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心童
(山東大學威海分校 山東 威海 264209)
(一)充分理解背景與風格。為了更加充分地理解作品,不僅需要查閱大量的資料,同時還需要了解與熟悉和作品相關的藝術作品,從而尋找靈感,精確地了解作品的內(nèi)涵。比如莫扎特的作品,富有鮮明的歌唱性特征,結構勻稱,歌曲的基調(diào)明朗而樂觀;尤其是他所創(chuàng)作的鋼琴作品,充分體現(xiàn)了作者的情感世界——優(yōu)美典雅,簡單而精致。在進行演奏時,不僅需要注意弱音與強音之間的對比,還要把握好作品豐富的情感。
(二)準確地讀譜。鋼琴樂譜通常由多個聲部共同構成,織體富于變化,通過仔細讀譜,不僅能夠了解作曲家所采用的曲式結構,同時還能夠了解作品的情感,以及作品所創(chuàng)造出的音樂形象,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理解作者創(chuàng)作樂曲的目的。
(三)廣泛學習提高音樂素養(yǎng)。如果想提升自身的音樂修養(yǎng),演奏好樂曲就必須積極學習與樂曲相關的知識并認真地去思索。不僅要學習理論方面的知識,同時還要掌握和了解不同樂器的特征以及其他的藝術,比如戲劇、舞蹈、美術、文學等。通過廣泛的學習和觀察,陶冶自身的情操提高自身的審美水平,從而更好地完成音樂作品的二度創(chuàng)作。
(一)對樂句的處理。對旋律表現(xiàn)而言,最為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彈好樂句。尤其是要處理好句頭和句尾,要注意句與句之間的間隔,同時整首曲子的節(jié)奏要保持一致。在演奏的過程當中,氣息要保持連貫,不能中斷;同時還需要注意樂句當中的語氣和情感,從而使樂句具有豐富的情感。當不同的樂句組合成樂段之后,音樂就會具有相應的情感,在彈奏時要結合內(nèi)容,處理好情感以及不同樂段之間的過渡關系,使整個樂段的結構更加合理。
(二)對旋律的表現(xiàn)。聽眾不同,對于旋律的感受自然也不同,在表現(xiàn)程度方面也會存在差異。而要想表現(xiàn)這種差異,存在極大難度,藝術表現(xiàn)最后通常都是簡單的,是通過高度提煉而獲得的。無論個人的感覺再如何良好,都需要先經(jīng)過藝術加工,然后才能不斷提升演奏的境界。
(三)內(nèi)心歌唱。在日常練習時可以在心中歌唱,演唱時不僅要注意情感和音樂,還要注意旋律線條。內(nèi)心歌唱得越完美,演奏時才能更好地表達作品的情感及風格,才能體會不同音符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更好地表現(xiàn)音色及音樂的情緒;才能更加充分地表現(xiàn)樂曲的意境、風格及內(nèi)容,從而提升自己的演奏水平。
(一)和聲傾聽能力。在鋼琴演奏的開頭與結尾部分,通常以和弦為主,一些作品在高潮處通常也會采用和弦,在演奏作品時,旋律表現(xiàn)與和聲形成一個有機整體,演奏者需要用心體會和聲在樂曲中發(fā)揮的作用。在開始學習鋼琴彈奏時,部分初學者不能正確地彈奏和弦,表明在聽覺方面仍然存在不足。所以不能只單方面糾正錯音,而是需要進一步學習與掌握和弦,要認真領悟不同和弦的具體功能,要了解和弦在樂音當中所具有的情感色彩,以及和弦的狀態(tài)。
(二)訓練多聲聽覺的能力。在同一首鋼琴作品當中,通常同時存在多個聲部,作為演奏者,必須具有指揮家的能力,才能掌握作品的結構。在進行彈奏時,不僅要掌握不同聲部的特征,同時還要克服手部動作所帶來的各種困難,此外還要注意所彈奏出來的樂音是否完美。當作品難度不斷提高時,彈奏者很容易因為過于注重彈奏而忽視了自身聽覺,導致聽覺判斷能力下降,因此,演奏者不僅需要提升自己的演奏技巧水平,同時在演奏過程當中還要懂得如何傾聽音樂,要培養(yǎng)自己的多聲聽覺,從而更加精準地掌握音樂作品的結構。
(三)發(fā)展內(nèi)心聽覺。在練習多聲部聽覺的同時,要注重培養(yǎng)自己的內(nèi)心聽覺,增強內(nèi)心聽覺的音樂記憶,牢牢記住過去彈奏過的音符,與自己以后彈奏的樂曲進行對比。從而使有關樂曲的記憶得以延伸,使演奏者由局部的感受延伸成對整首樂曲的感受。
作為表演藝術,演奏者在彈奏鋼琴時,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都會保持高度的緊張,同時也是演奏者自身才能、情感、思維、聽覺、個性特征的統(tǒng)一。所以,演奏者在演出時,必須要充分地考慮當時的環(huán)境因素,要勇于登臺表演,參與表演的次數(shù)越多,自身水平也會因此不斷得到提升;演奏水平不斷提升的同時,演奏者的自信心也會不斷得到增強,在完成鋼琴音樂作品的二度創(chuàng)作時就會更加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