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欣蕓
摘要:霍克海默是法蘭克福學派的開創(chuàng)者,他的工具理性批判理論在整個法蘭克福學派中產(chǎn)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他的《啟蒙辯證法》是西方馬克思主義中法蘭克福學派進行工具理性批判的重要依據(jù),在西方馬克思主義發(fā)展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艨撕D辛斯ぞ呃硇裕诖嘶A上,他也對文化工業(yè)的缺陷進行了批判,并且把批判矛頭直接指向了科學技術。他認為工具理性會使人思維程式化,人類想象力喪失,事物標準化,以至于導致極權主義的產(chǎn)生以及人與自然關系的不和諧。
關鍵詞:啟蒙辯證法 工具理性批判 霍克海默
中圖分類號:B5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14-0198-02
馬克斯·霍克海默(M.Max Horkheimer) ,1895年出生于德國,是法蘭克福學派的開創(chuàng)者、著名的哲學家。他的代表作《啟蒙辯證法》對工具理性批判的研究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他對當時的社會現(xiàn)狀十分不滿,并深刻地批判了當時的社會,他的理論也影響到了今天。
一、霍克海默對理性的劃分
霍克海默認為,啟蒙首先運用理性,擺脫了神話,人類自身得到了解放。進而,霍克海默把理性分為兩類,一類是為自身解放及人類事業(yè)服務的理性,另一類是工具理性,它是一種計算工具,以利己主義為目的?;艨撕D凇豆ぞ呃硇耘小芬粫?,把理性分為了“主觀理性”和“客觀理性”。主觀理性即工具理性,它只關事情所達到的目的及其在過程中所運用的手段,對于目的自身的合理性卻極少關心。它遵從理性的批判原則,但不是運用理性進行批判和反思。客觀理性,即批判理性,是主體對于現(xiàn)實社會進行批判的能力,并且把最高的目標設定為人的自由和解放,關心至善及如何實現(xiàn)至善的價值目標。主觀理性成為啟蒙理性運行的重心,并逐步代替了全部理性。
霍克海默認為,人們平時所理解的理性是主觀理性。主觀理性強調(diào)的是物體的實用性,認為理性的東西是用來滿足人的需求的。人為了自身的目的不斷地去尋找各種工具來滿足和實現(xiàn)自身目的。理性行為是人根據(jù)自身需要來選擇各種手段以達到自己目的的行為。當人不再關注自身目的,轉而關注達到目的而使用的手段時,理性就工具化了,成為工具理性。目的的重要性被達到目的手段所取代。因此,工具理性的核心就是手段成為人們追求的一切??陀^理性是對最高的善的追求,把人類至善狀況的價值目標放在極其重要的位置上,是大多數(shù)哲學家追求和提倡的觀點。我們不能憑借個人目的和需要去評價它是否有價值,而是必須根據(jù)客觀理性來判斷。在資本主義的發(fā)展過程中,理性的客觀內(nèi)容逐漸被工具理性取代,工具理性成為人們判斷的標準。
英國的工業(yè)革命、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就是由于受到了工具理性的影響??茖W技術作用于自然,勞動生產(chǎn)率提高,科技不斷進步和發(fā)展,與此同時,人們運用工具理性擺脫了束縛,獲得了人類的解放。然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工具理性越來越注重實際效用,使得價值理性日益衰落,于是人的精神和本性發(fā)生了分離,人類的思想喪失了批判的作用,人變成了科技的仆人。造成異化的原因,即資本主義威脅理性,使之變成制造一切的工具。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導致人類思維方式和行動方式的異化。因此,在現(xiàn)代社會中,一切都在計算的作用之下,產(chǎn)生了唯科技主義的工具理性。
