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紅英
(長汀縣第一中學,福建 龍巖 366300)
讀寫綜合應用課是北師版高中英語教材重要課型之一,體現(xiàn)在Communication Workshop板塊中。該課型通常以輸入寫作文本信息為基礎,通過口頭言語實踐為書面表達做鋪墊,最后超越文本內容、重構寫作文本。這樣的課型有助于學生在常見的具體語境中整合性地運用已有語言知識,理解口頭和書面語篇所表達的意義,識別其恰當表意所采用的手段,有效地使用口語和書面語表達意義和進行人際交流。然而,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往往“教教材”,照搬教材編排順序,疏于整合Communication Workshop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機械、教學過程簡單,或細講文本、照本宣科,或拼湊內容、缺乏關聯(lián),或讀寫割裂、偏離目標。針對這些問題,筆者構建了“體驗—探究—表達”教學模式,通過一節(jié)讀寫課教學實例,展示該模式的操作要領和實踐應用。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版)》強調“普通高中英語課程倡導指向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英語學習活動觀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學習方式”。筆者構建的“體驗—探究—表達”教學模式,以認識語言、掌握語言和使用語言為主線,通過情境體驗、合作探究、語用表達等環(huán)節(jié)執(zhí)教過語法課。該模式依據(jù)人教社高中英語教材Learning about language板塊的教學要求,采用發(fā)現(xiàn)和探究教學方法,通過新詞語英文釋義或例句等方式引導學生找出書中重點語言項目,即課標要求掌握的語言知識及相關規(guī)則,結合該板塊中的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等內容和編寫特點,體現(xiàn)認識語言、掌握語言和使用語言為教學脈絡。實踐表明,該模式有助于改變單調講練的方式、改善課堂師生互動、改進語法教學效果、解決語法教學中一味講解、程式僵化、脫離語境等問題。[1]其中,“體驗”是讓學生視覺和聽覺感官接觸的教學媒質為道具,引起學生對所學語言知識情感體驗的環(huán)節(jié);“探究”是讓學生通過閱讀文本、觀察語言、思考問題、小組討論等途徑探究語法項目的環(huán)節(jié);“表達”是讓學生根據(jù)任務加工和整理語言內容、并用口頭和書面形式表達所學語法的環(huán)節(jié)。
把“體驗—探究—表達”模式應用于讀寫教學,運用其“情境中體驗—合作中探究—語用中表達”的結構內涵和教學流程,并且在教學內容和活動組織方面做了必要的調整。在教學目標上,該模式主要是以閱讀帶動寫作的讀寫教學。跟精讀課文教學不同在于學生通過閱讀理解文本,模仿文本的詞語和結構,然后把所學的知識遷移應用于新的情境中。因此,教師應幫助學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進行模仿創(chuàng)生,寫一則與課文話題相關的短文。在教學方法上,體驗環(huán)節(jié)是基于教材創(chuàng)設“有意義”“真實性”“有關聯(lián)”的課堂情境,如用語言的意義、聲調、形象、感情色彩激起情緒的語表情境,或以問題引發(fā)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想象情境等。探究環(huán)節(jié)是在學生閱讀理解文本的基礎上觀察語言、思考問題,進行小組討論和交流,為寫作做支架性準備;表達環(huán)節(jié)是組織書面寫作活動,讓學生根據(jù)寫作任務加工語言信息,動手寫一則表達個體思想的短文。在認知渠道上,該模式的讀寫教學以視覺感官輸入信息,要求學生從閱讀文本中獲得語言體驗(如果是“聽說寫教學”,則從聽覺感官輸入信息);探究環(huán)節(jié)制造認知沖突,讓學生在解疑釋疑中內化所學知識;在寫作任務驅動下、模仿文本內容進行言語實踐。在活動方式上,體驗環(huán)節(jié)注重呈現(xiàn)與寫作話題相關的語言情境,讓學生在熱身活動中體驗語言內容的趣味;探究環(huán)節(jié)側重觀察語言、思考問題、小組討論若干問題;表達環(huán)節(jié)側重讓學生根據(jù)任務加工和整理語言內容,并用口頭或書面形式表達所學內容的環(huán)節(jié)。在學生參與上,該模式倡導多元化課堂活動,從個體閱讀體驗活動開始,轉入讀后群體探究思維,最后進入個體言語表達。
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為北師版高中英語教材必修模塊5 Unit 14 Careers中Communication Workshop板塊Writing部分。這是一篇書信體課文,內容是Li Meiling在校報上看到Student Post招聘啟事后寫的一封求職信,信的內容包括reasons for writing,reasons for interest,personal qualities,qualifications,signing off等五個部分。篇幅短,正文部分僅218個詞,要求在一節(jié)課內讀懂內容、理解語言、模仿課文進行獨立表達,最終寫成一篇求職信。
本節(jié)課的授課對象為福建省某重點中學的普通班學生,英語成績居于年級中等水平。他們學習態(tài)度端正,學習積極性較高,但尚有部分學生感到英語學習吃力。就閱讀難度而言,他們能較好理解本課內容。從寫作能力來看,由于沒有受過相關的系統(tǒng)訓練,需要教師在閱讀過程中提供相應的寫作指導。
1.Learn to use the following words and expressions:
apply for,interested in,learn about,know about,committed,volunteer,participate in,due to,in addition.
