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巨信 鐘 波 張春意 周國忠 唐吉仙
(紹興市人民醫(yī)院呼吸內(nèi)科,浙江 紹興 312000)
非小細胞肺癌占肺癌80%以上〔1〕,常見于老年人,且發(fā)病較為隱匿,確診時已屬中晚期,故而失去了最佳手術(shù)治療時機〔2〕。因此,化療和放療為治療非小細胞肺癌主要方法,尤其以鉑類為基礎(chǔ)的聯(lián)合化療在非小細胞肺癌治療中占重要地位,但由于老年人多合并基礎(chǔ)疾病且體質(zhì)較差,化療耐受性差,尋找一種有效的方法具有重要意義〔3,4〕。吉西他濱屬一種較為廣泛的抗代謝類抗腫瘤藥物,近年研究顯示與順鉑聯(lián)合化療后期有效率能夠達到42%~58%〔5〕。本文探討吉西他濱化療對老年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熱休克蛋白(HSP)90α和血管生成素(Ang)-2的影響。
1.1臨床資料 老年非小細胞肺癌患者94例選擇紹興市人民醫(yī)院和浙江省人民醫(yī)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病例,按照隨機表法分為觀察組47例與對照組47例。觀察組年齡68~79〔平均(74.38±4.25)〕歲;男30例,女17例;臨床分期:Ⅲ期31例,Ⅳ期16例。對照組年齡67~78〔平均(74.61±5.03)〕歲;男31例,女16例;臨床分期:Ⅲ期30例,Ⅳ期17例。兩組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納入標準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均經(jīng)病理或細胞學證實為非小細胞肺癌;②Karnofsky功能狀態(tài)評分(KPS)≥70分,并且預計生存期3個月以上;③與患者家屬簽訂相關(guān)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年齡<65歲;②合并胃癌、肝癌等惡性腫瘤者;③精神疾病者;④對本研究方案禁忌者;⑤合并肝腎功能、心肺功能嚴重異常者。
1.3方法 對照組:采用多西他賽聯(lián)合順鉑治療,具體方法:靜脈滴注多西他賽37.5 mg/m2,d1,d8;順鉑25 mg/m2,d1~3。觀察組:采用吉西他濱聯(lián)合順鉑治療,具體方法:靜脈滴注吉西他濱1 000 mg/m2,d1,d8;順鉑25 mg/m2,d1~3。兩組均以21 d為1個化療周期,連續(xù)化療2~4個周期。
1.4近期療效評價 按照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判定標準分為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穩(wěn)定和進展4個等級,總有效率=(完全緩解例數(shù)+部分緩解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5觀察指標 ①觀察兩組化療前后生活質(zhì)量改善情況,采用《歐洲癌癥研究和治療組織生命質(zhì)量核心量表QLQ-C30(3.0)》評價生活質(zhì)量,評價主要包括認知功能、情緒功能、軀體功能、疲勞、疼痛,每個量表評分100分,評分越高說明患者生活質(zhì)量越好;②觀察兩組化療前后血漿HSP90α和Ang-2變化,分別于化療前后抽取患者3 ml外周靜脈血,離心10 min,分離血漿標本,采用雙抗夾心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測定HSP90α及Ang-2含量;③觀察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④觀察兩組隨訪12個月生存情況。
1.6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22.0軟件進行χ2及t檢驗。
2.1兩組近期療效比較 觀察組近期總有效率(59.57%,完全緩解7例,部分緩解21例,穩(wěn)定15例,進展4例)明顯高于對照組(36.17%,完全緩解3例,部分緩解14例,穩(wěn)定22例,進展8例,χ2=5.158,P<0.05)。
2.2兩組化療前后QLQ-C30量表評分比較 兩組化療前QLQ-C30量表認知功能、情緒功能、軀體功能、疲勞、社會功能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388、0.435、0.607、0.954、0.678,均P>0.05);兩組化療后較化療前明顯增加(觀察組:t=12.087、18.381、22.930、14.810、21.543,對照組:t=7.886、11.124、9.110、11.757、8.875,均P<0.05);觀察組化療后明顯高于對照組(t=10.232、14.152、13.614、6.870、18.087,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化療前后QLQ-C30量表評分比較分)
與本組化療前比較:1)P<0.05;與對照組化療后比較:2)P<0.05,下表同
2.3兩組化療前后血漿HSP90α和Ang-2水平比較 兩組化療前血漿HSP90α和Ang-2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790、0.489,均P>0.05);兩組化療后血漿HSP90α和Ang-2水平較化療前明顯降低(觀察組:t=57.277、26.564,對照組:t=31.781、16.009,均P<0.05);觀察組化療后血漿HSP90α和Ang-2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t=34.459、19.103,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化療前后血漿HSP90α和Ang-2水平比較
2.4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觀察組與對照組組惡心嘔吐(9例vs 12例)、腹瀉(7例 vs 11例)、乏力(5例 vs 7例)、肝腎功能受損(4例 vs 8例)、白細胞下降(5例vs 9例)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5兩組隨訪12個月生存率比較 觀察組隨訪12個月生存率〔91.49%(43/47)〕略高于對照組〔72.34%(34/47)〕,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老年人是非小細胞肺癌高發(fā)人群,其發(fā)病率與死亡率呈不斷上升趨勢〔6〕。目前,化療是老年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主要治療手段,其目的主要在于延長患者生命及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7〕?;熕幬镌跉┘毎瑫r也會損傷正常組織,經(jīng)化療后,常會出現(xiàn)無力、納差、惡心、嘔吐等〔8,9〕。由于老年患者存在機體免疫功能和生理功能明顯減退,使得患者治療依從性和藥物耐受性較差,故而化療藥物在減輕病情時也會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zhì)量〔10〕。因此,尋找一種有效的治療藥物尤為重要。吉西他濱屬一種胞苷類抗代謝藥物,具有良好的膜穿透性,其能夠與脫氧胞苷激活酶有更強的親和力,且能夠在細胞內(nèi)更長時間地滯留;吉西他濱還可干擾DNA自我復制且阻止RNA的生成合成,造成機體細胞凋亡,有效抑制癌細胞的復制、增殖和擴散,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機體癌細胞的生長速度〔11〕。此外,吉西他濱還可促進血液,提高患者造血功能〔12〕。本研究顯示,吉西他濱化療可提高療效,改善患者生活質(zhì)量,延長生存期。
HSP90α作為HSP家族的一員,臨床報道已證實在非小細胞肺癌、腦膠質(zhì)瘤、胃癌等多種腫瘤組織細胞中含量上升〔13〕。腫瘤細胞中HSP90α不僅存在于細胞內(nèi),并且能夠被腫瘤細胞主動分泌到細胞外發(fā)揮作用〔14〕。Ang-2是作用強大的一種促血管生長因子,能夠促進內(nèi)皮細胞分裂與增殖。腫瘤的形成與轉(zhuǎn)移主要依賴于新血管的生成,而不同腫瘤細胞系及腫瘤組織中均有Ang mRNA高表達,并且在腫瘤發(fā)生不同階段刺激血管的生成〔15〕。研究報道顯示,腫瘤患者血液中Ang-2水平明顯升高,且其水平的高低與腫瘤的惡性程度關(guān)系緊密〔16〕。本研究提示吉西他濱化療可明顯降低患者血漿HSP90α和Ang-2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