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潔
摘要:在小學體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以生為本,以學定教。并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引發(fā)學生體育課參與的積極性,同時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充分發(fā)展學生個性,調動學生訓練積極性,還可以多媒體課件輔助體育技能訓練,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體育動作要領。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水平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8)30-0200-01
在小學體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究學生實際體質的不同以及體育能力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教學策略。在這個基礎上,教師要以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為主要目的,使學生在學會體育技能的同時養(yǎng)成終身體育的習慣,有效地提高體育能力。
1.創(chuàng)造快樂情境,倡導趣味教學
兒童的心理特點就是好奇、求趣、喜新,形象認知能力較強,缺點是耐性與理性不夠,往往會對單一、枯燥的教學方式產(chǎn)生厭煩情緒。根據(jù)兒童這一心理特點,我們應精心建立快樂的教學情境,誘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例如,在老鷹捉小雞的游戲中,教師可以給自己和學生們準備好面具,學生見到后就會為之產(chǎn)生好奇之心,參加活動的興趣也就增大。在這一過程中,我們應該注意啟發(fā)學生積極思維,應采用多種活潑的形式,使他們不單純以自己的體育知識和習慣方法去理解。在組織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盡可能投入到學生的練習活動中,以創(chuàng)設師生同樂,教與學和諧進行的練習情境,增進師生的情誼。
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有意識、有目的地創(chuàng)設一種符合學生心理特點的體育情境,以游戲的形式呈現(xiàn)教學內(nèi)容,可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才能,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從而使學生喜愛這門功課,促進課堂教學。
2.優(yōu)化體育教材,改變教學模式
教材是體育課程的指導性材料,也是小學體育教學的內(nèi)容和依據(jù),一部靈活、多樣、有趣的教材對學生的吸引力無疑是巨大的。因此,對教材內(nèi)容的處理是影響學生學習興趣和動機的主要原因。每節(jié)課周而復始的重復練習,會使學生產(chǎn)生厭倦,進而導致上體育課的興趣逐漸消失。所以游戲具有很大的魅力。沒有了快樂,何談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學生們厭倦了常規(guī)的跑步練習,死板的籃球運球,他們需要新穎、實用、有挑戰(zhàn)性的教材。
當今學校體育的改革,對前蘇聯(lián)的體育教材體系提出了種種質疑,但其中諸多內(nèi)容對學生感知能力的培養(yǎng)和果敢頑強、勇于進取等意志的塑造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我們對其不能全盤否定,而應進行優(yōu)化組合,依據(jù)小學生的特點選擇相應的教學內(nèi)容,并加強其游戲化練習方式、方法的研究,使之成為一些具體的游戲化教材,如各種跑的追逐、接力,各種跳躍的仿生練習等。
3.有意識地進行心理訓練,注意身心協(xié)調發(fā)展
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地發(fā)展是體育課的宗旨,體育活動本身就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最佳手段。在關注學生的自我教育與多種能力培養(yǎng)的同時,教師要有意識、有目的地對學生的心理施加影響,培養(yǎng)其承受挫折、失敗與逆境的能力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如:有的學生身體素質差,對上好體育課信心不足,特別是和身體素質好的同學相比有自卑感。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了解這些學生的個性特點及生理差異,因材施教。對這些學生,教師要鼓勵和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不要傷害他們的自尊心,而且要主動熱情地接近他們,特別是在學習新動作時要耐心指導,必要時可適當降低要求,讓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使他們對上好體育課有信心,把個性培養(yǎng)和身體訓練融于體育鍛煉之中。
4.組織小組活動形式,培養(yǎng)樂于合群的性格
個性的核心要素是性格。人的個性可知與人際關系和心理健康有著密切聯(lián)系,良好的性格對于學習具有重要影響。小學階段是性格形成期,我們應當通過體育教學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性格,使他們樂于交往,興趣廣泛,與人和諧相處和積極進取。如在體育分組活動中,常會發(fā)現(xiàn)個別學生不愿參與活動,只是坐在一旁觀看或四處走走,詢句為何?大都強調客觀原因。經(jīng)深入調查才得知是因性格孤僻而導致不合群。針對這一情況,我就親自出馬,帶領不合群的學生一起參加小組活動,指導小組活動方法,并在巡視中不時地過問該小組每個成員的活動情況,及時表揚小組成員取得的成績,使不合群的學生增添信心、融入群體。
5.善于表揚鼓勵,建立完善、形式多樣的評價制度
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成績和態(tài)度要及時地作出正確的評價,積極進行表揚和鼓勵,以激發(fā)學生的上進心、自尊心和集體榮譽感。在教學中,教師要把表揚和批評結合起來,以表揚激勵為主,批評教育為輔,對學習努力、進步較大的學生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同時指出他們的不足之處及努力方向。對進步較慢的學生,只要稍有進步,教師就要及時給予他們肯定和激勵,并提出希望,使他們消除消極情緒,提高練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如:在練習急行跳遠時,我一般站在沙坑側面10―20米遠,邊觀察學生的動作,邊評價:“好!如果擺動腿再高些就更好了!”“不錯,能跑快一點,上板果斷一點,就更好了!”當學生失敗時,我會說:“別急,下一次你一定能跳好?!碑攲W生順利完成了動作,我就會向他們豎起大拇指或鼓掌或大聲說“OK”、“Very Good”等表示贊揚、祝賀。學生因此更加興奮和努力,樹立了信心,穩(wěn)定了情緒,培養(yǎng)了興趣。
搞好小學體育教研工作是提高小學體育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前提條件,也是推進整個課程改革和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保證。小學體育教研工作在學校的教學工作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我們只有提高認識,轉變觀念,不斷地加大工作力度,采取積極有效的對策,才能全面地提高小學體育教學的教研水平,全面地推進基礎改革和素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