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維佳 李翔
【摘 要】《白夜追兇》在諸多網絡自制刑偵劇中脫穎而出,不僅在點擊率上創(chuàng)造新高,也在一向苛刻的豆瓣口碑評分高達9.0。本文分別從它的傳播和受眾的接受心理兩方面入手探討其成功的因素。以期對網絡自制刑偵劇或是其他網絡自制劇的創(chuàng)作和發(fā)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關鍵詞】《白夜追兇》;傳播效果;受眾心理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1007-0125(2018)22-0083-03
《白夜追兇》主要講述的是長豐刑偵支隊隊長關宏峰與被冤為滅門慘案通緝犯的雙胞胎弟弟關宏宇以及警局的同事們在困境中不斷突破,合力偵破大案要案的故事。兄弟倆冒險共用一個身份,晝夜交替,在辦案的同時尋找洗清冤屈的線索。它在播出之后獲得了多項殊榮,被評為微博年度熱劇、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稱其“聚人氣,揚正氣”。2017年11月,Netflix購買了《白夜追兇》的海外發(fā)行權,計劃在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上線。成為首部在國外大范圍播出的網劇。
一、《白夜追兇》在制作和傳播上為網絡自制劇樹立了標桿
視頻網站要想占據市場份額,就必須要走出一條內容化、品牌化、類型化、盈利化的道路。在新媒體的大環(huán)境下,各個網絡視頻平臺都意識到了自制劇的優(yōu)勢和前所未有的機遇。
近幾年,犯罪刑偵劇是網絡自制劇比較常見的類型,觀眾對于刑偵推理劇的喜愛也可見一斑。然而,這一代成長起來的年輕人,會更加青睞敘事節(jié)奏較快,情節(jié)更為跌宕起伏的電視劇。隨著他們對這種類型的電視劇涉獵范圍不斷加大,欣賞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也就對影視作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栋滓棺穬础返某霈F給網絡犯罪刑偵劇樹立了標桿,它以扎實的劇本和精良的制作贏得了觀眾的好口碑。
(一)上乘的制作水準和藝術質量
很多觀眾在評價《白夜追兇》時,會說它很有美劇感,主要體現在它的故事情節(jié)、人物設定、拍攝手法、剪輯節(jié)奏等方面。首先,雙胞胎的人物設定和故事情節(jié)奪人眼球。拍攝手法采用了很多手持鏡頭,剪輯節(jié)奏也的確借鑒了美劇《罪夜之奔》的手法,懸念設置也是高潮迭起,張弛有度,綜合來看的確吸收了不少美劇的元素。
總制片人袁玉梅說:“我們在以美劇的要求和層次來要求自己的制作,希望能做到一些嘗試和突破,引領國劇制作、敘事能力進步,大家以后不再只想看美劇、韓劇,而是看中國劇?!?/p>
(二)傳播手段另辟蹊徑
由于視頻網站自制劇的播放渠道比較單一,只通過自己的視頻網站平臺播放,因此前期的宣傳就顯得至關重要。但是對于《白夜追兇》這樣既沒有大IP,也沒有一線大牌明星的網絡自制劇要想在前期宣傳就能達到好的傳播效果,傳播手段上必須要獨辟蹊徑。
