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眾所周知,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它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領會文章的主旨等。然而,課內的閱讀量畢竟是有限的。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還需要加強課外閱讀,這樣,才能提升學生的閱讀量,從而進一步拓寬學生視野。本文圍繞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利用課外閱讀來提高閱讀能力,旨在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外閱讀;自主;教學;能力
現代教育教學理論認為,語文閱讀是學生拓展知識的基本途徑,課外閱讀也是學生進行獨立閱讀的基礎。閱讀是語文教學中最必不可少而又普遍的學習形式,是課堂閱讀的深入拓展。在教學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時,老師要時刻培養(yǎng)學生的內部動力,創(chuàng)設課外閱讀環(huán)境。與此同時,把學生作為主體,結合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性格特點,選擇適合學生的課外書,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一、 教師示范閱讀,以故事引發(fā)閱讀興趣
著名文學家莫言獲得了諾貝爾獎,他在名著《用耳朵閱讀》這本書中提到了他的幼兒生活時,他最遺憾的是在幼兒時期沒有機會去讀到很多書,而經常在放牛時偷溜出去聽鄰家說書先生的評書和故事。莫言把這些童年經歷稱為“用耳朵閱讀”,而這些故事也是他熱愛文學的起源。由此可見,學生只有對閱讀感興趣才可以提高文學水平?,F階段,小學生的好奇心都很強,也處于持續(xù)增長的階段,對新鮮事物都感到好奇。所以,老師講的每一個故事都是誘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因素。例如,著名的網絡文學作家“南派三叔”所說的,幾乎每一個作家都會有一個會講故事的外婆。因此,在幼兒階段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是至關重要的。在教學中,學生用耳朵閱讀還是傳統(tǒng)方式的閱讀,老師作為教育工作者必須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熱愛閱讀,喜愛文學。例如,在教學語文古詩和課文時,《金蟬脫殼》《鄭成功》等,老師先讓學生進行簡單的泛讀,把學生帶進故事里的情境中,讓他們身臨其境地融入課堂,感受到閱讀的樂趣,老師是基礎語文的教育者,必須運用這種天性,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二、 準確制定目標,調動學生閱讀積極性
心理學研究認為,小學生由于心理和生理還未發(fā)育成熟,所以在思維的很多方面會受到限制。這種情況的出現往往會給學生帶來閱讀上的困難。所以,老師必須給學生制定明確的目標,讓學生根據目標閱讀,才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內容。例如,老師在教學有關故事類型的文章《龜兔賽跑》的時,老師可以先讓學生迅速閱讀文章,隨后提出疑問:“烏龜明明跑得很慢,為什么卻是最后的贏家呢?”老師提出了問題后,可以把學生分成小組,進行討論,之后讓每個學生派出代表去表達每個小組的意見。最后,老師把每個組的答案進行總結,并幫助學生深入地理解文章。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學生不同的思維活動會有摩擦,都有著不同的意見,當最后小組的意見達到統(tǒng)一后,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能力,還可以養(yǎng)成善于聽取別人意見的好習慣,對學生的成長有些積極的影響。除此之外,通過分組討論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學生閱讀水平,充分調動學生的活動參與積極性,確保語文閱讀教學目標的實現。
三、 定期推薦圖書,進行必要的閱讀指導
有人這樣說過:“只有自己心中懷有愛,才可以將愛傳達到別人心中。”所以,老師不能只關注書本內容,更要加深對書本內容的了解。老師應當特別注意的是,不能夠死板的推薦,而要結合書本的內容,注重推薦方式的機動性。根據內容可以做以下幾點:1.把各種書刊,文章推薦的內容簡單地介紹。例如,在給學生講解課外閱讀時,給學生講解《西游記》和《紅樓夢》的故事大概。2.老師要將自己推薦和學生推薦的內容相結合,統(tǒng)一推薦與分散推薦結合。3.老師在進行推薦時,必須應用相應的技巧和指導。在小學生的心里,老師都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都會想知道老師在他們這個年齡時是怎樣學習的。學生們結合這個特點,老師可以抓住時機給學生講講他們幼時的學習經歷,給學生建立一個榜樣。國外的許多閱讀研究機構都曾結合學生這個心理特點進行教學實驗:只要一有時間就在教室里,把自己喜歡讀的書推薦給學生,給學生帶來很多積極的影響。采取這種方法教學,讓學生從圖書館里找到這些書,都有滋有味地讀起來。
四、 定期舉辦活動,抓好課外閱讀的落實
開展課外閱讀應該充分發(fā)揮學校的作用。為了更好地增強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學??梢远ㄆ跍蕚涓鞣N有意義的活動,例如:讀書總結會,讀書比賽,作者交流會,好書交流,讀書閱覽節(jié)等,都可以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除此之外,小學生們都有很強的求勝心,學??梢詣?chuàng)辦讀書比賽,每周都公開表揚讀書冊數排名高的學生。在班里,老師可以創(chuàng)辦讀書一角,讓學生把自己喜歡的書拿出來互相交流,相互借閱,可以增加學生的讀書量。在班級墻面上,把每個學生的讀后感都貼上去,每周評選需語言精美的讀后感給予獎勵。通過這種方法,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開發(fā)學生智力,提高學生閱讀興趣,以此提高學生素質。結束語要提高學生閱讀興趣,促進學生的發(fā)展,也是發(fā)展語文的基本教學基礎。教學中,老師要幫助學生感受文學本身具有的魅力,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促進學生身心良好健康的發(fā)展。老師作為教育工作者必須努力實踐,不斷創(chuàng)新才可以使學生對閱讀感興趣,讓語文課堂充滿生機。
綜上所述,小學時期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和閱讀熱情的關鍵,老師作為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必須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作用,不斷探索教學閱讀的指導方法,才能更好地在課本中學到哲理性知識。在解釋學的基礎上,老師必須鼓勵學生積極個性地閱讀,以學生本身的基礎進行教學,不斷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
參考文獻:
[1]包開忠.淺議農村小學語文體驗式閱讀教學方法初探[J].讀寫算,2016(54).
[2]譚必理.循序漸進,構建小學語文有效閱讀課堂[J].語文天地,2016(12).
[3]徐春蘭.讓體驗式教學唱響小學語文課堂[J].小學教學參考,2017(10).
[4]張興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J].語文天地,2017(05).
作者簡介:
蔡艷,江蘇省宿遷市,宿遷市宿城區(qū)羅圩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