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彩艷
對高血壓患者來說,冬季比夏季更難將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內(nèi)。這主要是由三方面原因引起的:
●受到冷空氣的刺激,交感神經(jīng)更加興奮,導致心跳加快,血壓升高;
●在寒流的刺激下,血管收縮,心臟阻力加大,血壓更容易居高不下。如果存在血管硬化、彈性不好等問題,還容易出現(xiàn)脈差大等問題:
●冬季天冷,人們往往很少運動,飲食上比較重“補”。吃得多,動得少,血壓自然會上升。
血壓忽高忽低,不引起重視加以控制,很可能傷害心臟、大腦、腎臟等器官,導致急性腦梗塞、急性腦出血、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臨床發(fā)現(xiàn),很多年輕人已經(jīng)出現(xiàn)頭暈?zāi)垦5雀哐獕喊Y狀也不重視。這里要提醒讀者,血壓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上就屬于高血壓,特別需要說明,收縮壓、舒張壓有一項“超標”就屬于高血壓。當然,血壓是否正常還需要根據(jù)具體年齡、其他病癥來綜合考量。
高血壓患者要想好好過冬,建議最好在入冬時做個血壓監(jiān)測,根據(jù)情況調(diào)整用藥量。平時患者要養(yǎng)成定期監(jiān)測血壓的好習慣,單憑感覺是無法判斷血壓高低的。這里教大家兩招準確自測血壓:
一天測3次,至少連測7天。早上剛起床、午飯后午睡前、晚上睡覺前,分別測1次,連續(xù)測7天,得出的平均血壓值比較準確;
測血壓的同時還要測心率。可以自己數(shù)1分鐘內(nèi)的脈搏,還可以使用能同時測量血壓和脈搏的電子血壓器。
用藥方面,有患者會問:“如果以前吃一片降壓藥就能穩(wěn)定血壓,到了冬天只吃一片控制不了,是不是能自己再加半片?”我建議,最好不要擅自增加藥量。因為,增加藥量雖然血壓會下降,但同時會導致心率變慢,走路也沒勁了。所以,藥效不足時要找醫(yī)生,否則還是苦了自己。
中老年人一般需要長期用藥,如果病情反反復復,血壓波動較大,應(yīng)及時就診,醫(yī)生會根據(jù)具體情況調(diào)整藥物的種類、用量或用法。
另外,要重視生活細節(jié)。注意保暖,防止冷風從脖子進入,出門前戴好圍巾,護住脖子和胸口。保持精神放松,不必過度擔心,否則對控制血壓很不利。清淡飲食、堅持鍛煉是高血壓患者需終身堅持的健康法寶。
高血壓是困擾現(xiàn)代人的常見慢性病。不光是被確診為高血壓的人,其后備軍群體也很大。即使血壓一時正常,也可能隨年齡不斷增長,特別是肥胖及有家族史的人群更容易患病。預防高血壓最好的就是改變生活方式,健康生活六部曲“限鹽減重多運動,戒煙限酒心態(tài)平”。
限鹽:每多使用2克鹽,收縮壓可上升2毫米汞柱,舒張壓上升1.2毫米汞柱。
減重:BMI(體重指數(shù)=體重(kg)/身高(米2))大于24的成人,高血壓風險是正常人群的3~4倍。BMI每增加3,男性高血壓風險增加50%,女性增加40%。
戒煙:每吸一支煙,收縮壓增加10~25毫米汞柱。
限酒:酗酒患者腦卒中死亡率是普通人群的3倍。
當然降壓也離不開藥物治療。醫(yī)生需優(yōu)化治療方案,提高患者依從性,從而提高血壓達標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