在剛開始播出的時候,微信和微博被“千萬別在淘寶上搜索白夜追兇,你會回來轉發(fā)”的話題刷屏。出于好奇心的驅使,很多人會去搜索,搜索結果會出現潘粵明邀請您進行視頻通話,受眾獲得如觀劇般的驚悚感受,接通后則是《白夜追兇》的兩位主演圍繞當時在90后中很火熱的“中年危機”話題的一段對話,主要是呼吁以80后、90后的中青年去看這部劇,在視頻通話結束后出現的是淘寶的優(yōu)酷會員官方旗艦店的廣告。這也就為后期會員搶先看的營銷埋下伏筆,觀眾在觀看過程中好奇劇情的發(fā)展,為了能夠搶先看到后面的劇集,就會購買會員,從而視頻網站達到盈利的目的。這次的傳播手段也在受眾群中產生了病毒般的傳播效果,可以說是事半功倍。
二、符合觀眾的接受心理:注重受眾心理體驗 滿足受眾心理期待
《白夜追兇》的目標受眾是年輕人,而這些年輕人普遍喜愛看美劇、韓劇、日劇。導演王偉稱自己是網生代導演,很多的觀眾也是網生代的觀眾,他們對于影片題材的選擇和欣賞的口味越來越刁鉆,他們想要從犯罪刑偵劇中獲得的除了感官刺激,還有高智商的挑戰(zhàn),以及敘事情節(jié)、人物形象上的推陳出新。相應來說,電視劇的制作需要越來越用心,敘事節(jié)奏和方式吸收美劇的優(yōu)點,才能夠積極迎合網生代觀眾的欣賞品味。
(一)人物塑造入木三分 敘事結構張弛有度
《白夜追兇》的每個人物都有鮮明復雜的性格特征,主角也不同于傳統(tǒng)犯罪刑偵劇完美的、扁平的、沒有任何性格缺陷的人物形象。
關宏峰專業(yè),破案技能滿分;善良,為周舒桐作偽證背鍋;狠絕,被陷害后嫁禍弟弟;沉郁,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朋友,對任何人都不會輕易吐露心聲。而就是這樣一個正直善良的人迫于種種現實一次次做出違背內心的選擇,才使得故事情節(jié)富有強烈的戲劇沖突和濃厚的現實色彩。關宏宇卻樂觀、痞氣、坦蕩、感性、處處留情、玩世不恭,他的性格更為外放。兄弟倆的相貌一致卻性格迥異,這樣的兩個人共用一個身份的故事情節(jié)足夠吸引眼球,他們固有的性格特征決定了他們不同的肢體語言和行事風格,劇中通過人物的行動和演員的詮釋把兩個人物塑造得非常豐滿,觀眾能夠一眼分辨出兩人。
劇中的其他角色也毫不遜色,心思縝密的周巡、世故卻正直的劉隊、初出茅廬卻成長迅速的周舒桐等角色也被塑造得非常成功,人無虛設,人盡其用,在張弛有度的情節(jié)發(fā)展中也讓人物更有人情味兒,給觀眾以不同的情感體驗。
《白夜追兇》的播出時間跨度比較長,共32集,一周更新兩集。在視頻網站上,觀眾通常不會采用大段大段的時間集中觀看劇集,而是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這就必然要求網絡自制劇的每集時長不能夠太長,并且劇情和節(jié)奏要比較緊湊,讓觀眾在不追劇或者跳躍觀看的情況下也不會產生斷片的情況。
在這兩點上,《白夜追兇》做得是不錯的,以吳征滅門慘案為主要線索,別的案件為次要線索,基本兩三集講一個案件,單個案件之間也沒有必然聯系。劇情結構碎片化,即使觀眾跳躍觀看也不會出現理解障礙,很好地適應了觀眾碎片化觀看的需求。敘事節(jié)奏張馳有度,能在短時間內抓住觀眾的注意力,又能留下充足的供觀眾思考的空間。
(二)對觀眾快樂心理的滿足:制造緊張并釋放緊張
犯罪刑偵劇分明會讓人緊張、恐懼,怎么能產生快樂感呢?
