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思甜
(武漢大學人民醫(yī)院,湖北 武漢 430000)
產后出血是產科常見并發(fā)癥之一,臨床數據表明產后出血會對產婦的生命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因此積極實施護理干預減少產后出血發(fā)生率對提高產婦的生存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1]。為尋求更加高效的護理方案,減少產婦產后出血量,我院選取84例陰道分娩產婦作為觀察對象,回顧性分析了預見性護理降低陰道分娩產后出血的干預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選取2015年09月~2017年09月我院收治的84例陰道分娩產婦進行分析研究,均為單胎產婦,依據護理方案的不同將產婦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2例,對照組產婦年齡21~37歲,平均年齡(30.77±2.54)歲,平均孕周(38.58±1.76)周,其中初產婦31例,經產婦11例;觀察組產婦年齡20~38歲,平均年齡(29.74±2.37)歲,平均孕周(38.97±1.84)周,其中初產婦30例,經產婦12例。
對照組產婦進行產科常規(guī)護理干預[2],觀察組患者采取預見性護理,操作如下:①產前預見性護理: 完善產婦常規(guī)孕檢,對產婦的心理狀況、身體狀況及經濟狀況進行綜合評估,依據評估結果有針對性的對產婦進行健康宣教以及心理疏導,向產婦普及分娩知識,耐心傾聽產婦主訴,給予產婦支持與鼓勵,緩解產婦負面情緒,消除產婦內心的恐懼,讓產婦以輕松愉悅的身心狀態(tài)迎接分娩。合理調整產婦的飲食,安排產婦適度進行體育運動,對于合并有高血壓或者貧血的產婦提前做好應急預案[3]。
②產中預見性護理:生產過程中密切監(jiān)測產婦的生命體征,若發(fā)現異常及時報告醫(yī)師采取相應的對策,注意保護產婦的會陰部,盡量減少產婦會陰部損傷,仔細檢查胎盤情況,觀察產婦分娩情況完全與否。
③產后預見性護理:胎兒娩出后,加強對產婦產后出血量的監(jiān)測,特別后產后2h內產婦較易出現出血情況。對給予產婦產后心理護理,安撫產婦負面情緒,幫助產婦盡快完成角色轉換,密切監(jiān)測產婦生命體征。若產婦出現產后出血,檢查產婦軟產道,若因損失導致出血,及時縫合并止血;若是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加強產婦子宮按摩護理,必要時給予產婦縮宮素促進子宮收縮。密切觀察產婦產后出血的具體情況,若出血不斷且缺乏規(guī)律性時要給予重視。指導產婦排空膀胱,給予早接觸、早吮吸,有助于產婦子宮收縮,降低產婦產后出血率,加強產婦的基礎護理,減低感染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觀察2組產婦產后出血率、產后2h及24h出血量,比較兩組患者產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及護理滿意度。
應用SPSS18.0軟件包處理數此次研究數據,以P<0.05表示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采取預見性護理的觀察組產婦產后出血率為11.9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33.33%,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產后2h、24h出血量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數據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產后出血情況比較
進行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組產婦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8.57%顯著高于對照組的11.90%,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產婦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的73.81%,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數據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及護理滿意度比較 [n(%)]
對陰道分娩產婦實施預見性護理干預,完善產婦產前檢查,根據產婦實際情況進行綜合評估,有針對性的給予產婦健康教育及心理護理,有效解除產婦因分娩產生的緊張及焦慮情緒,加強產婦的營養(yǎng)支持,安排產婦進行適當的運動鍛煉,能夠提高分娩的順利性[4],做好緊急情況應急預案,減少意外情況的發(fā)生;密切監(jiān)測產婦產后出血情況,第一時間找出原因,并作出應對措施,及時止血,能夠有效控制產婦產后出血的發(fā)生,加強產婦基礎護理,能夠有效減少產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分娩質量[5]。
綜上所述:預見性護理能夠有效降低陰道分娩產婦的產后出血率,減少產后出血量及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對醫(yī)患關系的和諧發(fā)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具有臨床使用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