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道富 張芙蓉 李虎林 黨海軍 李吾強
摘 要: 為了提高設施西瓜的產(chǎn)量效益,降低生產(chǎn)成本,利用西瓜嫁接后抗病抗逆性好、生長勢強的優(yōu)勢,采用多茬剪枝再生栽培模式,減少栽培環(huán)節(jié),延長供應期,實現(xiàn)了節(jié)本增效。從品種選擇、嫁接育苗、肥水管理、病蟲防治、剪枝再生等方面詳細介紹了日光溫室小果型西瓜1年3茬剪枝再生栽培技術,為設施西瓜高產(chǎn)高效發(fā)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 小西瓜; 嫁接; 剪枝再生; 多茬
西瓜易發(fā)生枯萎病,是最不耐重茬的作物之一,尤其設施栽培的小果型西瓜本身生長勢弱、抗病性差,加之設施不斷的瓜類重茬種植,更加重了枯萎病等土傳病害的發(fā)生,因此嫁接栽培成為設施西瓜栽培的關鍵技術。選擇適宜嫁接西瓜的南瓜做砧木嫁接后西瓜的抗逆性、抗病性和生長勢顯著增強,克服了枯萎病等土傳病害的發(fā)生,提高了產(chǎn)量效益。為了充分利用嫁接后植株的強大根系和西瓜莖基部潛伏芽易萌發(fā)側枝再生的能力,筆者近年進行了日光溫室小西瓜嫁接剪枝再生栽培試驗,即在第1茬西瓜采收后,割去老蔓,通過增施肥水,促使植株基部潛伏芽再萌發(fā)出新的秧蔓結瓜,連續(xù)2次剪枝再生,達到1年采收3茬,減少育苗、定植等栽培環(huán)節(jié),降低種子、耕作等生產(chǎn)成本,延長西瓜供應期,667 m2產(chǎn)量8 000~10 000 kg,取得良好的經(jīng)濟、社會效益。筆者對日光溫室小品西瓜嫁接剪枝再生1年采收3茬栽培技術進行了總結,供廣大種植戶參考。
1 茬口安排
日光溫室12月中下旬電熱線加溫嫁接育苗,1月下旬至2月初定植,4月下旬至5月上旬采收,5月中下旬第1茬采收結束后剪枝再生,第2茬7月中下旬采收結束,再次剪枝再生,第3茬9月中下旬收獲。第1茬收獲期正是當?shù)匚鞴系匿N售空檔,第2茬收獲期當?shù)卮筇镂鞴衔瓷鲜?,?茬收獲期當?shù)卮筇镂鞴弦呀Y束,因此經(jīng)濟效益較好。
2 品種選擇
砧木應選抗病性強、親和性好、不影響西瓜品質的‘金甲田‘博大嫁接王‘青雪王子‘黃金搭檔等白籽南瓜品種[1]。小果型西瓜應選擇品質優(yōu)良、早熟性好、耐低溫、抗病性強的‘新秀‘早春紅玉‘黃小?!岘囃醯葐喂腺|量1.5~2.0 kg的品種。
3 嫁接育苗
3.1 浸種催芽
種子用50%多菌靈500倍液浸種消毒30 min,再用55℃溫湯浸種15~20 min,注意保持水溫并不斷攪拌,撈出洗凈后放入常溫水中浸泡。一般南瓜砧木種子需浸泡6~8 h,西瓜需浸泡10~12 h[2]。浸種后將種子包裹在濕布中,溫度保持在28~32 ℃進行催芽。
3.2 適期嫁接
先將西瓜接穗播于穴盤或散床,接穗心葉露頭時播南瓜砧木,砧木播于營養(yǎng)缽或穴盤,砧木心葉露頭時嫁接。
3.3 嫁接技術
采用劈接法或側插接法。劈接時用刀片去掉砧木心葉,從心部垂直下切0.8~1.0 cm,接穗從子葉下1.0 cm處向下修成楔形,斜面長0.8~1.0 cm,插入砧木切口,用嫁接夾固定。側插接法用刀片去掉砧木心葉,從子葉下1.0 cm處向下斜切深度為莖粗1/3~1/2,斜面長0.8~1.0 cm,取接穗修成上述同樣楔形,插入砧木切口,用嫁接夾固定。
