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娟,姜 紅,綻立雯,吳曉麗,李曉琴
(青海省第四人民醫(yī)院,青海 西寧 810000)
艾滋病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傳染病,主要是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種能攻擊人體免疫系統(tǒng)的病毒。它能夠?qū)⑷梭w當中免疫系統(tǒng)中重要的CD4T淋巴細胞作為主要攻擊目標,會在此過程中導致大量細胞遭到破壞,進而使得人體逐漸喪失免疫功能。因此,人體易于感染各種疾病,并可發(fā)生惡性腫瘤,具有較高的病死率。其中HIV在人體內(nèi)可以潛伏8~9年,而且在此之前不易發(fā)現(xiàn)。基于此,本文主要是針對艾滋病門診實行新型護理管理模式的效果進行分析研究?,F(xiàn)報道如下。
1.1 對象
在某醫(yī)院通過檢查已經(jīng)診斷為HIV/AIDS患者;對應醫(yī)療機構轉(zhuǎn)介來的HIV/AIDS患者。
1.2 方法
新型護理管理模式具體內(nèi)容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①為了保證救治工作的及時、準確、高效,建立綠色通道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應當在此基礎上對綠色通道建設予以完善,成立快捷取藥門診,形成一站式取藥服務,使得患者門診等候時間能夠有效縮短;②服務創(chuàng)新,個案分類管理。在對患者進行治療時,應當將患者作為治療核心,而"三位一體"主要是醫(yī)護人員、志愿者、患者三者之間形成的一種全新的服務體系[1]。護理人員在正式對患者進行抗病毒治療之前首先應當建立與患者相關的個人病歷檔案,在隨訪過程中需要詳細對此進行記錄,而檔案需要統(tǒng)一集中管理,將其共同存放在門診病案庫予以保存。與此同時,為了能夠保證患者的個人隱私受到保護,應當有效對患者實際情況進行分類,并在此基礎上具有一定針對性的對患者采取個性化治療方案進行分類。其中包括社會活動者、精神異常人員、職業(yè)暴露者、特困人員、有生育需求的雙陽和單陽家庭等人群種類[2]。③關懷服務。首先對于在某院進行初篩、確證、服藥的患者,需要專業(yè)護理人員對其采取關懷服務,進而能夠使得患者對疾病的恐懼、焦慮情緒有所緩解,有助于提升患者的診斷依從性。在此過程中可以定期對患者進行隨訪,為了能夠及時關注患者的病情,可以向患者提供相關聯(lián)系方式,以便于能夠及時對患者進行治療;其次進行治療檢查和結果追蹤。在隨訪過程中一旦出現(xiàn)異常情況,應當及時和患者進行溝通,并要求患者斤西瓜復診,使得問題得以解決。
1.3 觀察指標
比較患者的抗病毒治療依從性。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將兩組患者整理到的相關數(shù)據(jù)通過SPSS20.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用 對計數(shù)資料進行檢驗,利用(±s)對計量資料進行表示,以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比較患者的抗病毒治療依從性。經(jīng)過比較發(fā)現(xiàn),患者的抗病毒治療依從性得到顯著提升。詳見表1。
表1 患者的抗病毒治療依從性 [ (%)]
國家免費抗病毒治療為艾滋病的預防和控制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而免費抗病毒治療主要是艾滋病門診承擔著大部分HIV/AIDS患者的治療和隨訪工作。在此過程中對于患者而言采用規(guī)律管理進行治療,有助于使得患者在此過程中能夠逐漸對艾滋病相關內(nèi)容有所了解,其中包括該疾病的危害性以及關于該疾病的有效治療手段,進而能夠在此基礎上對自身疾病實際情況有所了解,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對于阻斷艾滋病傳播具有積極影響[3]。因此,在艾滋病門診采用新型護理管理模式十分必要,不但能夠提升該門診的工作效率和質(zhì)量,同樣還能夠幫助患者減輕痛苦,保證門診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在本次研究中主要是針對艾滋病門診實行新型護理管理模式的效果進行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礎上比較患者的抗病毒依從性,最終結果顯示2010~2013年度:完全依從50(50.00)%,基本依從20(20.00),不依從30(30.00);2014~2017年度:78(65.00),基本依從41(34.17),不依從1(0.83),因此患者的抗病毒治療依從性得到顯著提升。
總而言之,將新型護理管理模式應用于艾滋病門診,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通過健康教育、定期隨訪等方式,并且在患者產(chǎn)生疑惑的過程中耐心向患者進行講解,使得患者樹立對抗疾病的意志和信心,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和預防艾滋病的進一步傳播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