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屬于啟蒙教育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各項能力的關鍵時期。科學則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綜合性、實踐性學科,且與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緊密,有助于學生更好地了解和認識社會,是后續(xù)學習和成長的基礎。不過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仍然存在不少問題,不利于正常教學的進行。本文以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的問題為解析對象,同時制定一些恰當?shù)慕虒W對策。
關鍵詞:小學科學;實驗教學;問題;對策
在小學科學新課程標準中明確強調:開展觀察和實驗活動,屬于小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主要方式,實驗室是他們探索科學奧秘的主要場所,對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有著積極意義。小學科學由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兩大部分構成,兩者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教師應當認真解析實驗教學中的問題,結合具體問題采用行之有效的對策,指導學生順利學習科學知識。
一、 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首先,過于依賴多媒體課件,隨著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多媒體手段日益普及,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也有所涉及,部分教師喜歡利用動畫或視頻形式展示實驗內容,致使師生間的互動被弱化,影響學生探究科學實驗的激情與動力。其次,實驗教學流于形式,在小學科學課程教學中,有的教師對實驗教學不夠重視,在課堂上僅僅進行簡單的操作或演示,學生只是處于觀看或聽講狀態(tài),很難親手參與到實踐操作中,而且局限于實驗室,導致他們缺乏課外實驗探究機會。再次,小學科學探究過程包括多個環(huán)節(jié)與流程,不少教師往往比較關注實驗操作環(huán)節(jié),對器材的收集、準備,實驗原理、結論的研究,及交流、反思、評價等環(huán)節(jié)則不夠重視,以至于詳略安排不當,影響學生對實驗的深度探究,還弱化學習欲望。
二、 解決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問題的對策
(一) 積極創(chuàng)新實驗教學,合理安排課堂流程
要想解決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的問題,教師需增強自身的實驗操作技能,理清科學實驗的流程與原理,積極創(chuàng)新實驗教學模式,合理安排課堂教學流程,吸引學生自覺踴躍地參與到實驗探究中,煥發(fā)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此,小學科學教師在實驗教學中需適當搭配采用多媒體課件,在演示實驗時要注意方法,讓學生清晰地觀看到實驗現(xiàn)象,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動手操作機會,滿足其好奇心、探索欲和求知欲。同時,教師采用分組實驗的方式,使小學生在小組內操作和交流實驗,培養(yǎng)他們的綜合學習能力。
比如,在《空氣的性質》實驗教學實踐中,教師設計啟發(fā)性問題:大家想一想,哪里有空氣?激發(fā)他們探究新知識的欲望。并出示活塞向外拉出一部分的注射器,提問:這只注射器里有空氣嗎?空氣看不見、摸不著,該如何證明?請一位同學演示實驗方法,用注射器吸入空氣后往水中助推,讓學生觀察現(xiàn)象,通過動手操作水的變化直觀形象地展示在他們眼前。接著,教師拿出一個氣球,隨機挑選一名同學將氣球吹起,出示氣球在空塑料瓶里的實驗裝置,提問:如果吹這個氣球。能把它吹大嗎?引導學生以原有認識為基礎進行逆向思考,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對空氣占據瓶子的空間這個性質產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之后,討論:氣球為什么吹不大?你們有辦法把氣球吹大嗎?吸引他們繼續(xù)通過實驗來探究,進一步證明空氣占據空間。
(二) 開辟課外實驗活動,鍛煉學生探究能力
小學科學教材中涉及的實驗與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密切,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科學實驗與實際生活之間的關系,除觀看演示實驗和在實驗室操作實驗之外,需大力開辟第二課堂,帶領學生走出教室,來到校園、公園或野外進行實驗探索,拓展他們的知識視野,使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學知識。為此,小學科學教師在具體的實驗教學中,應當結合教學內容和目標帶領學生進行室外實驗,使其知道科學知識就在身邊,結合生活現(xiàn)象和素材深入探究科學知識的奧秘,并親身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中,鍛煉他們的探究能力。
諸如,在進行《校園里的小動物》實驗教學時,教師先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示一些常見小動物的圖片,一邊展示,一邊讓學生說出這些動物的名字。最后一幅圖片停留在蝸牛上,提出問題:大家能猜猜蝸牛是哪里捉來的嗎?提示:校園的操場上;追問:蝸牛一般喜歡生活在怎樣的環(huán)境里?帶領學生來操作尋找蝸牛,發(fā)現(xiàn)它們喜歡生活在陰暗、潮濕,或有蔬菜、嫩葉的地方。接著,教師要求學生認真觀察操場上的蝸牛,比較和圖片中的蝸牛有什么不同,要求他們以小組為單位一起尋找,必要時借助放大鏡,找出蝸牛的觸角、眼睛、腦袋、殼、腹足、肛門和生殖孔,并畫出來,小組派遣代表客觀科學地介紹蝸牛的外形。如此,通過課外實際觀察和繪畫,指導小學生全面了解蝸牛的生活環(huán)境、習性和外形等,促使他們更加熱愛小動物。
三、 總結
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高度重視日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根據產生問題的原因有針對性地制定教學對策,并結合實際實驗內容和學生情況不斷改進實驗教學,使其親身體驗科學知識的發(fā)生過程,提高他們的科學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楊秋蓉.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及應對措施[J].時代教育,2018(2):165.
[2]張艷芳.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J].現(xiàn)代農村科技,2018(1):71.
[3]郭文智,柳玉國.淺談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幾點創(chuàng)新嘗試[J].山東教育,2018(Z1):93-94.
作者簡介:王彩霞,內蒙古自治區(qū)烏海市,烏海市第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