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菁 陜西煤化新材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陜西西安 710001
各級工會通過黨建體系平臺協(xié)同辦公,有效提升了各級工會工作的即時性、高效性、聯動性,極大地提高了工會工作效率。體系平臺將工會各職能部門的工作職責、流程規(guī)范起來,保證了工會干部的無障礙上網,使整個陜煤工會大家庭使用統(tǒng)一的工作標準,加強了工作的指導。而且,使用體系平臺處理各種工作信息只需要根據崗位權限在系統(tǒng)里操作,就可以將文件信息送往所選擇的人群,層層處理,級級分解,方便快捷。QQ群、微信群的使用讓各級工會之間的交流聯系變得異常緊密,通知消息也變得非常便捷,提升了工會工作的整體水平。
目前,我們企業(yè)工會已經登錄了工會幫扶工作管理系統(tǒng),可是在錄入信息時卻發(fā)現有些困難職工檔案已在其他單位或部門登記過了,這就顯示,過去在申請職工困難信息時,由于信息的不暢通,往往會出現一家困難戶會在幾個單位或部門同時注冊困難信息,領取困難補助的現象。到了上級部門,發(fā)現信息冗余,再一一剔除。這無疑給我們的工作添加了不少麻煩。而現在的幫扶工作和醫(yī)療系統(tǒng)實現了信息共享和數據共用,無疑大大減少了工會工作者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互聯網的應用,極大地豐富了工會的工作形式,使工會工作形象生動,更具感召力,也更易于群眾接受。信息化媒體不僅具有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tǒng)新聞媒介及時、廣泛傳播信息的一般功能,而且具有數字化、多媒體、及時性、交互式和極富感染力傳遞信息的獨特優(yōu)勢,為工會活動的開展,職工之家的建立和工會形象的宣傳提供了更多便利。
目前,陜煤化集團已建立使用了黨建質量管理信息系統(tǒng),解決了對黨建包括工會資料的規(guī)范、信息采集、保存和統(tǒng)籌管理等問題,然而,對于工會組織來說,僅對資料的錄入與保存是遠遠不夠的,要建立起職工群眾滿意的“職工之家”,還要增加與會員的互動和給會員以溫暖的歸屬感,給互聯網添加“人情味”。就像騰訊,會自動在會員生日那天送上祝福,會提供人性化、個性化的體驗等等。如何做到這一點,就是一個需要探索和思考的問題了。
我們企業(yè)工會組織電子平臺一般是依托于企業(yè)宣傳網站、APP、企業(yè)信息網和黨建工作平臺而建立,并未形成獨立的工會網站平臺,雖然已經有了基礎形式和信息,會員們卻很難從琳瑯滿目的各種企業(yè)信息中甄選出有用的信息和內容。久而久之,人們只能從網站和APP上看到一些有關工會的新聞和動態(tài),并不能了解自己迫切想知道的具體內容。
開通“掌上工會”,要緊緊圍繞工會組織的“維護、建設、參與、教育”4項基本職能,開展工會網上工作。在維護職能上,圍繞職代會建設、建功建家等工作,把傳統(tǒng)工作盡量搬到線上,實現管理模式、服務模式的轉型升級;在建設職能上,圍繞班組建設、勞動競賽、職工技術創(chuàng)新等工作,加強職工群眾的技術交流,可聘請專家進行線上指導,廣泛調動職工立足崗位創(chuàng)新創(chuàng)效;在參與職能上,圍繞深化廠務公開、合理化建議征集等工作,暢通廣大職工參政議政的民主渠道;在教育職能上,充分發(fā)揮“大學?!弊饔?,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對勞模事跡進行線上宣傳,在APP上講勞模故事,說國企擔當,利用隨時隨地的宣傳平臺,不斷擴大“掌上工會”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首先, “掌上工會”要認真研究職工成長的不同階段需求,提供精準對路服務,并注重職工的反饋和互動,提升工會工作的活力和吸引力,真心把準服務脈,牢牢把握服務思維、粉絲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建職工喜愛的品牌,吸引、黏住職工,暢通溝通聯系渠道,在提高關注度和參與度中推進工作提質提效。其次,開通欄目要加強便利性。開通微信公眾號平臺,完善工會信息化綜合平臺業(yè)務系統(tǒng),會員會籍可實行實名制動態(tài)管理,實現業(yè)務在線申請,醫(yī)療互助保障網上審批,職工入會、金秋助學、困難申請、活動報名等均可以線上完成,進一步方便職工會員享受工會普惠政策。
陜煤化集團信息化建設發(fā)展到今天已經初步成型,其考核機制也應隨之調整,除需要長期保存的檔案信息和文件之外,其余檔案資料可以采用線上備份的方式保存。對于保密性強的資料,可以用專用硬盤或U盤備份保存。辦公室大量的檔案盒、文件柜可以逐漸縮減。隨著“掌上辦公平臺”的完善,上級對下級單位的考核應考慮以網上平臺的內容為主,減少對紙質資料的查看,主要看做了什么,更新了什么,而不僅僅看打印了什么,保存了什么。筆者建議,可以把手機APP和網站的點擊率、好評率作為考察工會工作的一項指標。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升工會工作者使用互聯網思維的積極性。
總之,科技是一把雙刃劍,我們基層工會工作者要做的,就是要改變固有思維,加強創(chuàng)新意識,更好的為職工群眾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