最近幾年出現的網絡犯罪刑偵劇有的為了博眼球過于注重表現犯罪現場的血腥、警匪對立的暴力場面。事實上,如果影像過于血腥和暴力,人們也會厭惡,覺得太消極、太恐怖。觀眾希望看到的是在讓他們有感官刺激的同時,又有一種鼓舞和振奮力量的故事。正如桑塔亞那教授曾寫過的:“我們喜歡的不是一種惡,而是喜歡那種生動而令人振奮的感覺,那是一種善?!痹诜缸镄虃蓜≈?,不僅有因為血腥暴力場面產生的感官刺激,又有因為懸念而引發(fā)的心理層面的思考,在一波三折的敘事情節(jié)中緊緊牽引著觀眾的心。
犯罪刑偵劇中,懸念是很重要的元素,懸念的設置可能會讓人陷入緊張和恐懼,比如在這部劇中貫穿始終最大的懸念就是幕后嫁禍關宏峰和關宏宇兄弟倆的大boss,小懸念也不斷出現,比如兩人共用一個身份隨時會暴露的問題,兄弟倆需要時刻保持警惕,避免露出馬腳。觀眾被懸念的緊張感感染并牽制,既希望他們遇到難題,也希望看到他們如何化解難題,在這樣緊張和消除緊張的過程中獲得快感。
影視藝術作為一種宣泄壓力的渠道,對于年輕人釋放生活的壓力來說是一個很好的選擇,觀眾或是把自己本我意識中的惡魔釋放,或是在沖擊力極強的畫面刺激下將自己的緊張和壓力釋放,從開始因懸念制造的緊張到最后緊張的緩解,是看劇的一種另類減壓方式。
(三)觀眾對解讀故事的心理期待:用想象參與情節(jié)
從符號學的角度來說,觀影的體驗過程是受眾對影視作品的讀解過程。羅蘭·巴特在《S/Z》一書中,把本文分為“可讀的文本”加“可寫的文本”,也就意味著受眾在觀看影視作品的過程中扮演了解讀者和創(chuàng)造者的雙重角色,觀眾在被動接受故事的同時會通過自己的理解去解讀故事情節(jié),在故事的發(fā)展過程中通過想象創(chuàng)造,使情節(jié)合理化。
但是,這樣的參與感對于觀眾來說還是遠遠不夠的,當初步推進的情節(jié)完全被觀眾按部就班地接受并產生自然而然的聯想時,影視作品不免落入“輕松閱讀”的范疇,而這是所有的刑偵劇的主創(chuàng)不愿意看到的狀況,也不能夠讓觀眾產生“燒腦”的快感。因此,在敘事中適當隱藏一些信息,加入合理的情節(jié)轉折,讓觀眾參與其中但不能猜透情節(jié)走向,從而更充分地調動觀眾的想象力,更能讓觀眾保持興趣和好奇,激發(fā)觀眾的觀看欲。
(四)強效的情境體驗:貼近生活 代入感強
影視藝術只有真實反映生活和人性,觀眾才能在審美感情上接受它。《白夜追兇》從主題上來看,首先是破案層面上的情境體驗。作為觀眾來說,影視劇中的視角不僅是觀眾作為第三者的視角,也是劇中人物的視角,觀眾會不自覺地將自己代入到角色中,在觀看的過程中能夠體驗到不同角色的心理過程。無論是罪犯還是警察,觀眾都能夠通過代入獲得情景體驗的快感。有的觀眾提到,在看了第一集外賣小哥殺人分尸的案件之后,再也不敢把外賣叫到家里。這顯然就是在觀看的過程中把自己帶入了劇情,把自己想象成了受害者,這也從側面反映出《白夜追兇》強效的情境體驗。
其次它在情感層面上也力求和觀眾產生共鳴,故事情節(jié)的推進使得人物的行為和情感的變化合理化,復雜的情感和立場使得人物之間的情感必須內斂壓抑。無論是兄弟兩人的兄弟情,還是關宏峰和亞楠之間的愛情,或是周舒桐和父親之間的親情,都因為誤會或無奈而不能完全表露出來,但是都在共同經歷了困境之后得到了升華。在感情線的構建上很有層次,牽動觀眾的情緒以達到與觀眾情感上的共鳴。
三、價值觀的嬗變:摒棄關注度經濟 立足內容創(chuàng)作
在眾多網友和制作方看來,《白夜追兇》之所以能夠如此火爆,除了人物設計巧妙,制作精良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故事主題上價值觀的嬗變。
(一)觀眾對優(yōu)質內容的呼喚
