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
摘 要:對于大多數(shù)需要檢索的發(fā)明專利申請,審查過程中的主要步驟——檢索往往需要依賴對發(fā)明構思的理解,深入理解發(fā)明構思,明確發(fā)明構思相關的關鍵技術特征,才能明確檢索的方向,并更有效的拓展檢索思路,從而實現(xiàn)高效檢索,高效審查。
關鍵詞:發(fā)明構思;檢索
1引言
在專利審查過程中,理解發(fā)明是第一步。而要充分理解案情,對發(fā)明構思的把握是重點,針對發(fā)明構思所涉及的關鍵技術特征,在準確把握的基礎上,進行思考和拓展,對于進一步的檢索意義重大。后文中結合檢索實例,對此進行闡述。
2案例分析
案例涉及一種用于車輛備胎的固定裝置,用于汽車上備胎的固定,發(fā)明構思已經在獨立權利要求中有了較為清楚的限定,獨立權利要求限定如下:
一種用于車輛備胎的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器,所述升降器包括可升降的托盤,所述備胎適于固定在所述托盤上;鎖扣,所述鎖扣設在所述托盤上;安裝殼,所述安裝殼適于固定在所述車輛的車架上,所述安裝殼位于所述托盤的上方;棘輪,所述棘輪繞所述棘輪的旋轉軸線可轉動地設在所述安裝殼上,所述棘輪上形成有適于與所述鎖扣適配的棘輪鉤;棘爪,所述棘爪繞所述棘爪的旋轉軸線可轉動地設在所述安裝殼上,所述棘爪與所述棘輪適配且所述棘輪相對于所述棘爪在鎖止位置與解鎖位置之間可轉動,其中在所述棘輪位于所述鎖止位置時所述鎖扣配合在所述棘輪鉤上且由所述棘輪鉤限制所述鎖扣升降,在所述棘輪位于所述解鎖位置時所述鎖扣與所述棘輪鉤脫離配合;以及驅動組件,所述驅動組件用于驅動所述棘爪轉動以使位于所述鎖止位置的所述棘輪從所述鎖止位置向所述解鎖位置轉動。
初步理解案情發(fā)現(xiàn):備胎升降器、固定備胎的托盤等屬于本領域較常規(guī)的設計,而體現(xiàn)發(fā)明構思的部分,即涉及關鍵技術特征的部分為鎖定備胎的托盤的鎖定結構,而實現(xiàn)鎖定的具體結構為棘輪和棘爪的配合,在初步理解的基礎上,結合本申請給出的分類號B62D43/04(含義為:備用車輪的存放、固定或安裝布置;車身外部的;附裝在車身下面的)、結合棘輪、棘爪,和棘輪棘爪的英文翻譯和截詞符,用“rachet+、detent+、pawl+、pallet+”表達關鍵詞進行試探檢索,然而經試探檢索獲得的對比文獻量較少,且不相關??紤]到分類號較準確,雖然分類號下文獻量不多,但不應該完全檢索不到相關的文獻,
反觀檢索過程,中、外文庫都是加上棘輪、棘爪的關鍵詞限定后,結果很少或沒有,而且檢索出的都是噪音,而沒有有效文獻。因此關鍵詞的表達需要擴展;但是棘輪、棘爪在機械領域屬于特定的術語,表達方法較為單一,擴展思路受限。此時回過頭來,進一步理解申請文件,結合申請文件,深入理解這兩個術語的含義。發(fā)現(xiàn)本申請中“棘輪”“棘爪”,其中3為棘輪,4為棘爪。
進一步理解發(fā)現(xiàn),涉及關鍵技術特征——鎖定結構的組成部分表達為“棘輪”“棘爪”并不準確,不屬于本領域的常規(guī)表達方式,而更準確、常規(guī)的表達應該為鉤、爪、配合,鎖舌等。結合上述思路,調整后的檢索如下:
1 CNABS 21 B62D43/04/low/ic and 鎖 and (爪 or 鉤 or 舌)
1CNTXT 66 B62D43/04/low/ic and 鎖 and (爪 or 鉤 or 舌)
1 VEN364 B62D43/04/low/ic and lock+
2VEN 82 1 and (hook+ or clasp+ or pawl+ or claw+)
3VEN 29 B62D43/04/low/ic and lock+ and catch+√
經過上述調整后,中文庫初步檢索可以獲得相關的現(xiàn)有技術文獻,但是不足以作為對比文件評述申請的新創(chuàng)性。轉到外文庫檢索過程中,考慮外文的表達習慣,hook多表示吊鉤,鐵鉤,例如魚鉤等,clasp多表示掛鉤,例如窗簾鉤等,這兩種表達都更傾向于線狀、細桿狀物體繞成的鉤形,少用于表示鎖中呈現(xiàn)鉤狀的鎖舌;而pawl和claw表示“爪”,且后者往往表示動物的爪。而本申請中的鎖舌為呈板狀的鉤、爪,用于相互配合、結合,經查找,這種結構在英文中常見表達是常用作動詞的“catch”(表示抓取,有結合的意思,也可作為名詞,表示鉤),進一步檢索后在VEN中的檢索式6中獲得對比文件us4317533/pn,發(fā)明構思相同,公開了獨權和部分從權的大部分技術特征,可以作為本申請大部分權利要求的X文件。
本案件的審查、檢索過程,開始檢索操之過急,雖大概剖析了發(fā)明構思,但并未準確的理解限定發(fā)明構思的關鍵技術特征,盲目按照申請文件中的對于技術特征的表達機械擴展關鍵詞,但是由于本申請的撰寫過程中采用的技術術語不夠準確,導致檢索前期遇到瓶頸。之后再經過深入理解“棘輪”“棘爪”兩個關鍵技術特征,發(fā)現(xiàn)了本申請中對上述關鍵技術特征的表達與本領域一般表達有所偏差,基于這種理解和思考,后來的檢索選用本領域的一般表達方式進行關鍵詞擴展和檢索,從而更有針對性的獲得了對比文件。
3小結
結合以上案例的檢索過程,對與發(fā)明構思相關的關鍵技術手段的理解和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分析不到位,會直接導致檢索思路的較大偏差。本案因為本申請撰寫上的不準確,導致這種影響更為突出。然而即使申請文件中對于關鍵技術特征的表達比較準確,能夠給檢索過程提供幫助,但也不可能十分全面。對于結構上的表達尚且如此,其他功能、效果上的表達更加難以僅僅通過申請文件的文字記載獲知,而只有在充分理解發(fā)明構思的基礎上,結合領域特點,從各個方面進行擴展,才更能做到更加全面,從而更好的服務檢索。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審查指南2010[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