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方悅 王明朋 杜新英
摘 要:考試作為評價教師教學質(zhì)量與學生學習水平的一種手段,而每次考試后的試卷評價就是教師反思教學的良好機會,高效的試卷評析既能夠讓學生找到知識的漏洞、健全知識結構,也能夠讓教師結合學生學習情況針對性完善教學方法,大大加強課堂教學質(zhì)量。
關鍵詞:“九有”評卷法;教學;應用
很多教師都擅長講課本,卻不擅長評講試卷。試卷評析一直是老師們在教學當中的一根軟肋。試卷評析課占用時間多,投入精力多,然而學生的參與度低,僅僅滿足于對對答案,對于做錯的試題大多數(shù)學生缺乏深入的思考,不愿分析出錯的原因,也沒有找出解決這類試題的辦法,在以后的考試中還是一錯再錯;而任課教師在試卷評析中也是僅僅停留在把學生做錯的題再講一遍,強調(diào)一下考查的知識點,這不僅沒有讓學生真正掌握試題涉及到的基礎知識,更沒有讓學生弄懂這一類型的試題的解法。這種試卷評析的方法費時費力,收效甚微。很多時候,試卷評析課往往成了教師不愿上學生不愿聽的低效課堂。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學校在多年教學實踐的基礎上,在打造“高效課堂”這一教學改革方針的指引下,充分發(fā)揮教研組的教學教研優(yōu)勢,初步形成了一套試卷評析的方法—“九有”評析法。
一、界定“九有”評卷法核心
我們把試卷評析課分為三部分,即評卷之前,評卷之中,評卷之后。所謂試卷評析“九有”法,指的是:評卷前有統(tǒng)計,有數(shù)據(jù),有展示;評卷中有重難點,有拓展,有方法;評卷后有復查,有思考,有記錄。
二、評卷法的研究目標
1.轉(zhuǎn)變教師教學觀念。
圍繞打造“高效課堂”這個目標,突出“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問題為主軸,訓練為主線,思維為主動”這一高效課堂教學的特征,實現(xiàn)由“對對答案、泛泛而評”向“規(guī)范、高效”的評卷方式轉(zhuǎn)變,體現(xiàn)“以評卷夯實基礎知識”“以評卷促進教學”的教學原則。
2.改變傳統(tǒng)的評卷方式,發(fā)揮“九有”法的優(yōu)勢。
立足于課堂效率最大化,嚴格按照“優(yōu)化課堂目標、優(yōu)化課堂結構、優(yōu)化課堂時間、優(yōu)化課堂語言、優(yōu)化課堂氣氛”的要求,處理好常規(guī)教學和試卷評析課之間的關系,讓每一位教師都樹立起“試卷評析要高效、務實、規(guī)范”的觀念,切實提升每位教師的評卷能力,促進每位教師專業(yè)化水平提高。
三、評卷法的研究內(nèi)容
為了實現(xiàn)“評前有準備,評中有長進,評后有思考,以評促學,以評促教”的教學之道。本課題的研究內(nèi)容是:
(1)評卷之前的準備——有統(tǒng)計,有數(shù)據(jù),有展示。
(2)評卷之中的事項——有重難點,有拓展,有方法。
(3)評卷之后的總結——有復查,有思考,有記錄。
四、評卷法的研究方法
1.比較研究法。
在每學期月考、期中、期末考試的基礎上,讓同一教師在不同班級采用不同評析方法授課,將使用“九有”評卷法授課的班級與沒有使用“九有”評卷法的級進行橫向?qū)Ρ?,通過數(shù)據(jù)分析、學生座談等形式,比較學生聽課效果的不同,此驗證“九有”法的效果。
2.實例法。
召集不同學科的任課教師,在每一次考試之后都要嚴格按照“九有”評卷法的要求去評析試卷,課下每班選10名左右的學生進行交流,讓學生們談談自己的體會,并提出改進意見,任課教師要做好記錄,寫出課堂教學的過程和反思文字。課題組定期通過座談、問卷調(diào)查等方式,了解學生和教師的切實感受。
3.個案調(diào)查教師與學生。
建立學生學情跟蹤檔案,形成師生定期交流機制,詳細記錄學生考前考后學習情況的變化,做好數(shù)據(jù)分析、掌握學生聽課情緒的波動,了解“九有”評卷法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影響。
五、對試卷評析課的操作
