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長春
摘要:玉米收獲機的主要功能是玉米穗收獲和秸稈還田,玉米收獲勉強維持,但秸稈還田仍待改進。因為過多的秸稈即使被粉碎還田后基本還得二次處理,否則,次年春播就會無法鎮(zhèn)壓嚴實而影響出苗率,況且,飼養(yǎng)牛的農戶也不需要田間粉碎,因此,秸稈功能利用、回收還有待改進,應該向全方位方向發(fā)展。
關鍵詞:玉米收獲機;改進;完善
中圖分類號:S22551文獻標識碼:A
doi:10.14031/j.cnki.njwx.2018.11.066
1主要問題
隨著現(xiàn)代文明的進步,農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民亟需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被解放出來。秋收是農村主要的體力勞動之一,玉米收獲機的出現(xiàn)讓農民眼前為之一亮,但該類機械在運用過程中尚不理想,還存在以下問題:
(1)多數(shù)地塊秸稈還田過量。起壟時秸稈還田并不是多多益善,一般提倡每畝還田300~400 kg為宜,最好不高于30%,若秸稈還田過多就會造成播種鎮(zhèn)壓不嚴而影響出苗率,還會危害作物根系生長。而每畝玉米秸稈產量一般很難低于1000 kg,因此,即使經玉米收獲機粉碎后的秸稈,基本都超過本地塊當年的消化量,粉碎后的秸稈也難逃被焚燒的厄運就不足為奇了,這違背了玉米收獲機設計粉碎這道程序的初衷。因此,該環(huán)節(jié)存在與實際需求脫節(jié)問題,若不適當改進,不僅造成該環(huán)節(jié)動力輸出無用功,還使秸稈仍沒得到有效利用。
(2)養(yǎng)牛用的秸稈不能用機收。眾所周知,現(xiàn)在農村飼養(yǎng)的牛馬,主要還是以玉米秸稈為飼料,玉米秸稈被粉碎后就難以再利用了,而這部分占比也不容忽視。如何將摘穗后的秸稈直接按需打捆,是養(yǎng)牛人希望玉米收獲機應該具有的功能,但現(xiàn)在這個需求目前生產廠家還很少波及到。
(3)收獲浪費多。不知是設計上的疏忽還是沒考慮到,被收獲機收獲后的玉米地,丟穗現(xiàn)象司空見慣,尤其是地頭收獲的更是屢見不鮮;另外還存在剝凈率與碎粒難以調和之間的矛盾,這些細節(jié)上的問題也會影響到用戶對收獲機械的使用信心。
(4)沒有作業(yè)補貼。如今養(yǎng)路費已打進油里,但田間作業(yè)交養(yǎng)路費就不合理了,但機械化作業(yè)不是一蹴而就,對普通農戶來說油耗量也不是小數(shù)字。當然,油補不太好掌握,適當?shù)淖鳂I(yè)補貼還是應當考慮的。
2對應措施
2.1秸稈還田過量問題
(1)可以利用保護性耕作,采用二比空寬窄行耕作方式,將秸稈歸到寬行,經一年風吹日曬的腐化,第二年基本不會影響耕作,秸稈就會還田逐年被完全利用。(2)可以生產專門玉米摘穗機,盡管被摘穗后的玉米地狼狽不堪,但次年不影響免耕播種機進行播種,這樣,秸稈也會被如愿還田。(3)秸稈還田最好與免耕播種相銜接。秸稈還田后往往產生還田過量現(xiàn)象,次年若不焚燒則春播時很難保證鎮(zhèn)壓嚴實,從而影響出苗率。而免耕播種無需旋耕起壟,可以直接開溝播種,一蹴而就,秸稈可浮于土壤表面絲毫不影響春種秋收,從而避免了秸稈過量還田可能影響的出苗率及作物正常生長。
針對玉米秸稈的何去何從問題,目前農民的確進退兩難,面對過剩的秸稈,一方面國家明令禁止焚燒,另一方面尚沒有好的處理出路,但應以不影響耕種為目的。因此,時下經常有人探討“疏與堵”的矛盾問題:“疏”就是將過剩的秸稈用恰當?shù)姆绞教幚淼?,“堵”就是依法懲戒焚燒秸稈者。但目前有一種方法可以迎刃而解該矛盾,那就是免耕播種技術的大力推廣!該技術不僅能“無視”秸稈的存在,進行免耕播種,還能減少旋耕、起壟等耕作環(huán)節(jié),降低作業(yè)成本,提高春播效率,更重要的是解決了過剩秸稈的有效利用,秸稈實實在在的還田,不僅解決了令人頭痛的秸稈“疏與堵”的矛盾,當秸稈腐爛成有機質時還能培肥地力,從而減少化肥的使用量,進而降低因過多施用化肥所造成的面源污染,為綠色環(huán)保的有機農業(yè)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免耕播種技術與性能完善后的玉米機械化收獲技術的完美結合,是目前解決農村過剩玉米秸稈的理想途徑之一。
2.2對養(yǎng)牛用的專用秸稈
需對玉米收獲機進行改進??梢栽O計可調裝置,調節(jié)所需秸稈粉碎的比例,將不需粉碎的整根秸稈按需堆放,等待運出,既解決了牛的飼草料,又能按一定比例還田,可謂兩全其美。
2.3收獲時的丟穗浪費現(xiàn)象
主要是秸稈倒伏原因導致割臺拾不起秸稈,對此,可將割臺前端設計的“更接地氣”或加裝秸稈扶起裝置,總之,將倒伏的秸稈扶到割臺上即可;至于剝凈率與碎粒難以調和之間的矛盾,屬于一般瑕疵,可否考慮利用仿生學,模仿人類扒苞米方式會更好些,并不急于一時,需不斷探索改進。
2.4缺少作業(yè)補貼問題
只要機械優(yōu)秀,即使沒有補貼肯定也會有人用,若機械似質量不佳,即使給補貼也很難調動起用戶的熱情,只是養(yǎng)路費或多或少會加大用戶的雇傭成本而已,交給市場調節(jié)亦可。所幸的是吉林省農委今年已經下發(fā)文件,調查摸底保護性耕作面積并予以作業(yè)補貼,那么玉米收獲補貼若有必要也不是沒有可能。
當然,現(xiàn)在的玉米收已經在相當程度上緩解了農民玉米秋收的勞動強度,但因其還存在以上種種不足,因此,該機械只能緩解地多而勞力少的農戶的基本需求,廣大的農民仍盼著理想的玉米收在廣闊的田野上大顯身手,若不進行適當?shù)耐晟疲粌H繼續(xù)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費,而且依然無法緩解玉米收獲時體力勞動中相當數(shù)量的農民勞動力大的問題,這與現(xiàn)代農業(yè)生產存在著顯著矛盾,因此必需不斷加強對農業(yè)機械的技術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