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曉麗/西安培華學院
總所周知情感教學指的是在飽含積極情感的課堂氛圍中進行的教學活動。在情感教學中,學生才是主體,老師必須通過各式各樣的方法和學生進行交流,通過和諧而又輕松的課堂氛圍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去學習和探究,進而提高教學效率。
在我國,英語是第二語言,學習起來難度很大。對于英語語感不好的學生來說,英語就是他們很大的缺陷之一。在大學英語課堂上 ,老師大都會安排一些聽說讀寫的課堂任務,對于語感不好的學生來說,他們在進行口語練習時會膽怯、焦躁,進而影響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種情況一方面是因為學生的性格內向,另一方面是由于老師的授課方式不當造成的。
現如今,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因為軟硬件條件的限制,老師往往對情感因素不予以重視。英語教師只是按照課本進行教學,讓學生把單詞以及課文等內容背誦下來,不重視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打擊。
在大學中,大學英語是一門必修課,學習大學英語的學生是大部分都是非英語專業(yè)的,由于高考不考聽力,進入大學,英語聽力就成了一大難題。因此怎樣在聽力教學過程中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是大學英語教師必須考慮的問題。
在選擇聽力材料的時候,大學老師必須讓自己的學生從簡單的英語聽力材料學起,選擇一些故事性較強的社科類文章,以此來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調動起來。
一方面,大學生的口語學習需要老師給予適當的鼓勵,讓他們有勇氣大聲說出來。只有通過感情因素來引導學生大聲說出來,加強口語練習才可以提高口語成績。
另一方面,大學英語老師必須換位思考,通過情感因素來使得學生由于聽不懂英語而出現焦慮緊張的情緒的狀況得以緩解。對于英語基礎較差的學生,老師需要有充分的耐心,循循善誘,進而引導學生自己探索口語學習的有效方。
此外,大學英語中的情感因素對學生的性格和學習能力也有一定的影響。
大學老師必須把學生的主體地位突顯出來,把學生的情感因素放在重要的位置,換位思考,把自己置身在學生的位置,看他們的訴求是什么,進而進行教學設計,互相溝通,建立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
大學教師必須讓自己的學生認識到自己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自己幾只主動地投入到學習當中,變被動為主動,提升自主學習能力。此外,老師對于英語發(fā)音不準確的學生,要有耐心有信心,把學生的課余時間利用起來進行專項訓練,給予他們信心和鼓勵,讓他們努力投身到英語學習中,才能夠事半功倍。
大學教師必須通過各種教學方式給學生營造科學有效學習環(huán)境和氛圍,進而增強大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激發(fā)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努力去探索英語的世界。所以說,教師必須積極開展形式多想的課堂活動,運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營造積極還有新鮮的課堂環(huán)境。例如,教師可通過集體討論、小組對話、角色扮演等方式讓學生參與其中。在活動快要結尾的時候,大學教師需要適當的表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進而增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此外,在學生回答完或中間停頓的時候,教師必須給他們正面的評價,然后在進行補充說明。通過這種方式,老師不但能夠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可以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學習英語的興趣,進而達到優(yōu)化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在上課的時候,英語教師必須把自己當做是課堂的一部分,積極和學生進行互動交流,給學生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讓他們自己積極主動的去學習。在課余時間,英語教師可以通過班級公共郵箱等網絡平臺來和學生進行交流互動,這樣不但可以幫助學生解決難題,還可以增進彼此的感情。
希望通過情感教育,大學英語教學可以更加深入,讓大學生有一個很好的學習英語的環(huán)境,給社會提供更多英語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鄒虹萍.情感因素在第二語言學習中的作用[J].教學與管理,2009(12).
[2]張慶宗.外語學與教的心理學原理[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