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杰,于珊珊,周穎真,王中磊,呂彥廣,劉麗萍,杜鳳霞
(解放軍第302醫(yī)院藥學部,北京 100039)
我國可供臨床使用的抗菌藥物品種多,涉及臨床科室廣,基本可滿足臨床各類細菌感染性疾病的需要,但醫(yī)院抗菌藥物使用率(70%)明顯超出世界衛(wèi)生組織推薦的抗菌藥物使用率(30%)[1]。如此大規(guī)模地使用抗菌藥物必然帶來嚴重不良后果,如細菌耐藥、菌群失調等問題。合理應用抗菌藥物不僅是醫(yī)師和藥師義不容辭的職責,社會大眾也應學習和掌握抗菌藥物的科學使用方法,防止因抗菌藥物濫用造成的嚴重后果,如導致“超級耐藥菌”產生?,F對我國抗菌藥物濫用的現狀、危害、產生原因及應對策略進行綜述。
遏制細菌耐藥性問題已從衛(wèi)生領域擴大到國際經濟、政治層面。近年來,國家對臨床抗菌藥物應用管理日益重視,抗菌藥物濫用情況已有所改善,但某些二級以下醫(yī)療機構仍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某些醫(yī)院急診科醫(yī)師在危急情況下,為防止患者病情惡化、降低治療風險,在診斷結果不明的情況下,直接給患者應用抗菌藥物;兒科處方診斷為“發(fā)熱待查”,醫(yī)師無指征使用抗菌藥物;某些患兒家屬缺乏醫(yī)藥學知識,主動要求醫(yī)師給發(fā)熱患兒靜脈滴注抗菌藥物,而大多數患兒往往并不需要使用抗菌藥物或不需要靜脈滴注給藥;圍術期預防性用藥方面,存在抗菌藥物使用過早、術后停用過晚等情況[2-3]。另外,抗菌藥物被應用于畜牧業(yè)中,為防止家禽畜獸患病,飼養(yǎng)者通常在飼料里摻入大量抗菌藥物,抗菌藥物被間接帶入人們的飲食中,影響機體對抗菌藥物的耐受性[4]。
抗菌藥物濫用的不良反應較多,嚴重的可導致耳毒性、肝腎損傷和菌群失調等[5]。常見抗菌藥物的不良反應見表1。尤其是在兒童成長時期,肝腎功能發(fā)育尚不成熟,耐受性較差,相較成人更易發(fā)生不良反應[6-8]。超前使用廣譜抗菌藥物或大劑量使用抗菌藥物不僅會延誤病情,對機體造成損害,還易引起細菌耐藥性等問題[9]。細菌耐藥后,往往需要更強有力的抗菌藥物才能達到治療目的。大多致病菌存在交叉耐藥性,普遍使用時間長、使用范圍廣的抗菌藥物,細菌對其的耐藥性越嚴重;若沒有更有效的抗菌藥物進行治療,將會產生“超級耐藥菌”并帶來嚴重后果,甚至發(fā)生致死的風險。
表1 常見抗菌藥物的不良反應
臨床醫(yī)師缺乏合理應用抗菌藥物專業(yè)知識,為提高療效過度使用抗菌藥物;迎合患者報銷心理,為患者開具超出療程推薦的抗菌藥物。門診藥師對不合理處方干預不夠,處方診斷不全就發(fā)放藥品?;鶎俞t(yī)療機構普遍存在的問題是缺乏血常規(guī)檢查結果,在診斷不明的情況下,醫(yī)師僅憑經驗開具抗菌藥物,并且多為聯(lián)合用藥[10]。
患者無抗菌藥物應用指征而使用抗菌藥物,盲目選擇療效好、價格高的藥品[11]?;颊咭蛉狈Π踩盟幹R,本著“消炎”的目的超劑量服藥。殊不知,抗菌藥物是用于抑制細菌生長或殺死細菌的藥物,其作用機制是對衣原體、支原體等多種致病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而抗炎藥是用于治療組織受到損傷后所發(fā)生的炎癥反應的藥物,作用機制是消除炎癥反應。另外,抗菌藥物僅適用于細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療,病毒性感冒、單純皰疹病毒使用抗菌藥物是無效的。
社會監(jiān)管力度不嚴,在基層醫(yī)療機構、零售藥店可隨意使用、購買抗菌藥物?;颊呒凹覍俪UJ為“小毛病”沒有必要就醫(yī),僅憑一知半解的醫(yī)學常識和以往的用藥經驗自主選擇用藥,而藥品銷售單位也沒有進行合理干預,這也是導致抗菌藥物濫用的關鍵因素。經濟因素方面,“便宜沒好貨”的觀點深入人心,而這種觀點存在偏差,在抗菌藥物的使用上尤為不適宜。不同種類的抗菌藥物有著不同的適應范圍,需根據患者的個體化差異,制訂不同的給藥方案。
臨床醫(yī)師和藥師需學習《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2015年版)》《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guī)、指南和最新的專家共識,加強醫(yī)學倫理素質教育,提高合理應用抗菌藥物的專業(yè)技能,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12]。
遵循《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2015年版)》,對患者進行用藥教育,加大媒體宣傳教育力度。各級醫(yī)院和社區(qū)衛(wèi)生站提供宣傳冊供患者閱讀,提高患者應知應會的就醫(yī)用藥本領,慎重自主用藥。
有關單位應加強監(jiān)控畜牧業(yè)中原料的使用,防止抗菌藥物通過食物帶入體內,間接導致抗菌藥物過度使用。
制定醫(yī)院抗菌藥物分級管理制度,明確各機構抗菌藥物分級管理目錄[13-15]。特殊使用級抗菌藥物,如注射用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不得在門診藥房使用。建立抗菌藥物使用控制指標,根據臨床各科室抗菌藥物的使用情況,實行抗菌藥物管理獎懲制度,對控制較好的科室進行獎勵,對超出控制指標的科室扣罰獎金,并上報醫(yī)療科通報全院。嚴格執(zhí)行《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2015年版)》,有效降低抗菌藥物使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