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書面表達是語言輸出的高級形式,它不僅是語言學習的一個重要手段,也是人們生活中一種重要的交流方式。只有把學習與交流聯(lián)系起來,書面表達才能成為一種有意義的活動,才會達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語言學習的目的。
一、寫作前:培養(yǎng)語言的運用能力
依托教材,進行寫作的基本功訓練。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學習有意義的句子或篇章,使學生理解并運用恰當?shù)恼Z言形式描述人和物。描述具體事件和具體行為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描述時間、地點和方位;比較人、物體及事物等,讓學生真正地在實際運用中通過聽、說、讀、寫體會和領悟詞匯、句型、語法等。
基于課文實施教學,引導學生通過閱讀輸入語言,理清寫作的思路。在講授《Lets read》時,筆者曾這樣滲透寫作教學:引導學生觀察文章的時態(tài),很快有學生回答:“通過文中第一句話中的last weekend可以知道該段文字是用一般過去時描寫的?!苯又?,筆者讓學生找出具體時間,讓學生圈出“Saturday morning,In the evening,
Sunday morning,In the afternoon”等。之后,引導學生找出文中的動詞、詞組并畫出它們的過去式。接著,筆者讓學生為文章命名,全班同學異口同聲說道:“Wu Yifans Weekend?!敝螅P者與學生一起按時間順序復述了課文。最后,筆者讓學生以《My Weekend》為題進行了口頭訓練和書面表達。
二、寫作中:培養(yǎng)語感和學習興趣
立足不同學段,開發(fā)學生寫作潛能。低年級段的教學重點應是利用書中節(jié)奏明快的歌曲以及朗朗上口的歌謠,將語音和聽說教學融合在一起,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和學習興趣。三年級學段,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適量記憶一些簡單的單詞、句型。在有一定詞匯儲備后,到四年級段可以讓學生用單詞造句、仿寫句子、看圖寫話、編兒歌等;五、六年級的教材更突出了“話題”功能,每個教學單元(即Units)是按照話題內(nèi)容編寫的。教師可以緊緊圍繞這一主線,讓學生通過聽、說、讀、寫等技能練習,進一步提升寫作能力。
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感,應先讓學生養(yǎng)成背誦的習慣,并不斷內(nèi)化成寫作能力。教材中一些朗朗上口的Lets chant,Lets talk,Lets read,English songs,Stories,Good to know等,都是寫作的素材庫。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利用肢體語言、口型等幫助學生背誦。
一題多練,突破語法難點。在寫作教學實踐中,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寫作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不能正確使用語法,針對此種現(xiàn)象,筆者有意加強了“一題多練”。如前面提到的作文《My Weekend》,就可以讓學生分別用一般現(xiàn)在時、一般將來時、一般過去時去描寫。
三、寫作后:鼓勵學生勤練多寫
在教學中,如果時間允許的話,教師可以讓學生當堂起草、修改并相互交換或展示所寫的習作。課堂上,教師也可以利用班里的投影儀將一些學生的文章在屏幕上進行展示,教師手拿紅筆邊批改邊講解;課下,教師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為學生面批。在作文的批改中,教師要盡量做到精批,并及時將情況反饋給學生,鼓勵他們勤練多寫,有計劃、有步驟地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責 編 行 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