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國深化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經濟體制的不斷變革,社會結構的不斷變動,利益格局的不斷調整,思想觀念的不斷變化,必然會對人們已有的社會心理,形成巨大沖擊。而生活節(jié)奏的日益加快,社會競爭壓力的日益加大,諸如就業(yè)、家庭、教育、醫(yī)療等更是直接給人壓力,而且這些壓力,又難免不帶入工作中來。加強對員工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是推動員工健康發(fā)展,打造和諧團隊,培育快樂員工的重要因素之一。
什么叫“人文關懷”,“心理疏導”,簡而言之“人文關懷”就是關注人的生存與發(fā)展,就是關心人、愛護人、尊重人,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把“人文關懷”和思想政治工作聯系起來,這更使“人文關懷”的內涵得到了擴展。而“心理疏導”,從醫(yī)學角度來理解,就是利用心理學的知識改變人們的心理認知、情緒、行為和意志等,達到消除癥狀,治療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一種方法。
《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注重促進人的心理和諧,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引導人們正確對待自己、他人和社會,正確對待困難、挫折和榮譽。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詢網絡,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tài)。”在黨的十七、十八大和十九大報告中,都進一步強調:“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用正確方式處理人際關系。”,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新時代的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變?yōu)椤叭嗣袢找嬖鲩L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均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在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多次重要會議上反復強調的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充分彰顯了黨中央的人本情懷,對于我們做好新時代的企業(y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1)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有助于穩(wěn)定社會,有助于“兩個一百年”目標的實現,更加有助于企業(yè)踐行科學發(fā)展觀,更是貫徹落實“三嚴三實”活動的有效手段。企業(yè)的中心工作是發(fā)展經濟,企業(yè)黨的工作要融入經濟工作這個中心。因此“以人為本”的概念在企業(yè)經濟發(fā)展這個中心工作中,一方面要注重對企業(yè)職工本身的關心,充分發(fā)揮、激發(fā)職工的奉獻精神和創(chuàng)新精神,另一方面還要實現“職工與企業(yè)共同發(fā)展”、“企業(yè)與職工共享成果”的理想境界。
(2)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可以促進和諧企業(yè)的構建。和諧社會、和諧企業(yè)的基礎是人的心理和諧。心理和諧是一種能力和力量,也需要我們的思想政治工作付出積極的努力去構建和營造。因此,心理和諧需要“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做堅實的后盾。在企業(yè)里,只有職工的心理和諧了,才能有健康的心理,才能有和諧有序的內心世界,才能夠具備應對市場經濟、改革改制中給職工所帶來的各種心理矛盾沖突和巨大的心理壓力,才能不斷增強職工應對不同變化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才能不斷培養(yǎng)其應對崗位、企業(yè)和社會的適應能力。只有這樣,也才能夠保障和諧企業(yè)的和諧建立及和諧發(fā)展。
(3)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對抓住企業(yè)發(fā)展機遇,有著迫切的時代感。對企業(yè)而言,一方面,迫切需要一個安定和諧的環(huán)境來保障發(fā)展,需要凝聚廣大職工智慧力量來推動發(fā)展;另一方面,改革力度加大,以及發(fā)展進程中的各種挑戰(zhàn)和困難,都可能會激發(fā)一些不利于發(fā)展的矛盾和隱患,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
企業(yè)管理層應定期或不定期與員工進行談話,對員工存在的問題,積極引導、分析,找出對策。管理人員必須經常深入群眾,廣泛聽取員工意見,系統(tǒng)了解員工意愿,對員工心理動態(tài)做到常分析,而且還要理解基層管理人員的做法,要適當引導管理人員的工作方法,并且常落實,常督導,幫助員工樹立科學的心理健康觀念。例如我單位的不定期的“黨員、群眾談話制度”,黨群口工作人員定期去基層排摸職工的思想動態(tài),職工對科級以上干部述職打分考評等等,通過這些有效措施,我局基本上在穩(wěn)定的環(huán)境中開展了各項工作。
想方設法滿足職工正當需求,真心實意為員工送真情、送溫暖,排憂解難。尤其當員工心態(tài)不平衡或出現波動時,要做到有情操作、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讓員工切身感受到企業(yè)的關心和愛護,從而使員工從心理上親近企業(yè),關心企業(yè),維護企業(yè),減少消極情緒和逆反心理,形成內部良好的人際關系和寬松的工作環(huán)境,我局有一大批青年職工在海上一線工作,工作任務緊張時,一年有一半多時間工作生活在海上,就算回到陸地休息,還得參加業(yè)務培訓和科研公關,很少有自己的支配時間。
企業(yè)要通過激勵機制,將工作效率與經濟掛鉤,對優(yōu)秀員工給予多種形式的物質鼓勵?!叭壢瞬艡C制”、“窗口達標”活動,“年輕干部培訓”等等,都是好辦法,一定要堅持下去。
企業(yè)職工大多是通過與他們切身利益相關的實際問題的解決來認知企業(yè)。因此,應將“群眾利益無小事”的要求落到實處,急群眾之所急,為群眾分憂解難,多辦得人心、穩(wěn)人心的好事實事,把做思想政治工作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既講道理又辦實事,在辦實事中貫穿思想教育,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經驗和方法,也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實效的重要途徑。解決好職工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減少職工正常生存和發(fā)展的后顧之憂,增強大家的歸屬感、認同感。