二、工具理性造成的危害
(一)使思維程式化
人們?yōu)榱斯I(yè)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很多先進的設備,生產(chǎn)能力逐漸提高的同時,人類為了能勝任工作,對自己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然而為實現(xiàn)這種要求,人類越來越雷同于機器,像機器一樣工作,成為機器的奴隸。工具理性把一切變成了數(shù)字,人類的思維開始像程序一樣具有固定的思考標準,以前具有批判眼光的人,現(xiàn)在看待一切現(xiàn)象都覺得是合理的。人的本性在工具式的物化過程中越來越墮落,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演變成物與物的關系,對利益的追求和計算也漸漸取代了人類情感的積淀。
技術的統(tǒng)治已經(jīng)滲透到社會的各個角落。霍克海默認為,科技成為一種新的意識形態(tài)的方式產(chǎn)生,“在這陰冷的光線背后,新的野蠻種子正在生根結果?!边@里所講的“新的野蠻種子”將會導致人的思維因為重視科技的效用性,而輕視對人自我的追求,同時,也使人變成機器的一部分,丟失了自我意識和自由。因此,技術的高度復制的后果,就是使人類理性變成純工具化,工具理性支配著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要求世界一切事物是可被精確計算的,這就導致了數(shù)學程序成為思維的程序,人忘記了理性自身的超越性和批判性,思維越來越程式化,人類本身也越來越趨向于符號化。思維的客觀化成為工具的化身,以至于以后,機器能徹底替代人的思維。人的理想不再是實現(xiàn)真理、發(fā)揮個人潛能和實現(xiàn)自由,而是如何與機械化協(xié)調(diào)一致。“思維把自身客體化為一種不由自主的自我推動過程,客觀化成一種機器的化身,這種機器是在這個過程中形成的,以便最后思維能夠被這種機器徹底替代?!比祟惖墓ぷ鞑皇抢脵C器,而是補充機器的不足。由此可見,機器正在利用人類。
人類的創(chuàng)造力在享受商品的過程中被壓制了。當今,人們的想象力漸漸萎縮,市場中一切商品都抑制著消費者的創(chuàng)造能力。其中,書中提到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有聲電影,它雖然能使觀眾快速理解它想表達的思想,但是它們所表現(xiàn)出來的許多具體細節(jié),制約了觀眾的思維,抑制了觀眾的想象力。工具理性把娛樂變成謊言,帶來的不是真正的快樂,而是一種盲目的心滿意足。
工具理性使人類喪失了自我意識,“因為在今天,文化給一切事物都貼上了同樣的標簽”。意識形態(tài)被事先安排好,“不管是在權威國家,還是在其他地方,裝潢精美的工業(yè)管理建筑和展覽中心到處都是一模一樣的”。
這不由讓我們聯(lián)想到了卓別林的電影《摩登時代》,工人在流水線上像一臺機器一樣工作,勞動的過程使工人們養(yǎng)成了像機器一樣的機械反應。人在勞動中忘卻了自身,心中只有勞動,只有財富的不斷增加。勞動喪失了人的自主性和自我意識。然而,霍克海默認為,“讓勞動者軟弱無力不只是統(tǒng)治者們的策略,而且也是工業(yè)社會合乎邏輯的結果。因為工業(yè)社會竭力想擺脫本來的命運,最后卻還是落入了這一本來的命運?!比祟惐仨毘蔀橐粋€沒有靈魂的人。有思想有肉體的人,要像機器一樣去思考和工作。統(tǒng)治者不強求每個人都依照他的思維模式去工作,人們可以自由地思考,但是,如果人們這樣做了,那么這樣做的人將會成為異類而被世界所排斥。
充裕的物質(zhì)生活,充滿了對人的操縱和控制,壓迫著人們,以至于使人成為技術的機器、商品的奴隸。人像機器一樣去思考、去工作,顛倒了人和機器的關系。人類從感性與理性的復合體、心靈與身體的統(tǒng)一體,變成沒有判斷能力和思維能力、只知道一味順從的奴隸。異化了的理性使精神壓抑住了,這類似于馬爾庫塞所說的“單向度性的人”。工具理性把有關技術和經(jīng)濟的東西放在首位,把一切創(chuàng)造、意識的存在驅逐得無影無蹤。精神世界的分離,使人的本體意識、批判意識、道德意識等等也隨之逐漸消解。這類似于??轮毖缘摹叭酥馈保谒磥?,人類作為意識和認知的主體,正在走向死亡。
