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彬彬
英語寫作考察的是學生綜合能力,包含了學生對于英語單詞的積累,對英語語法結構的掌握,還有文章的整體構思。因為多重因素,導致英語寫作教學一直沒有得到預期的效果。
部分教師對于寫作的教學處于“放羊”的模式,對于寫作教學并沒有一個系統性的教學方案以及思路。
首先,教師忽略了學生詞匯量的積累,將教學重點過于側重于語法和口語,導致學生英語詞匯量匱乏,學生在英語寫作中出現了沒有詞可以用,自然就沒有辦法寫出優(yōu)秀的英語習作。其次,教師沒有掌握足夠的寫作教學方法,對于寫作還停留在課后一篇習作或者生搬硬套課本上的文章,在習作中沒有學生自主的構思。最后教師對于英語習作的寫作技巧沒有進行系統性的教學,導致學生出現了不知如何下筆的局面。
學生只要聽到英語寫作就會覺得是一大難點,自身對英語寫作的信心嚴重缺失。英語寫作的水平也大都停留在簡單詞句的堆積,沒有整體的思路以及流暢性。其中影響學生英語寫作的因素大致分為一下幾點:
(1)被漢語寫作構思影響。這方面的因素相信大多數學生都會受到或大或小的影響。學生經常會用中文經行習作的初步構思,然后將中文翻譯成英文。這樣的寫作方式對于詞匯量以及英語語法的要求較高,這就導致了在英語習作中出現各樣的中文式英語,使英語習作錯誤百出。
(2)沒有注意審題。學生對于英語習作中的材料理解不夠,就容易使習作沒有完整性甚至偏題跑題。
(3)缺乏構思。學生在正式寫作之前沒有對文章進行整體的構思,就容易使文章整體語義不連貫,布局錯亂。沒有恰當的語句銜接或者過渡。
(4)語法句型。學生對于應該掌握的語法以及句型結構不夠扎實,在寫作中極易出現句式的結構錯誤。
(5)缺少詞匯的積累。困擾學生英語寫作的最重要的就是詞匯量,學生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沒有積累英語詞匯的習慣,在寫作中就會出現沒有可用的詞,想用的詞不會寫。而且再對材料的理解以及知識的學習上,也會產生很大的困擾。
“態(tài)度決定高度”,教師首先要改變對英語寫作的態(tài)度,加強對英語寫作教育的重視,深入研究英語寫作的特點,針對特點和所在班級學生的特點,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案。其次,教師應創(chuàng)新寫作教育模式,通過生動形象的教學使學生在心里上打消對英語寫作的抵觸并逐漸培養(yǎng)英語寫作的興趣。
教師對于英語寫作的教學,可以運用情景教學法。根據章節(jié)內容或者其他學生感興趣的主題設定一系列的場景,讓學生從最簡單的對話設計開始學習。再由對話轉換為記敘文,慢慢疏通對英語寫作的思路。
就像漢語寫作一樣,在學生時期提升最快的方式就是寫日記。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英文日記的寫作。這樣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于英語寫作的語感還可以加強學生對于英語寫作的興趣同時增加了詞匯量的積累。
一篇文章都是由一個個詞語組成的,那么學生只有掌握了足夠的詞匯量才可以連詞成句進而連句成文。詞匯量的積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也不是只依靠教師可以做到的。學生自身要意識到詞匯量的重要性,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遇到生詞學會積累。教師應時刻督促學生并定期對學生的詞匯量進行檢測,在檢測后采用獎勵機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以小組或班級和年級為單位,由英語教師或學校組織開展英語寫作類型的活動。這樣可以使學生對于英語寫作的重視提高也可以使學生對英語寫作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在年級中設置英語寫作興趣小組,在小組中學生之間可以進行相互交流,交流學習經驗和積累到的詞匯,相互鼓勵相互監(jiān)督。學生將自己的習作交換批改,這樣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意識和敏感性。教師可以在學生“互批”之后再讓學生把文章交上,這樣更容易找出典型錯誤和普遍錯誤有利于教學。
英語中的四項基本技能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統一體。熟讀成誦,對寫作有著很重要的作用。讀既可以增加信息的輸入又可以培養(yǎng)英語的語感。教學中可以要求學生朗讀背誦課文以及英語優(yōu)秀范文等來增加學生的積累。聽說訓練同樣對寫作有促進作用,增強表達能力。在此基礎上,還可以鼓勵學生多聽英語廣播英語電視新聞或者在網絡上尋找有關聽力材料等進行全面的訓練。
英語寫作包含內容豐富,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所以教師在對學生的教學中,應由淺入深持之以恒。在平常的寫作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和指導學生多寫多練,堅持不懈。有了扎實的基本功,再加上有針對性的科學訓練,學生才能從真正意義上提高寫作能力。
[1]葛文山.緊扣課文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