黨群部門積極組織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如最近基地管理中心開展的基地——新活力,既能形成團體合力,由起到舒緩職工平時工作和生活節(jié)奏快的緊張心情作用,從而有益職工的身心健康。
我們局大多數單位都實行了勞動競賽常態(tài)化,而且大多數單位的勞動競賽考核細則,把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理念將其引入,甚至貫穿到了安全生產考核中,在職工中反響較好,正在逐步消除一些職工的“低、老、壞”毛病。
如此等等措施,在我們上海海洋石油局已經有了相關制度,但在落實方面,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根據近年來的情況變化,我們還可以在其他方面做做工作:
1、利用基層黨組織,強力推動“人為關懷和心理疏導”工作
“把骨干培養(yǎng)成黨員,把黨員培養(yǎng)成骨干”,這是基層黨組織的責任之一,如果支部能夠真正把這項工作做好,就能把職工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就能形成積極向上的良好氛圍,基層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工作,就能做得很好。今年局黨委加強了對基層支部的建設,增設了不少基層支部,應該是做好這項工作的可靠保證。
(1)基層黨組織對開展員工家訪日活動,架起綠色“心橋”,有先天條件:通過支部工作,讓員工感受到組織對他們重視和關懷,使“進職工門、知職工情、解職工難、暖職工心”工作落到實處。(2)他們有機會與群眾零距離談心,用真誠讓職工打開心扉。面對面交流是開展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重要途徑?;鶎又Р扛刹?,平時都和職工在一起工作,有機會讓職工打開心扉,將問題消除在萌芽狀態(tài),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根據情況變化,再多一些幫助年輕職工的政策
年輕職工,是我們海洋石油事業(yè)的希望,他們的穩(wěn)定與否,是我們企業(yè)成功與否的重要標志。我們海洋石油事業(yè)的工作專業(yè)性很強,現在,我們局的年輕職工(含部分勞務工),大多數來自外地,因為在一線城市工作,他們的婚姻,房子,戶口、經濟收入等直接給他們壓力,盡管我們局已經出臺和實施了一系列措施,但還是解決不了大問題,尤其是經濟效益差一點的單位,如何幫助他們提高經濟收入,穩(wěn)定好隊伍,我們還得進一步去想辦法。
3、管理好黨員干部
在平時的交流中,不時會聽到個別崗位變化,或者經濟收入有所降低的黨員干部,牢騷滿腹。有的說自己貢獻大,得不到重用;有的說錢太少,干起來沒有勁,其實我們很多職工會把這些話聽進去的,其產生的后果可想而知。
總之,開展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工作,重要的是了解職工的需求,有的放矢才能找準問題。首先要認真分析職工的心理需求,明白職工在想什么。比如對穩(wěn)定的收入、公平的報酬、升遷的機會、企業(yè)的認可、提高個人能力的培訓機會等等各方面的需求,不同的職工側重會有所不同,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包括企業(yè)的各級管理者)應做到想人所想、急人所急、為人所盼,才能與工作對象產生共鳴,達到目的。其次要從職工所關注的問題入手,比如當企業(yè)開展新一輪崗位競聘時,這個時候職工關注的就是自己能否競聘上合適的崗位,思想政治工作者就要主動了解職工的思想動態(tài),就職工關心的問題同他們溝通,化解矛盾,并通過各種渠道切實解決職工的實際問題。再次是要積極引導職工需求。對職工的需求也要積極地加以引導,要從實際出發(fā),區(qū)別對待,對癥下藥,有些無法滿足的需求要通過耐心細致的說明工作講清道理,讓職工明白不能滿足的原因。
我們是國有企業(yè),不擔心會有深圳富士康科技集團發(fā)生的員工跳樓自殺事件,也不會出現大學學生自殺事件,我們要的是安全、治安和穩(wěn)定。加強對員工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除了是對員工個體負責之外,也是企業(yè)持續(xù)發(fā)展、樹立企業(yè)良好形象的需要。
案例1:房屋貨幣化補償引起的矛盾。
2008年,中石化在全系統(tǒng)內實行了一次職工房屋貨幣化補償的政策,在我們局有個別職工(包括個別在職職工)對這個政策很不理解,甚至于抵制政策的執(zhí)行,抵制的理由是,站在個人立場說要按照現在上海房屋的市場價格行情,進行補償。這個無理要求,導致房屋貨幣化補償工作,延遲了一段時間結束。但最終通過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這位在職職工還是理解了屋貨幣化補償的政策,辦理了手續(xù)。這位職工的心理是怎么轉變過來的啦?首先是人文關懷,解釋政策的大局性,一次不行,二次三次,循序漸進,使他慢慢的認識過來,再次找他談話時,看到他言語沒有以前激動,再從心理疏導開始,講出他心理的話,一段時間后,他自己認識到,拖下去解決不了問題,最終辦理了手續(xù)。
案例2:成功解決了一起心理問題可能引起安全事故的實例。
事情發(fā)生在我局的一個二級單位,這位職工是老電工,從事高壓值班,平時除了他因為看不慣社會上的一些事情,整天牢騷滿腹之外,還自認為只有他才能操作好高壓變電所,在一次上級的安全檢查中,更是無理取鬧,心里的陰暗面全部流露出來,根據檢查組的意見,必須調離崗位,因為心里問題不解決,安全隱患時刻都存在,通過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最終實現了轉崗,沒有產生多大影響。
“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搞好我局的經濟建設,讓全局職工有一個穩(wěn)定收入,是“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基礎,同樣,通過黨群工作者,做好“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具體落實工作,是職工有一個穩(wěn)定環(huán)境的保障。常言道“經常疏通河床,不致潰堤,適時疏導心理,才能保持健康”。企業(yè)應營造和諧的人際環(huán)境,快樂的工作氛圍,輕松的團隊生活,讓員工有親切感、歸屬感、滿足感。作為企業(yè)的員工,應以一顆寧靜心品位生活,一顆平常心對待得失,一顆感恩心笑看成敗,一顆熱誠心投入工作,如此,才能收獲快樂!大家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