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芒
一場冷雨之后,
時光有了深長的意味。
鳥兒不理詩人心事,
歸去的歸去,覓食的覓食。
在水一方,
《詩經(jīng)》里的蒹葭已蒼蒼。
伊人清淚,
跌落在唐詩宋詞、楚風(fēng)漢韻、十五國風(fēng)里。
這一滴千年的秋思啊,
見血封喉!
愁是離人心上秋,
露亦解人憂,
一夜白頭!
白露
夏至之后,太陽一路向南,至此時,也就是白露,再神經(jīng)大條的人也會發(fā)現(xiàn)天氣變化了。白天還是陽光金黃,燦爛明媚,一入夜,便涼颼颼。清晨時分,你會發(fā)現(xiàn)水汽在地面或近地面的植物的枝葉上凝結(jié)成露珠。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將這個節(jié)氣命名為白露。
白露三候
一侯鴻雁歸
天氣漸冷,大雁們成群結(jié)隊地飛往南方。
二侯玄鳥至
玄鳥,即燕子,它們也怕冷,趕緊拖家?guī)Э诘仫w往南方。
三侯群鳥養(yǎng)羞
羞,同“饈”,即美食。這時,鳥兒們把干果、糧食儲存起來,準(zhǔn)備過冬。
露水傳奇
古人不解露水何來,以為那是天上神仙送來的寶貝,可以治百病,甚至還可以使人長生不老,“諸沃之野,搖山之民,甘露是飲,不壽者,八百歲”(《山海經(jīng)》)。《本草綱目》中還提供了食用露水的方法:用盤子收取露水,“煎煮使之稠如飴”,喝了延年益壽。漢武帝還曾為此在宮中立了一個仙人承露盤。銅仙人高二十丈,手捧銅盤玉杯,專為承接天上的露水。
縱使露水不是仙藥,但人們?nèi)匀荤娗樗?。在沒有PM2.5、沒有大氣污染的古代,花草上的露水是可以飲用的,所以楚辭里有“朝飲木蘭之墜露兮”這樣的詩句。愛茶的人煮茶,講究用水, “水質(zhì)以輕為貴,越輕就越宜于烹茶”,所以露水為上,雪水次之,雨水又次之。乾隆曾發(fā)明“荷露茶”,命人晨起收集荷葉上的露珠,拿來煮茶。愛美的女子用花上的露水來敷臉養(yǎng)顏。讀書人則用彩錦制成繡囊,采集柏葉或菖蒲葉上的露水,用來潤眼明目。
在古人心里,露水不僅是大自然的饋贈,還是一種神奇的存在。
鳥兒心事
鴻雁,民間俗稱大雁,自古以來,在國人的文化記憶中就有著豐富的意味。雁有仁心,從不會棄雁陣中老弱不顧;雁有情義,雌雄相配,若一只死去,另一只也不會獨活;雁有智慧,在落地歇息時,有孤雁放哨警戒;雁有信,春來北飛,秋而南翔,從不爽期。所以,在國人心里,大雁是具有仁義禮智信的良禽。金秋白露,天高云淡,看大雁布陣南征,便覺心眼開闊,暢意振奮。
燕子羽毛青黑,亦稱玄鳥。讀書時,讀到“天命玄鳥,降而生商”這一句,便覺院子里那對飛進(jìn)飛出的燕子多了幾分神秘。也許在三千年前,先人們就曾這樣看著燕子在梁間忙碌、呢喃,心中遙想著它們曾到過多么遙遠(yuǎn)的地方,曾飛過哪些高山,哪些河流?春去秋來,它們又是憑著什么路標(biāo),找到了檐下的那一個舊巢?先民們猜不透,不過他們卻知道,這是秋來時刻最美的提醒。
候鳥們都飛走了,留守的鳥兒們也開始為抵御冬天的寒冷做準(zhǔn)備??购詈玫难b備就是把自己養(yǎng)得肥肥胖胖的,胖鳥不怕冷,鳥胖鳥驕傲!所以每一只鳥都努力吃飽飽、長胖胖,收集食物,保證在漫天風(fēng)雪的時候不餓肚子。
曾在雪后看到一只喜鵲在馬背上取暖,那時我想,做一只鳥,生存真的好難。想必最初的先人,也是如我這般對鳥兒同情,所以才去理解鳥類世界所承受、所發(fā)生的一切。在周而復(fù)始的四季里,鳥兒走進(jìn)人類的情意里,于是時間也有了溫度。
古味兒!
先民們生活在大自然的懷抱里,他們俯察大地、仰望蒼穹,認(rèn)認(rèn)真真地體悟著物候變化中的萬物,理解并珍重著。
民間有“春茶苦,夏茶澀,要喝茶,秋白露”的說法。茶樹經(jīng)過了一整個夏季的煎熬,迎來了它的最佳生長期。此時采摘的茶葉,不像春茶那般鮮嫩、不經(jīng)泡,也不像夏茶那般干澀、味苦,而是一種獨特的甘醇清香,仿佛是茶葉在時光中熬出了最濃烈的品性。愛喝茶的老南京人尤愛“白露茶”,每到此時,老茶客們都聚在一起,品味香茗。
有一種酒,叫“白露米酒”。舊時蘇浙一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以糯米、高粱等五谷釀白露米酒,用以待客,甘甜溫?zé)?,潤燥通絡(luò)。白露米酒中的精品當(dāng)是“程酒”,因取程江水釀制而得名程酒。程酒古為貢酒,盛名久遠(yuǎn)。這種習(xí)俗在今天湖南株洲地區(qū)仍然可以看到。
古人的秋思詩本就傷情,憂國憂民的杜甫遇上了兵荒馬亂的年代,那就更要命了。杜甫運氣不好,趕上了安史之亂,所以他的詩里有許多深陷戰(zhàn)亂的感傷和無奈,流落他鄉(xiāng)思念親友的孤寂和惆悵。思鄉(xiāng),思念親人,一句“月是故鄉(xiāng)明”,便概括了所有游子的思鄉(xiāng)之心。
戍樓上響過更鼓,路上斷了行人身影。秋天的邊境,傳來孤雁的鳴叫。
今日正是白露,便想起了故鄉(xiāng),覺得故鄉(xiāng)月兒更明亮。
雖有兄弟,卻各自在天涯,家已破,是生是死,我無處打聽他們的消息。
寄出了書信,卻一直沒有送達(dá),更何況依1日是烽火連天。
玩轉(zhuǎn)節(jié)氣
每個節(jié)氣都少不了和吃有關(guān)的食俗,白露也不例外。古時候人們在白露節(jié)有采集“十樣白”入菜的習(xí)俗。這“十樣白”就是十種帶“白”字的草藥,比如白木謹(jǐn)、白毛苦等,用它們燉雞湯,很是滋補。白露節(jié)到了,你能到菜場上尋到十樣帶“白”的食物嗎?
白果雞丁、白醋溜白菜、白蘿卜燉排骨、白芝麻餅……讓白露大餐齊聚餐桌,向古老的節(jié)氣致敬,向美好的大自然表白吧!
為你讀詩
月夜憶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dá),況乃未休兵。
注釋:
舍弟:家弟。杜甫有四弟:杜潁、杜觀、杜豐、杜占。
戍鼓:戍樓上用以報時或告警的鼓聲。
邊秋:秋天邊遠(yuǎn)的地方。
露從今夜白:指在節(jié)氣“白露”的一個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