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琦??
摘 要:目前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很多老師也把微課運用在常規(guī)的實驗教學中,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部分老師對于如何在實驗教學中運用還存在不足。本文分析了微課在當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應用的不足之處,并嘗試提出改善的策略,希望能對微課在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起到好的作用。
關(guān)鍵詞:微課;初中物理;實驗教學
微課是以視頻作為載體,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某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而開發(fā)的一種情景化的新型網(wǎng)絡課程,是信息技術(shù)應用于教學的一種新方式。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微課以其所具備的“主題突出、內(nèi)容精簡、傳播多樣、針對性強”等特點,以及在創(chuàng)設情景化教學中獨特的優(yōu)勢備受老師的關(guān)注,越來越多的初中物理教師逐漸把微課應用在常規(guī)教學中。但在實驗教學中,大部分老師只是在一些受到實驗條件限制的演示實驗中使用了微課,而在測量性實驗、探究性實驗的教學中,對于微課的運用過于簡單,老師無法進行有效的探究性教學,這是我們以后要努力改進的一個方向。
一、 微課在當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現(xiàn)狀
(一) 對于微課的使用過于簡單
部分老師僅僅只是在課堂上把微課當做是我們平時使用的課件、動畫一樣穿插到實驗教學中。當然,在課堂的實驗教學中播放微課視頻,學生會對一些受到實驗條件限制無法演示的實驗以及現(xiàn)象不明顯的實驗有很好的體會。但微課有其自身獨特的特點,應該與傳統(tǒng)教學中的播放視頻的作用區(qū)分開來,我們應該充分發(fā)揮微課在教學的作用,對微課的使用上要有多樣性。
(二) 微課的設計不符合新課標探究性教學的理念
部分老師在實驗教學中,設計的微課往往直接呈現(xiàn)整個實驗過程,甚至直接呈現(xiàn)實驗結(jié)果,馬上總結(jié)結(jié)論,這就忽視了對學生設計實驗能力、實驗方法的理解、對數(shù)據(jù)處理及分析能力的培養(yǎng)。特別在探究性實驗的教學中,過早知道操作過程或者實驗結(jié)果,并沒有達到科學探究基本能力的要求,這與新課標注重讓學生經(jīng)歷實驗探究過程、學習科學知識和科學探究方法以及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要求是相違背的。
二、 微課在當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 對于微課的使用應該要有多樣性
筆者認為微課的使用不僅僅只在實驗教學中,把微課應用在無法演示的實驗或現(xiàn)象不明顯的實驗上。可以在課前使用微課對實驗進行預習,也可以在課后使用微課針對實驗的具體操作、實驗方法的理解進行鞏固和加深。
(二) 要合理設計好微課
筆者認為,微課的設計要做好以下兩個方面。
1. 微課的設計要符合探究性教學的理念
新課標的理念要注重探究式的教學方法。設計實驗微課,不能簡單地通過視頻講解的形式直接呈現(xiàn)實驗過程,應該注重以交互性的形式,通過問題的設計,層層引導學生進行科學探究。例如,筆者在進行“測量固體密度”的實驗教學中,在課前的預習使用了微課,微課的設計中,會首先提問學生:“如果我要測量手中長方體鐵塊的密度,你打算怎么測?你這樣考慮的原理是什么?”停頓片刻后,學生都會自己歸納出實驗原理。然后再提問:“要測量質(zhì)量,你需要什么實驗器材?”接著微課中簡單復習托盤天平使用需要注意的事項。再提問:“體積怎么測量?”在這里要考慮到學生可能大部分都首先想到用刻度尺測量出長寬高再通過公式計算的方法,因此微課設計上就不能馬上把量筒這一器材介紹給學生,應該先介紹使用刻度尺測量體積的方法,在此基礎上再次提問學生:“還有沒有其他的器材用來測量體積?”最后再介紹量筒的使用方法。這樣循循誘導下,通過交互性的形式,學生在使用微課的積極性上會得到提高,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究性思維。
2. 微課的設計要注重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情景,同時圍繞情境設計的問題要遵循啟發(fā)性的原則
在進行實驗教學過程中,通過引入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或進行一些小實驗,問題的設計要啟發(fā)學生的思考,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同時應該設計認知沖突,這樣不但利于學生提出問題和猜想,同時也讓學生帶著疑問開展實驗,加深了學生對實驗的理解。例如,筆者在進行“探究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guān)系”實驗教學時,在課前的預習使用了微課,筆者不會直接告訴學生實驗就是探究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guān)系,筆者會通過錄制圖1和圖2的兩個小實驗,引導學生猜想與假設。在圖1的實驗中,筆者會通過增加電池,結(jié)合導學案,提問學生:“對比前后兩次實驗,燈泡的亮度發(fā)生什么變化?”停頓時間讓學生思考后再提問:“燈泡亮度變化說明通過燈泡的電流是否改變?”停頓片刻后再提問:“電池的增加改變了電路中的哪個物理量?你認為電流的大小受不受到這個物理量的影響?”
圖1
圖2
接著在進行圖2的實驗時,提問學生:“增加一個定值電阻后燈泡的亮度改變了嗎?電流呢?你認為電流受什么因素影響?”這樣學生就很自然猜想到電流受到電壓與電阻的影響,也很容易理解到實驗時應該要采用控制變量法。從而激發(fā)了學生往下探究的欲望。
總之,微課在教學中的使用會越來越多,而物理是一門非常注重實驗的學科,因此探索微課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使用會對我們的實驗教學有很大的幫助,把微課應用到實驗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設計的微課以探究式教學為主,這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實驗興趣,提高學生實驗探究能力,從而取得高效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謝瑾,張軍朋.淺談微課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物理教師,2015(8):14-17.
[3]張占國.初中物理微課的設計實踐與教學思考[J].中小學電教:上,2015(7):77-78.
作者簡介:
林琦,廣東省深圳市,深圳市福田區(qū)僑香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