2.Practice sentence patterns used in a letter of application:
(1)I am writing to apply for…/I’d like to join…
(2)I would like to work for you because I am interested in…
(3)I think I am a hardworking/dedicated/responsible/careful/persistent…person.
(4)I have participated in… /I went to...club last year.
(5)I believe I can do…very well./I am qualified for/good at…
3.Practice reading and writing skills:
(1)Recognizing the format of a letter of application;
(2)Skimming for the gist of a letter of application;
(3)Scanning for different expressions describing reasons,personal qualities,experience,qualifications,practical skills;
(4)Proofreading and revising the passage in groups.
1.創(chuàng)設情境,參與體驗
教師呈現(xiàn)一張精美的學生會招聘海報,告訴學生學生會下屬的文學社、記者團、攝影社、合唱團、武術社、志愿者服務隊等社團在全校學生中招募社團負責人。教師把自己假設為負責招聘的團委教師,向幾個學生提問:Which club do you prefer?Why?有學生回答想成為攝影社的社長,因為從小就對攝影感興趣,初中時參加學校攝影比賽獲得過一等獎,還有過當社團負責人的經(jīng)驗,希望在自己的領導下,學校的攝影社能辦得更好;還有學生回答愿意當志愿者服務隊的隊長,帶領同學參與更多的社會活動,為社會貢獻一份力量。教師對他們的回答予以肯定,并做了簡要的點評,之后讓全班學生各自選擇一個社團,并寫出一封求職信,寫明希望成為哪個社團的負責人,并說明理由。
【設計意圖】納新是每所中學學生會新學期開學面向全校學生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師生關注感興趣的一件事。使用學生會招聘海報,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圖片及語言情境中展開師生互動。教師把自己假設為負責招募的團委老師,設計出真實的語境,激發(fā)學生興趣,產生說的欲望。師生問答讓學生反復感知和體驗得體的提出申請和表述理由的語言。該環(huán)節(jié)作為情感體驗,意在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求知(探究)熱情、表達的欲望。
2.閱讀文本,比較體驗
學生寫完大致內容后,教師告訴他們,Li Meiling幾天前在校報上看了Student Post刊登出來的招聘啟事后也寫了一封求職信。要求學生在3分鐘內獨立閱讀這封“求職信”,然后讓學生感覺對比自己寫的內容與文本的差別。有學生認為和文本相比,自己的申請理由不夠充分,求職條件不夠高;還有學生認為自己寫的內容條理不清晰,表達不明確;還有學生認為自己的申請無法打動招聘者。針對學生反映的缺陷,教師提出問題:要寫好求職信應該從那些方面寫?要求學生再次閱讀文本,找出每一段的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閱讀環(huán)節(jié)是寫作前的語言輸入環(huán)節(jié),是思維訓練的重要過程。[2]要求學生獨立閱讀,個體回答問題,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問答活動感知求職者寫信的目的和信件內容,幫助了解作者的求職動機,求職的條件等。該環(huán)節(jié)的體驗作為實踐體驗,意在讓學生與文本互動,獲取相關知識(知識背景),讓學生在熱身活動中體驗語言內容的趣味。
1.概括大意,梳理結構
在整體理解文本的基礎上,組織小組活動,讓學生在3分鐘內用3-5個關鍵詞語概括書信內容,以體現(xiàn)求職信寫作策略及結構特點。以下是全班同學討論關鍵詞的內容。
A組學生說,可以用signing off詞語,以表示寫信者的簽名,說明書信的格式;B組學生不贊同,他們主張用 application(申請書)取代 signing off,因為application是a letter of application的省略形式,它既指示書信的文體,也指書信的基本格式。