1.課前的準備工作。
試卷的準備。對試卷內(nèi)容、試卷結構、考試目標、試卷難度、覆蓋面等進行分析和研究,并做好相應的記錄。尤其是要深入分析和研究試卷中廣泛存在的問題,并找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對試卷中學生用特殊方法解決的問題,需要做好記錄,便于激發(fā)學生學習潛力,拓展學生學習思維。
做好學生工作。通過了解每位學生完成試卷的情況,可發(fā)現(xiàn)學生在儲備知識、學習能力上的不足,為最后達到教學目的而做好工作。所以,做好學生的準備工作也是備課中重要環(huán)節(jié)。要結合試卷難度對每位學生得分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學生解題的思路,為評析課堂做好充分的準備。
制定教學計劃。結合試卷與學生情況,上課之前教師需要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通常有先負責講解的內(nèi)容、然后要講解的內(nèi)容;哪些內(nèi)容需要粗講、哪些需要細講。同時,教師還需要考慮到如何分配課堂時間,采取哪些方法進行講解。
2.課堂評析。
評析試卷有很多種操作方法,教師可結合教學情況針對性進行。具體方法如下:
歸類知識法。用同一種方法將同樣的知識放在一起研究,教師可將錯誤率較高的類型題集中在一起,組織學生系統(tǒng)的研究其中某道題,為引導學生深入找出出現(xiàn)錯誤的原因,可提問學生在考試中如何分析這道題目中?為什么要這樣分析這道題目?之后引導學生進行深入討論和研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起到了很好的引導作用。在學生思路出現(xiàn)偏差后,教師適當進行提示,掌握好課堂進行的節(jié)奏。
重點分析方法。很多問題,特別是應用問題,牽涉到很多知識點,這種類型的題目學生得分率普遍不高,這就表明學生還沒有掌握好解決這種類型題目的規(guī)律。教師需要將這些題目作為典型問題進行研究,并給學生發(fā)表看法的機會,這樣大大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拓展學生學習思維。
討論問題法。對于學生有興趣,并且學生自行討論可以得出正確結論的問題,教師需要讓他們積極的討論,注重培養(yǎng)他們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評卷中需要引導學生多進行提問題,如果問題學生可以自行準確解決,那么就讓學生自行討論解決。對于開放性的問題,不能只停留在判斷對與錯層面上,要引導學生積極發(fā)言,充分發(fā)揮主觀意識能動性,對于學生分析有道理之處及時給予表揚,大大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力。
現(xiàn)身說法。在試卷中肯定有一些題目學生解決方法是不同的,甚至有的學生的解題方法比老師的還要簡單。在評課中,教師需要讓這樣的學生上臺將自身的解題方法講述出來,拓展全班學生的學習思路。這種做法有益于樹立學生學習自信。
觸類旁通、開拓學生學習思路。一些應用題,往往是很多種解法。在評析中,教師盡量運用多種解題方法,讓學生分析和比較這些解題方法,進而拓展學生學習思維,引導學生學會從多方面分析問題。
六、“九有”評卷法在教學中的應用
1.自我矯正。
充分發(fā)揮學生主觀意識能動性,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展示自我能力的平臺。在課堂剛剛進行時,教師要給予學生五分鐘左右時間,讓他們能夠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分析對錯題,發(fā)現(xiàn)錯題出現(xiàn)的原因,并予以改正。自我矯正包括如下幾個方面:(1)分類錯題。首先,很多錯題出現(xiàn)的原因是學生本來會做,但因為馬虎而做錯了,這類問題也最容易解決;其次,模棱兩可的問題。這種問題牽涉學生理解、分析以及判斷等方面的能力,不容易解決;最后,不會做的問題。這與學生日常學習能力有關,學生暫時可以不用解決,但需要做好標記。(2)分析出現(xiàn)錯題的原因。出現(xiàn)問題了,學生就需要解決記憶層面與理解層面中的問題。其方法可以問老師、問同學、翻閱筆記本、看書等方式,要弄明白為什么錯,如何做對。
