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榮
杜甫小時候很調(diào)皮,在他的言集中有“憶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走復來。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干回”的名句,譯成今文即是:想當年已經(jīng)十五歲了,可行為還是小孩子一樣的頑皮啊,身體倒是健壯得像初生的小黃牛,去去來來,健步如飛。八月了,家門前的果樹梨子棗兒都熟了,孩子們活蹦亂跳,沿果樹攀上溜下,一天里,為了摘誘人的果子,能在果樹上往返一千回。
杜甫字子美,號少陵野老,其自幼聰慧好學,七歲能作詩,他出生在一個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學淵博,他的早期作品主要表現(xiàn)理想抱負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
杜甫一生成就了一千四百多首詩,在這幾乎浩瀚的詩章里,除了《登高》、《登岳陽樓》這樣的千古絕唱,還有一首更為出類拔萃的摩天響卷——《望岳》!
《望岳》詩是一首具有普通趨同性的心靈題材,杜甫用攀登泰山頂峰的詩語勵志,以登泰山極目眼前景色,一覽眾山小的豪邁氣概,來抒發(fā)他高瞻遠矚的強烈愿望。千年萬年以來,豪邁雄雅之風總是吸引著有志氣的俊杰男女去效仿,在今天,羨慕杜甫望岳詩志,而懷雄厚之心登泰山的也不少吧。
杜甫是讀書人,讀書人腹有詩書氣自華,有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元龍高飛意氣風發(fā)的雄心氣概。杜甫寫過一篇關于軍事策略的范文,是一首五律,叫《前出塞》,這首詩被古代參戰(zhàn)者當作用兵的準則。
在四川成都的時候,杜甫居住在浣花溪畔的草棚里,有一天他走出草棚去郊游,在鄉(xiāng)下路過黃四娘家,看到黃四娘的院子里春意盎然,野花繽紛,就寫了“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钡睦寺娋洹S泻笕嗽u議,這是杜甫一改往日愁怨,以最輕快流暢的筆調(diào)抒情的佳篇,小逕繁花似錦,枝頭蝶舞鶯歌,這樣美不勝收的早春景色,又怎能不讓人心情愉快呢!
在歷史上,杜甫都是以憂怨而聞名的,因其詩多飽蘸憂憤,而后人評論他苦大仇深,但杜甫怡然快樂的詩篇也很多啊,比如除了“千朵萬朵壓枝低”的歡樂詩意,還有隔墻呼老友飲酒的暢快心情,《客至》載,有一天,一位遠方的朋友來到草戶拜訪杜甫,杜甫高興地備了酒菜,吃酒時,杜甫想到隔壁的賢懿老翁,就隔著竹墻高聲地喊過去:“哎耶,老品范耶,我的好朋友來了,你也過來一起吃酒?。 ?/p>
你看,歡喜于好友來訪,又想到邀請另一好友來聚,還可以無所顧忌地大聲吆喝,這樣的雅興,難道他不是一個快樂的人嗎。而隔壁的老翁呢,也好酒,巴不得杜甫邀呼,但老者矜持,起初還有點客氣,盡管杜甫的呼聲足以傳至三街六巷,老翁還是裝著沒聽見,待杜甫又呼,呼第二句的時候,還沒喊完,老翁卻已乘著一身清爽舊袍,屁顛屁顛地跑到了門口,一邊進門,一邊忙不迭地拱手答:來了!來了!
杜甫是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深刻地反映唐朝由盛旺走向衰亡的社會情境,有強烈的時代色彩和政治傾向。他的詩激蕩勇奪,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和自我犧牲的崇高精神。
唐朝現(xiàn)實主義詩人很多,文章懷登頂望遠之心的宗師,應該就是杜甫,杜甫之《望岳》,其聲沉郁頓挫,其情昂揚奮進,杜甫是文壇志氣人的登高表率,文壇品第,膽可邀天。
(選自“小李學詩的新浪博客”)
【悅讀地圖】
一提起杜甫,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位滿面愁容“憂國憂民”的形象,這幾乎是一直以來對杜甫的思維定式,而歷史上的真正的杜甫又是什么樣呢?在《江畔獨步尋花》(其六)這一首別具情趣的寫景小詩中那活潑自在的神態(tài),給人一種輕松愉悅的感覺,那充滿了口語化色彩的語言使全幅明麗紛繁的畫面充滿了動感,也使得詩歌有著更明快、更流利的節(jié)奏。讀來令人感到親切,而詩人在春天所感受到的由衷的快樂躍然紙上。類似的作品還有《客至》,同樣是一首洋溢著濃郁生活氣息的紀事詩,表現(xiàn)詩人誠樸的性格和喜客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