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全,周紅雨
(湖北省谷城縣人民醫(yī)院腎內(nèi)科,湖北 谷城 441700)
近年來,終末期腎病的患者數(shù)量不斷增加,該病患者需接受血液透析治療,而透析患者的死亡率達到18%[1]。血液透析患者的機體易處于營養(yǎng)不良狀態(tài),這也是一些患者住院及死亡的主要原因[2]。微炎癥狀態(tài)是指尿毒癥患者機體處于低水平、持續(xù)的炎癥狀態(tài),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營養(yǎng)不良及微炎癥狀態(tài),對于疾病的治療具有積極意義[3]。本研究探討了血液透析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治療終末期腎病的療效及對炎性因子水平的影響,現(xiàn)報告如下。
選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湖北省谷城縣人民醫(yī)院收治的終末期腎病患者92例。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符合終末期腎病的相關診斷標準;腎小球濾過率<15 ml/min;入組前3個月內(nèi)未出現(xiàn)嚴重感染、惡性腫瘤、活動性疾病及嚴重心力衰竭;入組前1個月內(nèi)未采用調(diào)節(jié)血脂藥和左卡尼汀進行治療。排除標準:入組前血清白蛋白(ALB)<20 g/L者;支氣管哮喘者;腦卒中者;急性感染者;自身免疫性疾病者;腦出血者;心肌梗死者;惡性腫瘤者;配合性較低者;正在參加其他治療性研究者;臨床資料不完整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6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19例;年齡24~72歲,平均(52.5±8.1)歲;疾病類型:糖尿病腎病15例,高血壓腎病12例,慢性腎炎13例,其他腎臟疾病6例。觀察組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18例;年齡23~75歲,平均(52.6±8.0)歲;疾病類型:糖尿病腎病15例,高血壓腎病10例,慢性腎炎14例,其他腎臟疾病7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似,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患者給予血液透析治療,所采用的儀器為美國哈利克斯公司生產(chǎn)的KT5500型血液透析機,采用肝素作為抗凝劑,透析液為碳酸氫鹽透析液;開始進行透析治療后,設定血流量為200~250 ml/min,透析液流量為500 ml/min,血液透析治療的頻率為1周3次,每次治療時長為4 h,共治療2個月。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阿托伐他汀片(規(guī)格:10 mg),1日10 mg,共治療2個月。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脂水平、營養(yǎng)指標和炎性因子水平。血脂指標包括三酰甘油(TG)、總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檢測儀器為GWⅡ生化儀;營養(yǎng)指標包括ALB、血紅蛋白(Hb)及前白蛋白(PA);炎性因子包括超敏C反應蛋白(hs-CRP)、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及白細胞介素6(IL-6),檢測方法為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步驟參照說明書進行[4]。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TG、TC及LDL-C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HDL-C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指標水平比較±s,mmol/L)Tab 1 Comparison of blood lipid levels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s, mmol/L)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ALB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A和Hb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hs-CRP、IL-6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營養(yǎng)指標水平比較±s)Tab 2 Comparison of nutritional indices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s)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較±s)Tab 3 Comparison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levels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s)
隨著環(huán)境、飲食結(jié)構(gòu)的改變,由慢性腎病所導致的終末期腎病的發(fā)病率逐年升高[5]。終末期腎病患者的腎功能嚴重減退,導致機體血液中的代謝物無法有效排出而在機體內(nèi)積聚,打破水、電解質(zhì)平衡,進而影響正常生理功能[6]。因此,對于終末期腎病患者,采取有效措施使其血液內(nèi)的代謝物有效排出顯得極為重要。目前臨床上治療終末期腎病的主要方法為血液透析療法,該方法是通過人工手段來代替腎臟的功能,清除和過濾血液中的代謝廢物,防止其在機體內(nèi)出現(xiàn)積聚,從而對終末期腎病起到有效的治療作用[7]。有研究選取80例終末期腎病患者開展透析治療,結(jié)果顯示,治療總有效率達到88.75%,患者的1年生存率為78.75%,5年生存率為43.75%,證實了血液透析治療終末期腎病的有效性[8]。有研究通過設立對照的方式,對照組終末期腎病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療,觀察組患者接受腹膜透析治療,結(jié)果表明,兩種治療方法各有其優(yōu)缺點,腹膜透析可有效改善貧血及鈣磷代謝紊亂,但易引發(fā)感染;而血液透析可有效糾正低蛋白血癥,但易導致心血管并發(fā)癥和內(nèi)瘺阻塞的發(fā)生[9]。因此,透析用于終末期腎病可起到有效的治療作用,但需采取有效措施預防營養(yǎng)不良和微炎癥反應等不良反應[10]。
阿托伐他汀可使巨噬細胞等IL-6信使RNA的表達減少,由此減少IL-6的合成;有效抑制羥甲基戊二酸單酰輔酶A還原酶的活性,使機體內(nèi)類異戊二烯前體物質(zhì)(甲醛戊酸)的生物轉(zhuǎn)換減少,降低血漿中膽固醇濃度[11];可對誘導型一氧化氮合酶及巨噬細胞炎性因子TNF-α和IL-6的表達起到抑制作用,進一步抑制炎癥反應的發(fā)生[12];可有效減少膽固醇的合成,降低膽固醇濃度,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脂代謝,進一步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概率[13]。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TG、TC及LDL-C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HDL-C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ALB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A和Hb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hs-CRP、IL-6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劉蓮葉等[14]、段享梅等[15]的研究結(jié)果相符。
綜上所述,血液透析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治療,可有效改善終末期腎病患者機體血脂水平和營養(yǎng)狀態(tài),減輕炎癥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