3.4 嫁接苗管理
嫁接苗隨即移入鋪有電熱線的苗床,澆足水,扣小拱棚通電保溫、保濕、遮陰,3 d內(nèi)不通風,苗床內(nèi)濕度保持95%以上,氣溫白天25~30 ℃、夜間18~20 ℃,地溫25~28 ℃。3 d后開始通風排濕,早晚見光,白天溫度25~28 ℃,夜間14~16 ℃。7~8 d后逐漸去掉遮陰物,撤除小拱棚,完全成活后及時摘除砧木萌芽,進入正常管理。西瓜苗2~3片葉時適當?shù)蜏毓芾碛欣谂嘤龎衙绾痛龠M雌花早形成。
4 定 植
4.1 整地施肥
再生多茬栽培的基肥施用量要比一般栽培的適當多一些,同時還要注意長效肥料和速效肥料配合施用。按照每生產(chǎn)1 000 kg西瓜需純氮2.5 kg、磷0.8 kg、鉀2.9 kg的施肥標準,667 m2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4 000~5 000 kg、磷酸二銨30~50 kg、硫酸鉀25~30 kg、硼肥1.5 kg,深翻耙平,按寬行80 cm、窄行50 cm起壟,壟上鋪滴管并覆蓋地膜。
4.2 定植方法
選擇晴天上午定植,每壟栽2行,按株距35 cm打孔、澆水、栽苗,667 m2定苗2 900株。定植后澆足定植水。
5 定植后管理
5.1 溫度管理
定植后閉棚保溫促緩苗,溫度高于35 ℃時通小風。緩苗后白天氣溫25~30 ℃,夜間不低于10 ℃。開花授粉期白天25~28 ℃,早晨不得低于15 ℃;膨瓜期白天25~32 ℃,夜間18~20 ℃;瓜成熟期白天30~35 ℃,夜間15~18 ℃[3]。
5.2 水肥管理
定植后5~7 d澆1次緩苗水,促進緩苗。進入伸蔓期隨水追1次肥,667 m2追尿素10 kg。坐瓜后再隨水追1次肥,667 m2追尿素10 kg、硫酸鉀20 kg,保持地面濕潤,防裂瓜。采收前5~7 d適當控水,有利于提高品質。采收近結束時再隨水追1次肥,667 m2追尿素15 kg、磷酸二銨20 kg。
5.3 整枝吊蔓
采用吊蔓栽培,留“1主1副”2條蔓,用1根吊繩吊起,主、副蔓上的側枝留1~2片葉打頭,蔓超出吊蔓鋼絲50 cm后打頭。
5.4 授粉留瓜
溫室內(nèi)無蜜蜂時須人工輔助授粉,選主蔓上的第2、第3雌花或副蔓上的第1、第2雌花人工授粉。每天7:00—10:00將當天開放的雄花花粉均勻涂抹在當天開放的雌花柱頭上。授粉瓜達雞蛋大時選擇形狀好、瓜柄長、坐果節(jié)位高低一致的瓜留為商品瓜,每株留1個,其余幼瓜及時摘除。
5.5 吊瓜
西瓜長到0.25 kg時及時用塑料帶吊瓜。將瓜柄中部同主蔓用塑料帶緊綁在一起,吊在吊蔓鋼絲上,防止吊瓜不及時,造成瓜大墜蔓、折蔓和掉瓜。
5.6 病蟲害防治
