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俊林
【摘要】 學習動力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最為重要的基礎,一旦學生失去的學習動力,那么無論教師和家長付出了怎樣的努力,學生也終將不會在學習上取得良好的成績。學生的學習動力對于教育教學工作來說至關重要。本文對高中物理教學工作中,如何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 高中物理 教學 學習動力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8)08-159-01
0
高中物理教學工作當中,教師要重視對學生學習動力的激發(fā),要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始終保持充沛的學習動力,能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當中,能夠非常主動地開展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集中精力,高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在教學中,教師應當給予學生更多的新鮮感,讓學生能夠避免由于教學的枯燥而造成學習動力下降。
一、增加教學趣味性,提高學生學習動力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動力來自于自身對某一件事物的興趣。在習題教學中,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興趣進行物理習題的設計,讓學生能夠在進行習題訓練的過程中,能夠更好調動自身興趣點,能夠更好地投入到學習當中。學生在興趣的支持下,將會非常主動地參與教師所組織的各項教學活動,并在教學活動當中保持良好的思維興奮度,讓學生能夠擁有一個高漲的學習情趣。例如在學習牛頓定律相關內容時,教師便可以進行如下習題設計:將質量為M的一根直桿用繩子系好懸掛起來,當質量為m的猴子沿著桿子向上進行攀爬時,如果突然將繩子弄斷,猴子繼續(xù)保持向上攀爬的狀態(tài),這時能夠保持猴子所在高度不變的話,這種情況下直桿所應當擁有的加速度是多大?在這道題目當中,猴子是角色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對教學內容進給予關注,加強學生對于學習的動力。
二、貼近生活 激發(fā)學生好奇心
學生在物理課程學習期間,希望能從中找到自己熟悉的知識內容,而教師則要緊抓這一教學要點,尤其是在為學生設置物理習題的時候,需要給學生列舉一些與日常生活聯系密切的內容,特別是學生熟悉但是不理解其中道理的試題。教師為學生營造此教學氛圍的目的是能通過提問的方式,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繼而讓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能具有良好的學習動力,主動地進行知識內容的探尋,主動的尋找答案。例如,教師在給學生講授單擺這一章節(jié)內容的時候,教師給學生引入一道試題,既在北京已經調好的準確擺鐘,若將其拿到廣州使用,是要將擺鐘調長一些還是短一些呢?該問題的出現能更好的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大部分學生認為鐘表已經調整好,指針一定能走出準確的時間,為何要重新進行調節(jié)呢?學生心中充滿疑惑,自然會認真思考原因,教師能以此為契機,引導學生分析學習過的知識內容,并能在教學分析中不斷地進行推導,讓學生能用極大的熱情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滿足學生好奇心的同時,能讓學生的學習動力得到更好的激發(fā)。
三、結合實驗 喚起學生的求知欲
心理研究表明,學生形象化知識的接受能力速度遠高于抽象化知識的接受速度?,F階段物理實驗中直觀、形象的呈現方式,能更好的激發(fā)起學生的好奇心,而學生在習題課上能通過實驗,更好的理解典型習題,且實驗活動的真實情景再現,能更好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能讓學生的求知欲得到更好的發(fā)展,讓課堂氣氛得到調節(jié)。例如,課堂教學中,教師為學生講授有關自由落體的相關課程內容時,教師給學生列舉一道試題,既將A、B兩個木塊疊加在一起,若A木塊在B木塊的下面,將A、B木塊看成是一個整體進行自由下落,讓學生計算自由下落過程中A木塊能對B木塊產生的壓力有多大?對于此類試題,教師若僅進行單純的理論知識講授,學生僅能在聽講的過程中記憶知識內容,但不足以調動起學生的興奮神經,反而會讓學生在抽象內容學習中產生困乏感。所以教師通過實驗的方式以深化學生的求知欲望,教師先準備一個易拉罐,并在其底部開一個小孔,用手指堵住小孔并向其中灌注水,并讓學生觀察易拉罐下落的過程中,水的運動軌跡,是否也隨著下落而流出。該實驗演示中,學生有著極強的求知欲望,所有學生會全神貫注的觀察,而此刻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全面集中在課堂上,學生細致的觀察易拉罐中水的流動軌跡。當學生看到拉罐下落過程中,水沒有隨著易拉罐下落而滴落后,會在心里產生困惑,繼而希望了解原因。此刻學生的大腦極度活躍,教師在實驗展示完成后帶領學生尋找奇妙現象產生的物理原因,并使用類比的方式進行教學演示,使學生能順利的完成知識遷移,以對知識有新的認同與理解,然后學生再次思考上面教師列舉出來的問題,會在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上有新的突破。
結束語
高中物理教學中,為能更好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就要先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并設置能契合學生心理特點的試題開展課堂講授,以深化學生的內下學習動力,使學生能在興趣和好奇心的指引下,積極地融入到課堂學習中。
[ 參 考 文 獻 ]
[1]楊旭.高中物理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的策略分析[J].教育現代化,2017(32).
[2]顧小亮.淺析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學習動機培養(yǎng)[J].文理導航,2017(32):47-47.
[3]關吉軍.高中物理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