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思維已成為全球高等教育的重點,公共管理類大學生將服務于社會公共領域,更具有質疑批判精神和預判決策能力。本文介紹了批判性思維的內容,闡釋了公共管理類大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進而從課程體系設計、教學方法運用、教學質量評估等角度提出建議,以提高我國公共管理類大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關鍵詞:批判性思維;公共管理類;大學生
“批判性思維是有目的的、自我調節(jié)的判斷”,批判性思維是21世紀高素質人才的必備能力,現(xiàn)已成為全球高等教育的核心理念。
一、 批判性思維的內涵
“現(xiàn)代批判性思維之父”杜威在1910年首次提出“反省性思維”的理念,奠定了美國批判性思維的發(fā)展基礎。格拉澤在1941年的《批判性思維發(fā)展的實驗研究》明確使用“批判性思維”一詞。1990年,美國哲學協(xié)會預科哲學委員會認為批判性思維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思維技能,更是一種難以取代的精神氣質。要求批判性思維者掌握解釋、分析、評估、推論、說明等認知技能,具備勤學好問、理性判斷、專注探究等精神特質?,F(xiàn)在,批判性思維教育已經成為高等教育培養(yǎng)目標的核心理念與統(tǒng)一要求。
二、 公共管理類大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需求
公共管理領域的決策涉及公共資源的配置,影響社會公平和社會發(fā)展。公共管理專業(yè)主要是為政府部門和企事業(yè)單位的行政機構培養(yǎng)應用型的復合人才,工作領域會體現(xiàn)“公共”和“管理”的特色,社會影響相對于其他專業(yè)來說更加廣泛,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更為鮮明的社會意義和實踐價值。
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的培養(yǎng)具有利益取向的公共性、管理行為的政治性、管理層級的復雜性和績效評估的困難性等特征。公共管理人力資源必須以公共利益作為根本的價值取向,要求決策者能夠對復雜多變的社會情況做出全面準確的預判。當代公共管理者應具備管理認知、管理診斷、管理決策和人際溝通等基本職業(yè)能力。這些能力都需要以批判思維和質疑能力的培養(yǎng)為基礎。例如,決策能力的培養(yǎng)就需要讓決策者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能夠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做出變革。新公共管理的基本原則之一就是“建設有預見的政府”,要求人力資源的培養(yǎng)方面應更注重批判性思維、創(chuàng)新性能力。但目前很多高校公共管理專業(yè)對于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沒有予以足夠的重視,無論是課程體系還是教學過程,采用的都是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沒有形成系統(tǒng)的批判性思維培養(yǎng)。這樣可能會導致公共管理類大學生缺乏質疑精神和進取意識,沒有獨立成熟的思想,進而影響到公共管理的水準和質量。
三、 公共管理類大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根據國外批判性思維培養(yǎng)的相關經驗與模式,公共管理類大學生的教育體系中應融入批判性思維培養(yǎng)的課程體系、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yǎng)高素養(yǎng)的公共管理人才,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同時,根據公共管理類下具體專業(yè)的教學任務和教學特色,對批判性思維教育模式進行變革和創(chuàng)新。
(一) 科學設計課程體系
美國高校在批判性思維教育體系中形成了“獨立型”“融合型”與“綜合型”三種不同的課程設計體系?!蔼毩⑿汀笔菃为氶_設一門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課,傳授批判性思維的原理和方法;“融合型”是結合學科教學模式,將批判性思維融入具體的專業(yè)學習中,在專業(yè)知識學習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增長批判性思維;“綜合型”是在大學階段的不同時期采用不同的批判性思維課程體系,一般是在大學初期開設專門的批判性思維課程,之后再結合具體的專業(yè)領域進行批判性思維教育。這種課程體系設計對我國公共管理類大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具有良好的啟示作用,我國大學生一般會在入學初期接受通識課程教育,之后再接受專業(yè)知識的學習,所需要進行變革的是應逐步加大批判性思維教育的課時量,同時注重批判性思維教育的方法。
(二) 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批判性思維教育應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大學課堂,設計學生感興趣、能參與的研討主題,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和思考。為此,教師需要摒棄傳統(tǒng)“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采用介入式案例教學法、啟發(fā)誘導式教學法、“切塊拼接式”教學法和項目帶動教學法等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公共管理類課程教學中,無論行政管理、公共事業(yè)管理,還是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yè)都非常適合運用案例教學、項目驅動等教學方法,結合現(xiàn)實社會中的具體事項,引導學生進行客觀的分析判斷,使其有身臨其境、親身經歷的感覺,以提高學生未來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能力。
(三) 完善教學質量評估制度
為客觀評估批判性思維的教學質量,需要建立系統(tǒng)的評估制度。美國高校普遍采用的《加利福尼亞批判性思維技能測驗》《加利福尼亞批判性思維傾向問卷》《恩尼斯·韋爾批判性思維作文測驗》《反省判斷面談》和《批判性思維測驗》都是非常好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測驗工具,值得我們借鑒與運用,并以此建立大學生批判性思維教育數(shù)據資料庫,為教學質量的評估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費希萬,P.費希萬,N.蒂瓦里,E.等.作為普通人類現(xiàn)象的批判性思維——中國和美國的視角[J].北京大學學報,2009,46(1):55-62.
[2]Dewey,J.How We Think[M].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s,1997:6.
[3]于勇,高珊.美國大學生批判性思維培養(yǎng)模式及啟示[J].現(xiàn)代大學教育,2017(4):61-68.
[4]希契柯克,D.批判性思維教育理念[J].高等教育研究,2012,33(11):54-63.
[5]Facione,P.A.&Facione;,N.C.California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Test Manual[M].Millbrae:California Academic Press,1998:8-12.
作者簡介:
于勇,講師,湖南省長沙市,湖南農業(yè)大學公共管理與法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