C組學生建議采用reasons for interest兩語來概括申請者的個人情況;D組學生不同意,他們指出用self-introduction(自我介紹)更簡潔,該詞涵蓋正文第一段和第二段內容,表示個人身份以及興趣和愛好。
E組學生說,用experience一詞對應正文的第三段內容,說明寫信者對相關“工作”的經(jīng)歷;F組學生說,用personal qualities(個人素質)也可以。教師現(xiàn)場反饋,說相比之下前者比后者更合適。
G組學生提出用qualifications(資格)對應正文第四段內容,其他組同學不同意,理由是申請者的寫作能力、攝影能力和獲獎榮譽不一定是招聘單位要求的“資格”,只能算是求職者的個人專長(personal expertise)。還有學生提出了abilities,advantages,skills等詞來概述第四段的內容。
經(jīng)過一番爭議與協(xié)商,最后確定application、selfintroduction、experience和 self-recommendation(自我推薦)作為本文的四個關鍵詞。接著,教師讓學生指出書信體的格式,包括Beginning(address,date,name,greeting等)、body(self-introduction,experience,selfrecommendation)和ending(look forward to句型)。
【設計意圖】開展小組合作進行討論活動,意在暴露學生的隱性思維,真正體現(xiàn)教學活動的“過程”。在整體理解文本的基礎上用3-5個關鍵詞概括書信內容,以體現(xiàn)求職信寫作策略及結構特點。該環(huán)節(jié)以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還意在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和交流愿望,增加課堂的趣味性。
2.問題探究,深層解讀
在梳理文本結構之后,提出一個探究性問題,要求學生兩人搭檔合作,填寫一份表格,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解讀作者生活的態(tài)度和學習的精神。問題如下:
Q4:What qualities of the author can we find in the passage?
該問題有一定難度,教師引導學生從“自主學習(autonomous learning)、自我發(fā)展(self-development)、社會參與(social participation)”三個方面分析作者的個人品質,必須從正文中找出相應的“證據(jù)”來支持自己觀點。在教師的啟發(fā)下,學生積極參與、完成填寫任務。(如表1)
表1
教師檢查填寫情況,即時作出評價與反饋,并進行總結:從作者自主學習能力、自我發(fā)展意識、社會參與熱情三個方面分析,她應該是一個合格的人選(qualified candidate);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她年方十七,卻學會勤奮(hardworking)、盡心盡責的(committed)做事風格,值得我們學習;相信,她能夠勝任未來的工作(She will be qualified for her future job)。
【設計意圖】要將讀與寫兩項任務在一節(jié)課內完成,必須對教學內容進行優(yōu)化設計,應根據(jù)寫作任務的目的和需要有針對性地處理文章中的重點詞句,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深層次理解。該環(huán)節(jié)教師引導學生以兩兩合作進行探究的形式,通過表格的填寫,解讀作者所具備的個人素養(yǎng),如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良好的自我發(fā)展意識以及積極的社會參與等。
1.設置任務,搭建支架
教師要求學生根據(jù)之前寫出的內容,模仿Li Meiling的求職信,增加信頭和信尾。以李華的名義仿寫一封求職信,重點放在信的內容上,包括selfintroduction,working experience,personal abilities and your reasons for a new member。同時給出模仿句式:
I am writing to apply for…/I’d like to join…
I am a hardworking/dedicated/responsible/careful/persistent person.
I have participated in…./I went to...club last year.
I’d like to be/work…because….