2.小組與集體矯正。
如果個人不能解決的問題,那么以小組形式進行解決。各個小組之間通過思考、交流后,不但能夠解決很多問題,而且也豐富了知識體系。同時還能夠提高學生合作意識,培養(yǎng)學生交流意識。在小組討論后,還是不能解決的問題,這個時候教師需要在備課中主注意,需要講評的問題。將這些知識疑點融入其中,這時候?qū)W生保持著高度的聽課注意力,期待著教師能夠幫助他們解決問題。集體矯正中要突出重點,教師設問要靈活、巧妙,激活學生學習思維,注重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在講解中,不能就題論題,需要通過講解一道道題中總結好題型,做到讓學生能顧舉一反三。
3.對應訓練。
為了能夠糾正錯誤,提高鞏固效果,教師需要編寫一些訓練題,這些訓練題盡可能讓學生自行完成,在巡視中教師需要注意搜集信息,發(fā)現(xiàn)問題后,及時指導學生。
4.課堂小節(jié)。
教師可從如下幾方面上進行總結:(1)試題知識結構;(2)試題中的重點;(3)試題解題技巧與方法;(4)重要的題型;(5)鼓勵進步的學生。
在課堂教學后,結合認知與教育規(guī)律,在講評課堂教學中實施上述幾個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并主動解決問題。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將原本枯燥的、乏味的講評課轉(zhuǎn)變的有趣、豐富。從這一點上看來,講評課并不是教師和學生簡單的評判試卷自身,而需要在鞏固學習基礎、培養(yǎng)學習能力等方面上,這需要成為我們課堂教學中的重點。
七、試卷評析課堂中需要注意問題
1.不要將評卷課上成了批評課。合理的、適當?shù)呐u能夠保護學生的自尊心,為學生帶來積極上進的動力。但過度的埋怨學生會影響學生學習熱情,過度的批評也可能會造成學生逆反心理,影響著后續(xù)教學的進行。
2.不能將評卷課上成對問題答案的課程。教學活動以開闊學生思維空間為主,注重提高學生學習能力,注重分析學習過程、學習方法,而不是只以一個單純的結論為主。很多教師缺乏深入的、系統(tǒng)的分析試卷,上課中以對答案、公布考試分數(shù)為主,課堂氣氛過于沉悶,學生學習積極性較低,這樣的課堂難以培養(yǎng)出新時代所需要的創(chuàng)新人才。
3.不能教師一味的講課。任何課堂都需要教師和學生互相互動,評卷課也是這樣,教師需要讓學生積極發(fā)言,主動聆聽學生的意見,進而找到學生思維特點。教師不能只以講題為主,這樣是不能提高學生整體能力的。
4.不能拖著試題不講解。在考試結束后,需要馬上判卷、統(tǒng)一評卷。如果拖著不評判,長時間下去學生就會淡忘了考試內(nèi)容。一段時間后再評考試卷,學生就必須花費一段時間去熟記試卷,整理學習思路,這樣就會影響著試卷評論的質(zhì)量。
八、結束語
在教學活動中,試卷評析課作為一項重要內(nèi)容,要上好一堂試卷評析課不能簡單的公布成績、對照答案,教師需要高效利用試卷評析的評價作用、導向作用來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加強學生學習能力。通過多年的實踐發(fā)現(xiàn),一節(jié)成功的“九有”評卷課對于提升學生學習熱情和教學水平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高喜芳.淺談評卷課的幾點做法[J].教育教學論壇,2011(22):149.
[2]孫德庫,張洪興.深化教學改革上好試卷評析課[J].遼寧教育研究,2001(11):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