(二)導致極權主義的產(chǎn)生
工具理性的產(chǎn)生務必會導致極權主義的產(chǎn)生。統(tǒng)治者對于壟斷和統(tǒng)治不再有意回避,暴力的剝削制度變得越來越公開化,統(tǒng)治者的權利也越來越膨脹。統(tǒng)治者對人的壓制導致了人類的反叛。但人類自身并不知道,人類認為,這種壓抑給他們帶來了幸福。正如書里所說,“有一種情況堪稱無可救藥,這就是:最真誠的改革家用支離破碎的語言主張革新,而連他們都接受了精致的范疇機器以及背后的糟糕哲學,從而強化了現(xiàn)存制度的力量,而這種力量正是他們想要打破的?!倍祟愡@樣的認識導致了統(tǒng)治者對人們的控制越來越多。世界上,除了統(tǒng)治者本人外,任何人的權利都失去了保障。統(tǒng)治者將自己假扮成為救世主,將自己描繪成為人類美好事物的化身。然而,他們卻堅持著“謊言就是真理”“自由就是奴役”的統(tǒng)治真諦。
《啟蒙辯證法》在奧德修斯的故事中也提到,奧德修斯以“無人”來否定自身而拯救了自己的生命。奧德修斯對眾神欺騙,并且把欺詐和犧牲當作欺騙手段,獲得了自己的統(tǒng)治意識。霍克海默以奧德修斯狡詐的形象來比喻資本家,認為他們對人類的欺騙已被神圣化了。人們聽信于他們,坦然接受了社會的不公平。工具理性集權力于一身,并不斷擴大和推廣功利主義和實用主義,使人類喪失了獨立決定和判斷的能力,人類生活越來越依賴科技。人類也因此以傷害自己追求幸福和自由的能力換取生存的基本功能。
納粹主義利用工具理性的野蠻殖民性,把它從概念變成了現(xiàn)實,異化為極權主義。“在強制統(tǒng)治下,人類勞動已經(jīng)擺脫了神話;然而,也正是在這種強制統(tǒng)治下,人類勞動卻又總是不斷落入神話的魔力之中?!?“人民在期待,這個毫無結果的世界,將被一種總體性置于水深火熱之中,人們已經(jīng)成為這種總體性,并且在這種總體性面前他們已顯得無能為力?!彼蛉藗冊S諾,跟隨他們的結果是幸福的。人們相信了他們的謊言,成為極權統(tǒng)治的社會基礎。
(三)造成人與自然關系的破裂
人們用科學技術彌補了人類器官的不足,或者說科技是科學理論和技術生產(chǎn)的中介??梢哉f,科技應當被看作人類生活所使用的一種手段,而不是人們所最求的目的。但是,《啟蒙辯證法》中提到,在科技迅猛發(fā)展的過程中,工具理性完全取代了理性啟蒙,人類對自然的操控的程度也隨之增加,科學技術不再僅僅是一種中性的選擇工具,或者是用來為人類造福的工具,科學技術已成為一種統(tǒng)治自然和人的工具。
因此,霍克海默認為,自然把啟蒙的異化過程完全呈現(xiàn)了出來。工具理性在改變?nèi)祟惖幕顒臃绞降耐瑫r,也改變了人類與自然的相處方式。這是人們不曾預料到的——人與自然的對立?!皬膴W林匹亞宗教、文藝復興、宗教改革,一直到資產(chǎn)階級無神論這些西方文明的轉折關頭……對內(nèi)在自然和外部自然的征服就會成為人類生活的絕對目的?!?/p>
由此可見,人類在選擇臣服于自然還是征服自然的時候,選擇了征服。從古至今,人類對自然的征服一直沒有停止,在征服自然的過程中,人類欲望和權利的膨脹,極大破壞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狀態(tài),造成了各種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污染和資源的浪費。
參考文獻:
[1霍克海默,阿多爾諾.啟蒙辯證法[M].渠敬東,曹衛(wèi)東譯.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6.
[2]霍克海默.工具理性批判[M].柏林:費舍出版社,1967.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