西瓜嫁接后病害較少,主要有葉面炭疽病、白粉病。炭疽病用25%(ω,后同)嘧菌酯懸浮劑1 500~1 800倍液;1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2 000~4 000倍液+70%代森聯(lián)干懸浮劑800倍液,對水噴霧,視病情隔7~10 d噴1次[4]。白粉病用35.6%吡萘 · 嘧菌酯懸浮劑750倍液;70%甲基硫菌靈可濕粉劑800~1 000倍液;21.4%氟菌 · 肟菌酯懸浮劑3 000倍液輪換葉面噴施防治。蟲害主要有紅蜘蛛、蚜蟲。可采用物理防治和藥劑防治結合的辦法,提前掛好黃、藍板,紅蜘蛛用農(nóng)克螨、螨克、齊螨素等藥劑防治,蚜蟲用滅掃利、抗蚜威、吡蟲啉等藥劑防治,均需要根據(jù)產(chǎn)品說明書合理安全用藥。
5.7 采收包裝
根據(jù)授粉日期、品種成熟特征來確定瓜的成熟度并適時采收,采收后及時包裝入箱貯運銷售。
6 第1次剪枝再生
6.1 剪枝時間
剪枝時間宜早不宜遲。一般在5月中下旬采收結束及時進行剪枝清蔓。
6.2 剪枝方法
將主蔓和副蔓的基部保留老蔓10 cm左右剪去,保證有3~5個潛伏芽。剪下的秧蔓連同雜草全部清除干凈,移出棚外。同時用吡蟲啉、農(nóng)克螨、多菌靈混合液對老蔓、地面及墻壁棚架進行噴霧滅菌殺蟲。
6.3 水肥管理
剪枝清茬、滅菌殺蟲后及時加強水肥管理。在空行間667 m2追施沼液3 000~5 000 kg,或埋施磷酸二銨20~30 kg,大水漫灌1次,過3~5 d再復1次水,然后中耕松土排濕。4~6 d新蔓長出后根據(jù)長勢進行膜下灌水追肥,長勢弱時667 m2追尿素10~15 kg。進入坐瓜和膨瓜期水肥管理與第1茬基本相同。第2茬西瓜的膨瓜期在6—7月,此時棚內(nèi)晝夜溫差較小,影響糖分的積累和品質的提高,需加大晝夜通風,適當增施鉀肥,每次灌水追肥在下午進行,以利于降低夜溫。膜下灌1~2次水,空行灌1次水,瓜近成熟適當控水。
6.4 留瓜節(jié)位
再生新蔓的管理與第1茬基本相同,留取“1主1副”2條蔓,其余副蔓摘除。新蔓生長期溫度較高,雌花出現(xiàn)較遲,選主蔓上的第1、第2雌花或副蔓上的第1雌花授粉留瓜,每株只留1個,其余幼瓜及時摘除。
6.5 病蟲害防治
第2茬生長期已進入高溫多雨季節(jié),白粉病、紅蜘蛛等各種葉面病蟲害易發(fā)生和蔓延,因此要加大通風排濕和及時用藥劑提前預防。
6.6 及時采收
第2茬瓜成熟后要及時采收,確保在7月中下旬大田瓜上市前采收結束。
7 第2次剪枝再生
第2茬瓜采收近結束進行1次追肥灌水,采收結束后進行再剪枝。第2次剪枝的方法、再生后的栽培管理等與第1次剪枝再生基本相同,需要注意的是第3茬瓜的膨瓜期在8—9月份,已進入秋雨季節(jié),棚內(nèi)易形成較大的濕度,每次灌水追肥后要及時通風排濕和預防病蟲害;同時后期會出現(xiàn)早晚低溫,要及時防寒保溫。第3茬瓜的采收期在9月中下旬,大田西瓜已結束,為了獲得較高的經(jīng)濟效益,在保證品質的前提下盡量延遲采收上市。
參考文獻
[1] 趙淑梅,肖正璐,王海峰.大棚西瓜嫁接栽培試驗研究初報[J].中國瓜菜,2009,22(5): 40-42.
[2] 候秀明,劉學東,孫巖,等.早春大棚小果型西瓜嫁接栽培技術[J].中國瓜菜,2018,31(2): 50-51.
[3] 劉方源,黃遠,方正杰,等.不同溫度和光照處理對西瓜嫁接苗生長的影響[J].北方園藝,2016(2): 1-5.
[4] 王恒亮.蔬菜病蟲害診治原色圖鑒[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