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程條件下,教師和學生更好地互動,在互動的過程一起發(fā)展,重視學生自主性和獨立性的發(fā)揮,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學會質疑、調查以及探究,在實踐中更好的學習。給學生健康發(fā)展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將學生的潛能真正地挖掘出來。
關鍵詞:新課程;語文;教學
在新課程條件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與學生更加主動和積極地互動,從而獲得共同的發(fā)展,重視學生自主性和獨立性的發(fā)揮,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學會質疑、調查以及探究,在實踐中更好地學習。教師的教學方式也要改變,給學生進行比較豐富的教學環(huán)境的營造,認識到學生所具備的學習能力,給學生一個比較寬松和輕松的學習氛圍,學生的學習將變得輕松和愉快。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得到健康發(fā)展的機會,挖掘其潛能。
一、 對教學目標來說,著眼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應該重視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教師在對學生的語文實踐進行引導的時候,需要重視在潛移默化中感染和熏陶學生。首先教師應該做到全身心投入,只有這樣才能夠感染自己的學生,讓學生獲得更好的體驗,和作者能夠產生共鳴。對于熏陶和潛移默化而言,最有效的手段是進行誦讀,只有學生反復地進行誦讀,其才能夠更好地進入到情境中去。例如教學《雷雨》一課,老師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朗讀,使其邊讀邊想,從而體會到雷雨中的自然景象,這樣的教學不但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而且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
二、 在教學過程中,突出學生的語言實踐活動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想要提高學生這方面的能力,需要進行語文實踐。”在閱讀教學中進行的是讀的實踐,需要將其貫穿整個課堂。并且,教師不但要讓學生認真地讀,還應該將教師自身的作用發(fā)揮出來。特別是需要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其更好地體會課文中的感情,更好地理解情景。那種形式上的指導,如用什么語調,哪個字讀得重一點,輕一點等,要大大減少。以課文《小珊迪》為例,可將這幾個問題將學生的朗讀組織在一起:1. 問學生課文中有沒有一些內容打動了你,甚至讓你想哭。
2. 用自己的體會來進行課文的閱讀。
3. 讀到最后,哪里讓你感動。
4. 小珊迪需要錢嗎,其話所具有的特點。
5. 如果你是讀者,你現在心情怎樣,并寫下自己的心情。
三、 對學習方式來說,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進行基礎教育的時候,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倡導比較活潑和生動的學習方式,轉變以往比較單一的課文講授為主的學習方式,重視各種教學方式的運用,讓學生更好地自主學習以及自主地進行實踐。比如上網、讀課外書、詢問、討論,在課前、課后搜集整理,演課本劇,辦手抄報,編習作集等。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語文實踐中學習語文,形成扎實的語文能力,體驗語文學習的樂趣。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語文教學的時候,需要將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以及探究學習作為最基礎的理念。在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應該給學生機會讓學生自主學習,確保安排的環(huán)節(jié)真正的合理。進行課堂教學時,需要重視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以及探究學習方式的運用,讓學生可以通過教材來學習到教材外的東西,從而掌握學習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學習態(tài)度,真正地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就學習方法改革方面而言,這個學期我在上《環(huán)保作文》時,重點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的作文課,筆者先從地球出發(fā)進行了自述,將學生的陌生感消除,從而將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真正地激發(fā)出來。然后讓學生考慮到自身的生活,說出想對地球說的話。最后再進行習作要求的布置。也就是不出題目,不限制體裁,可以寫童話、詩歌、調查報告、想象作文、
散文……均可。而接下來的作文講評更是別具一格,教師當場給學生打分,學生之間互相打分,我記得其中有一個學生寫了一篇《太陽淚》,其想象力之豐富、奇特,令人嘆為觀止,我當時激動地毫不吝嗇給了他滿分??磥?,我們更多的時候是低估了學生的實際水平。我認為進行語文教學的時候,自主是最重要的,若是沒有自主,那么合作探究也不存在。而想要學生更好地進行自主學習,教師首先便必須轉變以往的教學觀念,認識到學生的地位和重要性。另外,還要樹立教為學服務的思想。
四、 在教學方法中,變“串講”“串問”為組織、啟發(fā)、引導
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的作用是進行引導和組織,講課并不是最主要的任務,引導才是最重要的。想要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引導,首先,教師便必須重視學生興趣的激發(fā),讓學生真正地愛讀書。在引導學生興趣的時候,導語、畫面、語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并且教師還應該善于點撥和啟發(fā)。有些詞語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教師也不能一味地講解,而是應該將上下文和升華聯系在一起,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此外,練習設計的精心、范讀聲情并茂,都能夠對學生進行引導和啟發(fā)。
總之,新課程改變學生的學習生活,新課程也改變教師的教學生活。教師在新課程中的成長,將變得更加自主、自尊、自信、自豪。
作者簡介:高萍,寧夏回族自治區(qū)中衛(wèi)市,海原縣三河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