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芬
江西工商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 江西省南昌市 330052
李清照出生于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yōu)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中打下文學基礎(chǔ)。出嫁后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jù)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diào)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diào)協(xié)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
從總體上看由于前后期不同的生活經(jīng)歷,使她的詞作無論是從內(nèi)容上還是在風格上都以“南渡”為界線,有著迥然的差別。李清照南渡前后的詞作都是以其閨閣生活為中心,反映她不同時期的不同心態(tài)。
李清照前期的生活是極為幸福的,夫婦感情融洽、志趣相投,使她南渡前的詞作大多是描寫少女情懷及成婚后閨中生活情趣為主要內(nèi)容。概括地說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描寫純真少女的那種天真、純潔及對生活的熱烈向往。李清照出生于官宦家庭,生活條件相對優(yōu)越,使她從小就受到了優(yōu)越的教育,婚前便有佳作,而這一時期的詞主要是描寫少女的那種天真浪漫。如她的前期作品《如夢令》兩首,語言清新、活潑真實,寥寥幾筆將詞人那種愛好自然、向往自由、天真浪漫的那種少女情懷表現(xiàn)的惟妙惟肖。尤其是“綠肥紅瘦”一句將詞人對春的惋惜之情用直接、淺淡的詞句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沒有一定的文學功底是很難做到的。再如其早期作品《點降唇》中用及其傳神的語句、深刻敏銳的洞察力使少女的那種天真、活潑及微妙的心里活動躍然紙上。特別是尾句“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將少女那種想看又不敢看,不敢看又不甘心的那種復(fù)雜的矛盾心里描寫的惟妙惟肖,堪稱絕筆。
二是描寫對婚后生活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夫婦融洽的感情為李清照詞的創(chuàng)作帶來了新的靈感,她將婚后安怡、幸福的生活寫入了詞中,來表達對生活的熱愛。如其詞作《采桑子》中,作者以家常筆調(diào),寫閨中的日常生活,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尾句“笑語檀郎,今夜沙廚枕簟涼”寫出了女主人公對自已丈夫的關(guān)心、愛護,生動地營造了一個平淡而有情致的家庭氛圍,體現(xiàn)了詞人恬適安逸、熱愛生活的心境。
三是描寫閨中女子對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流露出夫妻團聚的渴望。李清照前半生是幸福的,雖然由于趙明誠出仕做官兩人有時會有短時間的分別,但這種小別卻造就了李清照更多的靈感。豐富的情感滲透著對丈夫的思念,使李清照這一時期的詞作很大一部分是以思夫為主要內(nèi)容。
“靖康之變”不光給李清照的生活籠罩上了一層陰影,同時也使她的詩詞創(chuàng)作在藝術(shù)風格上抖然一變,充滿了凄苦蒼傷之感和“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濃重傷感情調(diào),從而表達了她對故國、舊事的深情眷戀。內(nèi)容上南渡后的作品主要以感傷時世、悼念亡夫、回憶故土為感情基調(diào)。
對于像李清照這樣史上留名的女詞人來說,我們的評價總是居高不下的。這個毋庸置疑,但是我之所以想要寫李清照,大概還是由于女詞人的那份細膩溫柔吧。
李清照的藝術(shù)手法跟同時期的其他大家比起來應(yīng)該說是并沒有高出太多。所謂疊詞的使用,排比擬人手法的運用等,相信那個時代的人個個都是信手拈來,但是讀他的詩就是覺得太順口,讓一個糙人都能覺得自己的心有一丟丟的柔軟了,你會覺得這個詞就是應(yīng)該這樣寫,這樣順,沒有一點點摩擦,或許這就是語言文字的魅力加上李清照的細膩所造成的感覺吧。
一看到梧桐,你就會想到綠肥紅瘦,一想到小舟,就想象出了李清照那首如夢令,一到下雨,你就想到尋尋覓覓冷冷清清,讓一個女漢子瞬間成為軟妹子。如果一個詞人的詩詞,能夠讓你在孤獨憂傷的時候就能讀上那么幾句,想說這不是感觸至深而是語文背的太好,我也只能說這個人的IQ應(yīng)該是無敵了。
不管如何,或許因為這里這幾天的小雨引起了人的柔軟,而恰逢這個時候可以寫一寫李清照,才會讓自己感觸良多。但終究如果不是對于李清照從心里喜歡,我覺得一時半會還真的不會寫下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