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嵐 賴為民
摘要 本文通過狼剝制標本的制作,將現代模型技術和鞣制技術應用于標本制作,使完成后的標本形態(tài)逼真,充分體現了新技術應用后,動物標本的真實感 、精確度和形象的完美度,為教學和科研工作提供了基本保障。
關鍵詞 動物標本制作;新技術;模型;狼
中圖分類號 Q95-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4-0278-02
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of new materials and new technology in the fabrication of animal specimens had been explored by the method of taxidermy in the wolf specimen fabrication,which received very good effect in the authenticity,accuracy and perfection of image of animal specimens,and also provided basic guarantee for teaching and research work.
Key words fabrication of animal specimen;new technology;model;wolf
在動物剝制標本制作中,動物模型的制作技術和動物皮毛的鞣制技術已經在國外普遍使用,國內卻少有使用?,F代模型技術和現代鞣制技術的綜合性技術,克服了在動物標本制作過程中傳統(tǒng)工藝和材料存在的弱點,解決了傳統(tǒng)工藝和材料難于解決的問題,使標本具有結實、體輕、環(huán)保和真實感強等優(yōu)點,充分體現了新技術應用后動物標本的真實感、精確度和形象的完美度,也為教學和科研工作提供了基本保證[1-2]。筆者通過對狼的剝制標本制作,將現代模型技術和鞣制技術應用于標本制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現將制作的過程和經驗進行總結,以期制作更好、更加逼真的動物標本。
1 設備和材料準備
1.1 主要設備和工具
拋光機、小型電鉆、小型噴槍、冰箱、鋼夾、手術刀、鑷子、縫合針、大頭針、雕塑刀等。
1.2 主要材料
試劑有聚胺脂發(fā)泡劑、玻璃鋼樹脂、硅膠、甲基丙烯酸甲脂樹脂、原子灰、黑色油漆、鹽、檸檬酸、 氯化鋁、硫酸銨等。狼皮來源于內蒙古具有合法飼養(yǎng)野生動物的某養(yǎng)殖場,按照傳統(tǒng)剝制方法從腹中線剝制,并用鹽涂抹保存。
2 皮的剝制
由于使用模型進行填充,因而剝制方法與傳統(tǒng)方法不同,特別是在剝制鼻子、耳朵和嘴唇時,與傳統(tǒng)方法存在一定差異。鼻子要剝制到鼻尖,將鼻尖上的結締組織去掉,并留下鼻孔內膜,在套入模后以便塞入模型鼻孔內。耳朵一定要仔細剝,將軟骨小塊小塊地取出,否則容易將皮剝壞。注意除去嘴唇上的結締組織,并留下唇皮,在套入模型后以便塞入模型內[3-4]。
3 皮的鞣制
3.1 鹽化
將剝制好的狼皮平鋪在工作臺上,用鹽均勻地涂抹皮張內側,不要遺漏。涂抹好的皮張由四周向里折疊,使皮張內側均不暴露在空氣中,裝入塑料袋,然后放如冰箱冷藏室過夜[5]。
3.2 腌制
腌制溶液的成分是水、鹽、檸檬酸,比例為水4 L、檸檬酸86 g、鹽454 g,再加入適量的防腐劑。腌制溶液的量可根據皮張的大小確定,以稍多于完全浸沒皮張為宜。用木棍攪拌使其充分溶解,調制pH值為2.0左右。用自來水沖洗鹽化皮張,去除皮張上殘留的鹽分。然后將皮張放入配好的腌制溶液中,用不溶于酸的重物(如石頭)壓住皮張,使其完全浸沒在溶液中。在腌制過程中,每隔一定的時間(3~5 h)需要對溶液進行攪拌,并翻動皮張幾次,腌制時溶液溫度在24 ℃左右最佳。腌制24 h后,用刮皮刀將皮上的脂肪和部分結締組織剔除。重復腌制的操作再進行1次。
3.3 鞣制
