓我們看到自己的短板和不足,有利于政府和企業(yè)“知恥而后勇”。
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那些小國敢跟我們叫板,能說人家傻嗎?它們和我們一起爭奪歐美市場,根本爭不過我們,我們競爭能力比它們強,所以有些國際化問題要看清楚問題的根源在哪里。
雖然貿易摩擦中我們的出口商受到了損失,但對中國人民是有好處的:這倒逼我們修煉內功。而要想練好內功,就要把社會保障做到位,讓我們的年輕人敢于去做“月光族”。
2008年美國發(fā)生金融危機,雷曼兄弟倒閉,全年倒了大大小小163家銀行,但是美國人民的日子照樣過,就是因為他們那年在銀行里的存款率是-0.1%,美國人民為什么敢借錢消費?因為社會保障到位,老百姓沒有后顧之憂。
如果我們利用中國特色的國有資產的租金利息,來解決社會保障問題,那么農民工的市民化就不會存在問題,就敢用土地去交換市民化所需。我們說要讓老百姓敢于去消費,有錢去消費,這其中最大的消費潛力就是有了充分社會保障之后的廣大農民工。
而所謂的“產能過?!逼鋵嵍际莻蚊},現(xiàn)在房子蓋那么多,真正給農民工蓋的房子有多少?可以說沒有。如果一個百分點的農民工進城,每年大約就需要蓋800萬套房子,這得用多少鋼、多少水泥?大家只看到過剩的情況,沒有看到短缺的情況,這不是真過剩。如果有給農民工量身定作的房子,那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將是非常巨大的。
大家不要擔心中美的貿易摩擦,因為我們現(xiàn)在的內需已經是“三駕馬車”在帶動奔跑,現(xiàn)在美國打貿易戰(zhàn)已經打晚了,對我們來說頂多是傷點皮毛,問題不大。如果貿易戰(zhàn)早打幾年,可能中國就會損失慘重。
貿易摩擦中,企業(yè)求存需要做到“四定”
我們要穩(wěn)扎穩(wěn)打、步步為營、凝心聚力、久久為功,干好自己的事情,把我們國民經濟的戰(zhàn)略機遇期維持好,應該盡量延長它,我們現(xiàn)在有這個信心。
但是要做到這一點,企業(yè)需做好“四定”:自己定性、定位、定功能、定結構。第一明確自己到底是什么性質的企業(yè)?第二自己在全球產業(yè)分工鏈條上算老幾?要把這個事搞清楚。如果感到沒有生命力,就不要干,保留元氣,看形勢再干,不要繼續(xù)茍延殘喘,指望人家貸款,指望人家救濟,自己不行就果斷停止,看準了市場再干,拿得起來也要放得下,要有這個精神。這就是要給自己企業(yè)定性、定位。
第三個“定”是定功能,你的企業(yè)要承擔一個什么樣功能,要干什么事,需要想清楚。第四“定”最關鍵,定結構,結構決定功能,同樣是碳元素,組成石墨一錘子就砸碎了,組成金剛鉆就無堅不摧。同樣是企業(yè),結構搞好了,才能保證功能,不要好大喜功,好高騖遠,有多大能耐做多大的事情,一定要穩(wěn)住,這就是四定。
洞察國民經濟發(fā)展趨勢,需要觀察五個“中”
而對于下一步國民經濟發(fā)展的觀察,要關注五個“中”的問題。
第一個“中”是中部。關注中部地區(qū)的崛起,不要急于到西邊去雪中送炭,也不要到東邊去錦上添花,把精氣神、人財物往中部地區(qū)投。
第二個“中”是中小城市。不要到大城市錦上添花,也不需要到小城鎮(zhèn)去雪中送炭,搞好中小城市的結構建設。比如:如果侯馬做得好,臨汾都可能成為侯馬的“郊區(qū)”,一定要有這個氣魄。
第三個“中”是中間產業(yè)。中間產業(yè)不純粹是服務行業(yè),包括現(xiàn)在人們沒意識到的教育、醫(yī)療、電子產業(yè)等,把這些中間產業(yè)做好,未來也大有可為。
第四個“中”是中檔產品。眼光一定要高,手上要干,腳下則要淘汰掉落后的。因為我們現(xiàn)在這個發(fā)展階段,大多數(shù)老百姓的消費結構升級不需要那些奢侈品,需要的是真正實用的、對勞動力真正的擴大再生產、對勞動力商品升級為人力資本有用的中檔產品,所以要往這方面發(fā)力。
最后一個“中”就是重視中等收入階層。因為這個階層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他們既沒“剝削”別人,又沒被別人“剝削”,這群人對國民經濟有巨大作用。
如果按照“四定五中”重新給你們企業(yè)做一次安排,我認為即使在“倒春寒”里,困難也能很快度過去。有人說,往后三年是中國的困難時期,我很贊同,但是我相信過不上兩三年,我們就又是一個新的狀態(tài),因為現(xiàn)在是信息化時代,管理層的接受能力、應變能力在大大增強。所以大家要沉住氣,保持戰(zhàn)略定力,保持戰(zhàn)略自信,中國的前途大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