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古斯/包頭師范學院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認為:教師要以全部的精力來增加課堂教學的興趣,給學生以全新的教學感受,使其認識到知識的魅力,從而自主學習、主動吸收[1]。快樂學習,主動學習是一種積極有益的學習態(tài)度和方式,教育工作者在傳授知識時應當貫徹該理念。在新的教學背景下,應當適當淘汰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育模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思考,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學習習慣,養(yǎng)成科學的思維模式。
生活化教學是一種能體現(xiàn)學生主體性并同時展開師生有益對話的情景式的教學,這種教學方式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方式,能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2]。但是,這種教學方法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
在我國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在教學實踐中缺少生活化的教學時間,不少教育工作者和學生仍舊以考試分數(shù)和升學指標作為教育的目的,未能將生活化教學融入融入教學內(nèi)容。同時,英語作為第二語言,是學生的語言學習的補充,在日常交流中缺少運用的語境。
英語學習的語言表達技巧、基礎性知識概念、學生的學習意愿與情感都是教育工作者應當予以關注的問題。在了解和認識問題的同時,積極與學生展開溝通交流,了解在教學工作中應當進行改正的地方。但是,目前的教學環(huán)境、教學資源、教師資源都是相對短缺的,不能將生活化教學形成科學的體系。
首先,快樂英語與生活化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是對傳統(tǒng)教育的改變和革新,對不同教學模式的探尋,有助于提高我國教育系統(tǒng)進行素質教育的能力。其次,這種教學模式適應學生的學習需求,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展開自主學習,提高知識的吸收程度和利用效率。最后,這種教學模式有助于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素養(yǎng)和能力,對我國的教育工作者隊伍建設起到積極作用。
英語教學從小學、中學一直貫徹到大學,如何實現(xiàn)英語教學的生活化是不同教育階段都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但不同教學階段的教學內(nèi)容和難度有不同程度的差異。小學屬于基礎性教育,教授的知識點和內(nèi)容都較為簡單,所需課時相對較少,且小學生的接受能力想象能力都更能適應“快樂英語”的理念。教育工作者應當根據(jù)這種教育背景,安排更簡單生動的課堂互動、情景對話等等教學內(nèi)容。中學在小學基礎上,語法難度和詞匯難度都上升了一個臺階,對教育工作者的教學能力和專業(yè)素養(yǎng)都提出新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課堂內(nèi)容中就可加入英語演講競賽、英語情景小短劇、模仿經(jīng)典英語電影片段等等形式。不僅能促進學生了解英語的相關語言背景,也能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表現(xiàn)能力。大學的英語教育是基于高考基礎之上的,但眾多大學生在完成四、六級考試之后就不再進行英語學習,之前基礎教育積累的英語能力被漸漸丟失。在大學中展開“快樂英語”生活化教學首先要改變大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吸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懂得英語學習不僅僅是為了升學、考試,而應當是一種貫徹始終的學習態(tài)度和習慣。
在進行“快樂英語”生活化教學之前的教學素材、課程安排、師資安排都是為考試內(nèi)容、考試成績服務的,并不能完全適應新的教學模式的要求。為了應對新的教學要求,就需要對教學素材進行革新,在教學素材中安排英語對話、英語場景的內(nèi)容,在其中加入更多生活化要素。在課程安排方面,增加課堂實踐、課外實踐的份額,豐富課堂內(nèi)容。教育部門應當積極響應此種教學方法的變革,在改革步驟、改革內(nèi)容方面給學校提供全方位的幫助。同時,學??赏⒄Z國家學校取得聯(lián)系,進行學校間的雙向交流,以此帶動學生間的學習交流與文化交流。對英語教育工作者進行教育培訓,推進其改進教學方式、教學內(nèi)容,定期舉行研討會議對近期的教學成果展開討論。同時應當積極展開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教學交流,老師能及時了解學會的心理動態(tài)、學習狀態(tài),從而不斷調整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式。
本文對快樂英語與教學生化的概念、意義進行了明確的闡述,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實踐方法。要將“快樂英語”理念與教學生化進行完美的融合,就要根據(jù)不同教育階段規(guī)劃不同的教學課程,就要不斷改革教學的場景和素材以適應教學需求。
[1]賈繼南.“快樂英語”理念下的英語教學生活化探究[J].教學與管理,2016(6):84~86.
[2]袁建瓊.試論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的內(nèi)涵及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13,27(7):9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