當今的網絡自制劇的市場已經不同以往的關注度經濟,單純?yōu)榱岁P注度和點擊量而嘩眾取寵的網劇已不被觀眾認可。此前,由于各個平臺自制劇的水平良莠不齊,廣電總局對于網劇的監(jiān)管標準也相對較低,國產網絡劇的質量一直為人詬病,除了通過制造話題博取關注或是大IP自帶熱度之外,自身的內容并不能成為有價值的關注點?,F如今內容才是獲得觀眾口碑的唯一途徑,網絡自制劇也在逐步從制播一體到直播分離轉變,傳統(tǒng)的媒體和影視公司看到網絡劇的更多可能性之后也會與視頻網站合作,不再局限于視頻網站自制自播,能夠更好地整合各種資源,打造更高質量的網絡自制劇。
《白夜追兇》很好地詮釋了內容的重要性,編劇指紋有職業(yè)律師背景,很多案件取材于生活,集中的偵破手段具有相當的專業(yè)度,保證了案件細節(jié)(下接第96頁)的精雕細琢。它沒有大IP的支撐,卻在開播一兩周就引起廣泛關注,在播出后贏得口碑,主要原因則是內容的成熟和精湛,這也體現了觀眾對于網劇優(yōu)秀內容的呼喚。
(二)對IP熱的反思
《白夜追兇》的成功觸發(fā)了觀眾對于IP熱的反思,對優(yōu)質內容回歸的期盼,這也是觀眾對于《白夜追兇》具有極大包容心的原因。回顧近兩年的電視劇市場,大有得大IP得天下的勢頭,就看火熱的犯罪刑偵劇就有很多的典型,比如《心理罪》、《他來了,請閉眼》、《法醫(yī)秦明》等等。大IP有粉絲基礎,意味著很高的資本轉化率,大大減少了制作方和播出平臺的風險,但同時也意味著觀眾會提前知道劇情走向,懸疑程度大打折扣。況且短時間內對IP的過度消費讓影視原創(chuàng)的精神匱乏,引來了不少反感?!栋滓棺穬础纷鳛橐徊繘]有IP加持的自制劇獲得觀眾認可,無疑給國內編劇打了一針強心劑,讓他們有信心寫出更好的劇本來,也讓觀眾對國產網絡自制劇市場更有信心。
(三)人物性格塑造貼近生活 展現主流價值觀
首先是人物設置方面,以往的網絡自制犯罪刑偵劇常常會把主角公式化、臉譜化,幾乎千篇一律是非常正直、非常智慧、掌控全局的存在,按照某種刻板形象去編造故事和塑造人物形象。好人就是絕對好的概念的化身,壞人就是絕對壞的概念的化身,不符合當今的主流價值觀。相比較來說,《白夜追兇》沒有神話主角,案件的偵破也是按部就班地進行,根據線索和證據破案,主角關宏峰也不是完美的,甚至也會在專業(yè)領域犯錯誤,比如畫錯罪犯的心理安全區(qū)。他的性格也是很復雜的,正如制片人袁玉梅說:“在復雜之中還是能夠看到光亮”。這樣的人物形象,有他的能力、取舍、擔當和社會責任心,這也是觀眾希望看到的。很多時候,觀眾對于完美無缺的主角設定有了審美疲勞,覺得這樣的形象不夠真實,他們更希望看到主角有血有肉,有正常人該有的感情,有缺陷,有軟肋,而不是一個十全十美、料事如神的神探。
四、結束語
《白夜追兇》作為一部成功的網絡自制劇,這種不強調大IP而著眼于內容本身的做法,是《白夜追兇》獲得觀眾口碑的關鍵因素,符合時代賦予它的價值觀。事實上,加強優(yōu)質內容供給,掌握網絡傳播規(guī)律,讓網絡成為傳播主旋律的發(fā)展力,是網絡自制劇成功的一條重要途徑,也是獲得觀眾認可的必由之路,值得各個視頻網站平臺借鑒。
參考文獻:
[1][德]H.R.姚斯,[美]R.C.霍拉勃著.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M].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
[2]宋佳玲,宋素麗著.影視藝術心理學[M].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0.
[3]呂昕.優(yōu)酷網自制劇的傳播及受眾戰(zhàn)略研究[J].新媒體研究.哈爾濱師范大學傳媒學院,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