I think/believe I can do…very well./I am qualified for/good at….
【設計意圖】寫作任務設置與導入部分相呼應。學生在完成寫作任務之前已在大腦儲存了大量信息和寫作素材。通過觀察語言、思考問題,進行小組討論和交流,為寫作做支架性準備。在寫作話題的分析中,學生不斷激活已有的知識,提煉自己的見解,逐步明確了求職信的框架與所要表達的內容;提供的模仿句式能幫助學生對于申請信的寫作有較好的把握,為最后的寫作做了很好的鋪墊。
2.課堂生成,評價反饋
根據(jù)寫作任務和表達支架,要求學生在10分鐘內將初稿進行潤色。選出一兩篇文章在投影儀上展示并朗讀,教師現(xiàn)場評價反饋。下面是學生寫的一篇申請信。
Dear Sir/Madam,
I’m writing to apply for a position at Student Union,which I saw advertised on the school bulletin board yesterday.I would be interested in the role of head of the Martial Club.
I’m 17 years old and I’m in my second year at No.1 High School.I liked Kung Fu very much.My favorite star is Li Lianjie.His Kung Fu attracts me a lot.I often watch movies starred by him.
I think I am be able to be head of the school martial club.I have learned Kung Fu for seven years.I have a talent of organization.Besides,I am not afraid of difficulties and I would like to devote myself to this club.
I look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
Yours sincerely,
Li Hua
教師在點評時,首先肯定該學生的求職信結構完整,條理清晰,意思表達基本到位,再指出其中的不足。例如:第二部分內容(reasons for interest)沒有表達出為什么對應聘武術社社長一職感興趣的原因;缺少了working experience部分的內容,另外還出現(xiàn)了語言的錯誤,如I am be able to,have a gift of等。此外,該求職信內容缺乏足夠的理由,以證明自己能夠勝任武術社社長一職。在點評的同時,教師還鼓勵其他學生對這篇求職信提出意見,或者用更好的詞句或表達來對這篇求職信潤色,學生積極反饋,氣氛活躍。
【設計意圖】教師課堂反饋是維持師生互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學生根據(jù)寫作任務和表達支架,加工語言信息,在課堂上用書面形式獨立完成寫作任務。教師通過指出寫作中的優(yōu)點和不足,及時給予中肯的評價,為學生進一步修改和潤色作文提供建議。評價反饋分析能夠幫助學生獲得很好的學習效果。
最后教師要求學生課后將寫作繼續(xù)整理、修改、潤色,最后選出優(yōu)秀作品,粘貼于教室后黑板展示。
【設計意圖】有限的課堂時間無法讓每組學生都有機會進行展示,課堂上寫的作文仍有很大的改進和提升的空間,因此,可將學生優(yōu)秀習作展示,以進一步激發(fā)學生修改提高作文的熱情。
閱讀是語言的輸入,寫作是語言的輸出,兩者的有機結合可以給學生提供綜合性的語言實踐機會,從而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3]國內學者王初明提出的語言習得有效途徑指出,有效的語言習得根植于互動,經(jīng)歷理解、協(xié)同、產出等環(huán)節(jié),得益于理解與產出緊密結合所產生的協(xié)同效應,可見在教學中如果能夠有效地進行讀寫結合,以讀促寫,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4]本文探討讀寫課型的“體驗—探究—表達”教學模式,在“情境體驗”環(huán)節(jié),熱身活動與話題相關,與學生學習生活相關,讓學生有感而發(fā),有話可說,產生學習的動力。在“合作探究”環(huán)節(jié),學生在閱讀中深層理解文本,并合作探究發(fā)現(xiàn)與話題相關的核心詞匯和核心句式,有利于學生在寫作產出環(huán)節(jié)進行模仿訓練。讀后一定要落實到寫,有了足夠的閱讀活動和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為寫作搭建的語言、內容、情感的輸入支架,促進了學生在合作中互動共建,最終水到渠成地實現(xiàn)了“語用表達”的目標,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實用寫作思維能力。當然,一節(jié)課時間有限,很難全面完成讀寫任務,需要在后續(xù)的教學中補充和拓展,在真實的語境中強化訓練,才能逐步鞏固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