鞣制有2種方法,一是直接購買國外生產的鞣皮劑,使用方法簡單。將腌制好的狼皮用清水清洗干凈后,晾干,然后將狼皮平鋪在工作臺上,用干毛巾擦去較濕的部分(圖1)。將鞣皮劑涂抹到皮的每一處,然后裝入塑料袋置于冰箱冷藏室過夜,取出后再涂抹鞣皮油即可。二是鞣制的過程和腌制過程基本相似,只是所用溶液成分不同。鞣制溶液的成分為水、氯化鋁、硫酸銨、鹽,比例為水4 L、氯化鋁168 g、硫酸銨168 g、鹽336 g。將腌制好的皮張從容器中取出后,瀝干上面的腌制溶液,去除脂肪及多余的組織,放入配制好的鞣制溶液(pH值3.8~4.0)。在鞣制過程中,要每3~5 h攪拌溶液1次,并翻動皮張幾次,在鞣制過程中溶液溫度以24 ℃左右最佳。鞣制1 d后,當鞣制溶液的pH值達到4.5時,皮張即已完成鞣制。將皮張從鞣制液中取出后,用清水沖洗2次,瀝干,涂抹鞣皮油。
4 模型制作
動物模型的制作,在國外已經很成熟,不同的動物、姿勢和大小的模型都由專業(yè)的公司制作銷售。國內制作的很少,基本還在用谷草、竹絲和棉花作填充料,甚至還在使用劇毒砒霜作為防腐防蟲劑,對制作者和使用者都有很大的傷害。利用聚氨酯發(fā)泡劑制作動物模型,具有材料輕、不變型、不變質和修整容易等優(yōu)點,并且動物姿態(tài)逼真,制作出的標本栩栩如生。
4.1 狼頭和肢體
模型的制作采用印模翻倒技術。①頭部可以用石膏或藻酸鹽類作為鑄模材料進行翻制。將剝制出來的頭部從頸部取下,利用石膏完成模具制作后,倒入聚氨酯發(fā)泡劑即可。②肢體模具的制作較為復雜,先要將剝下的狼肢體擺放出自然行走或奔跑的動作,然后放入冰柜進行冷凍,將冷凍的肢體進行印模翻倒。這時印模材料不能選用石膏,先用硅膠進行翻模,再用玻璃鋼膠進行翻模。模具翻制好后,將硅膠模具置于玻璃鋼模具內,以方便脫模。模具中間留一直徑5 cm的小孔,將模具用鋼夾夾好后,四肢用直徑10 mm的鋼筋放入模型內,超出四肢10 cm即可,從孔處倒入聚氨酯發(fā)泡劑,立即塞緊小孔,1 h后取出模型。③利用方木楔連接狼頭和肢體模型(圖2)。
4.2 狼牙和舌頭
狼牙用義齒樹脂和義齒基托樹脂進行制作。義齒樹脂和義齒基托樹脂稱甲基丙烯酸甲脂樹脂,是以高分子合成樹脂為主要基質的人造可塑性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利用模型可塑制成要求的形狀(圖3)。在常溫下保持形狀不變,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有一定的強度與硬度,并符合美觀逼真的要求,顏色可自由調配,保持相對穩(wěn)定。用義齒基托或硅膠制作舌部。
4.3 狼耳
耳朵可以用原子灰制作。先將適量原子灰加入凝固劑后,迅速放入剝制好的耳朵內,用具有弧度的硬紙,墊在耳下,將原子灰輕揉到每一地方,厚薄均勻,等20 min左右即凝固成型。
5 皮張縫制與整形
先將模型表面刷上防腐劑,用膠泥將義眼安上,注意調整好角度(圖4),再將鞣制好的狼皮套在模型上。將剝制好的鼻孔內膜塞入模型的鼻孔內,用小釘釘緊。沿模型的嘴唇內側開一深3 cm的縫隙,塞入唇皮并壓緊。用長釘將耳朵固定到模型上,并注意調整好角度。用黑色光亮漆噴在鼻子和嘴唇上,使其顏色更加逼真??p制完成后,用梳子將毛發(fā)理順(圖5~6)。
6 結語
傳統(tǒng)標本制作由于采用棉花和稻草等填充物,很難表現出動物的肌肉感,形態(tài)較為呆板,并且皮張收縮時容易變形,特別在頭部的眼、耳、鼻和嘴唇等處。由于翻模技術的運用,可以比較精準地表現出其特征,達到栩栩如生的效果。由于聚氨酯發(fā)泡劑較輕,整個標本也較傳統(tǒng)制作的標本輕。
新技術、新材料的運用,提高了動物標本制作的水平,更加真實地反映了動物的特征,為科學研究提供了堅實的保證,是今后發(fā)展的方向,具有廣闊的前景。
7 參考文獻
[1] 王冠,梁玉實.動物標本制作中新技術的運用[J].特產研究,2006(4):56-57.
[2] 張濤,馬國武,張娟.狗皮毛標本的制作[J].甘肅畜牧獸,2010(6):4-15.
[3] 郝圣峰,董新榮.犬剝制標本的制作方法[J].黑龍江畜牧獸醫(yī),2008(2):24-85.
[4] 侯明純.野生東北虎標本制作及新技術的應用[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3(8):293.
[5] 李文靖,何順福,陳曉澄.哺乳動物標本制作中皮張的鞣制[J].四川動物,2009,28(4):593-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