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秋 梁春苗
摘要:通過對廣州市某大廈場地的巖土工程勘察,對場地地基的穩(wěn)定性及適宜性進行了評價,提出了地基基礎選型的建議和有關的巖土參數。
關鍵詞:巖土工程勘察;建設適宜性;地基變形;樁基支護設計參數
1.工程概況
本工程位于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qū)琶洲街,用地東鄰華南快速、南至雙塔路、西鄰寶鋼大廈(寶鏡廣場)、北至閱江路,區(qū)域交通條件便利。本項目建設用地面積9958m2,擬建一棟超高層建筑,設4層地下室,擬建工程±0.00為廣州城建高程8.80m,地下室底板高程為本高程系-14.20m。
2.場地工程地質條件
2.1地形地貌
擬建場地屬珠江三角洲沖積平原地貌,現場地地面主要為砼地面,局部堆有廢土及砼、磚塊,地面平坦,地勢開闊,勘察期間實測地表高程9.82m~10.80m,實測地表高差約0.98m。
2.2.4基巖
根據區(qū)域地質資料,擬建場地內的基巖為新近系中新統泥質粉砂巖,根據其礦物成分的風化程度,本場地內的基巖分為強風化泥質粉砂巖、中風化泥質粉砂巖和微風化泥質粉砂巖。
強風化泥質粉砂巖(地層編號:④2;地質時代:N1;紅褐色,巖石風化強烈,呈半巖半土狀、碎石顆粒狀,原巖結構清晰,巖質極軟,手可折斷,遇水易軟化、崩解。巖體基本質量等級為Ⅴ級。揭露層厚0.90m~3.90m,平均2.34m。
中風化泥質粉砂巖(地層編號:④3;地質時代:N1);紅褐色,粉砂質結構,層狀構造,泥質膠結,節(jié)理裂隙較發(fā)育,巖芯較破碎呈柱狀、塊狀,巖質軟,成分主要為粉砂,含少量粘土礦物及膠結物,敲擊聲啞易斷。本層于場地內分布廣泛,有35個鉆孔揭露到該層,揭露層厚1.70m~8.80m。
本層巖石屬極軟巖,巖體屬較破碎巖體,綜合評價中風化泥質粉砂巖的巖體基本質量等級為V級。
微風化泥質粉砂巖(地層編號:④4;地質時代:N1);紅褐色,粉砂質結構,層狀構造,泥質膠結,巖芯較完整呈柱狀~長柱狀,節(jié)長5cm~110cm,巖質較軟,成分主要為粉砂,含少量粘土礦物及膠結物,敲擊聲啞,裂面新鮮、平整,RQD=73%~95%。揭露層厚3.60m~19.90m,平均12.18m。
本層由于不均勻風化存在一夾層,為強風化泥質粉砂巖:紅褐色,巖石風化強烈,巖芯呈碎石顆粒狀,巖質極軟,手可折斷。
2.3水文地質條件
據鉆探揭露,本場地地下水類型有:①上層滯水;②第四系孔隙潛水;③基巖裂隙水。據場地環(huán)境地質條件,本區(qū)環(huán)境類型為Ⅱ類,勘察期間對擬建場地內的地下水水位進.行了觀測,實測穩(wěn)定地下水水位埋深1.30m~2.90m,實測穩(wěn)定地下水水位高程6.92m~9.46m地下水位隨季節(jié)性變化,枯水期,地下水位較低;豐水期,地下水位較高。水位變化幅度為1.00m~2.00m。
從目前設計的四層地下室來看,其基礎部分處于地下水位以下,地下水的存在將對基坑及地基基礎工程有一定的不利影響。
本次抽水試驗勘察數據表明,場區(qū)內巖石完整性好,但不排除場地內存在基巖裂隙密集帶或小斷裂帶,通過其溝通場地附近溝渠或其他地表水體時,基坑涌水量將會增大。
2.4場地巖土工程分析與評價
2.4.1場地穩(wěn)定性和適宜性分析
根據現有區(qū)域地質資料,擬建場地及附近在全新統中無活動斷裂分布,地質環(huán)境基本穩(wěn)定;經鉆探查明場地土層無明顯不良的工程性質;地貌簡單,地形開闊平坦,地基土綜合類型為中軟土,地面無滑坡、斷裂、坍塌等不良地質作用;地基穩(wěn)定性較好。故擬建場地穩(wěn)定性較好,適宜本工程建設。
2.4.2地震效應分析評價
根據1:100萬《廣東省地質構造圖》資料,場區(qū)地質構造發(fā)育較弱,沒有發(fā)現區(qū)域性斷裂通過,鉆探過程中亦未揭露有斷裂構造跡象。依據《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10)附錄A有關規(guī)定,本區(qū)的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10g,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特征周期為0.35s。水平地震影響系數最大值多遇地震取0.08,罕遇地震取0.50。
該場地地貌類型簡單,地形較平坦,區(qū)域地質資料顯示該建筑區(qū)屬構造相對穩(wěn)定區(qū)。
從本次鉆孔揭露巖芯來看,場地地基土土層種類較少,場地內第四系土層平面上分布較均勻,層位較穩(wěn)定。本場地勘察揭露有人工填土層、淤泥質土層及飽和液化砂土層,且分布廣泛,微風化巖層中局部存在不均勻風化形成的強風化巖軟弱夾層,因此,本場地穩(wěn)定性較差,人工填土、淤泥質土及飽和液化砂土在基坑開挖時已挖除,須對軟弱夾層進行處理,場地基本適宜本工程建設。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10)第4.1.1條,本場地處于對建筑抗震不利地段。
3.地基基礎方案論證
本項目擬建一棟超高層建筑:①超高層辦公樓(塔樓)41層,建筑高度188.40m;②商業(yè)及辦公樓(裙樓)8層,高度40m。設4層地下室,基坑底板高程為-14.20m。根據本次勘察結果,基坑底部主要由中~微風化泥質粉砂巖組成,局部下伏強風化巖軟弱夾層(QKK10、QKK12及QYK9鉆遇),基于擬建建筑物的特點,基礎形式可采用如下:
①超高層辦公樓(塔樓):根據本次勘察情況,基底地層主要為中~微風化泥質粉砂巖,因此主要以中~微風化泥質粉砂巖④3、④4為基礎持力層,應注意驗算地基持力層的地基承載力、強度和變形。
②商業(yè)及辦公樓(裙樓):根據本次勘察情況,基底地層主要為中~微風化巖,局部微風化巖層中揭露有強風化夾層,因此主要以中~微風化泥質粉砂巖④3、④4為基礎持力層,局部微風化巖層中揭露有強風化夾層,應注意驗算地基持力層的地基承載力、強度和變形。
若地基持力層的地基承載力、強度和變形不滿足設計要求,建議采用樁基礎。
4.結束語
本項目基礎形式建議合理,建議措施得當,現場地樁基施工已基本完畢,在施工過程中未出現與勘察資料不符之處,工程完成質量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