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廣星
【摘要】高中政治學科是進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陣地,更是培養(yǎng)高中學生德育意識的重要學科。高中學生通過對高中政治學科的學習,可以有效培養(yǎng)和提高他們的政治核心素養(yǎng),從而使他們形成正確的“三觀”。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政治核心素養(yǎng),成為政治學科面對的重要任務。
【關鍵詞】高中政治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策略隨著教育部在2014年正式提出“核心素養(yǎng)”這個概念,各個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成為了教師討論的熱門話題,并對新課程改革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如何在高中政治的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政治核心素養(yǎng),給高中的政治老師帶來了挑戰(zhàn),同時也給政治老師提高自身素質提供了機會。因此,積極轉變教學理念,及時對教學內(nèi)容和方法進行思考、反思與總結,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重視知識講解、輕視能力培養(yǎng)的觀念,采用一切方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是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必經(jīng)之路。
一、改變教與學的方式
高中政治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是“填鴨式”教學,這樣的授課方式是老師對學生灌輸知識,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這樣單一的教學模式提不起學生對政治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再加上政治教材的內(nèi)容是比較枯燥的,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是不積極的,甚至是厭惡的;但是政治作為高考的必考科目,學生又必須進行學習,那么就會導致學生去死記硬背教材上的知識點和理論知識,這樣的學習方式可以使學生很快的記住理論知識,但是在應用的過程中,卻做不到靈活、正確地使用,不但沒有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學生的政治核心素養(yǎng),而且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因此,要努力轉變教與學的方式和方法,更新教學理念,讓學生從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中解放出來,去培養(yǎng)他們的核心素養(yǎng)。
例如,在講授“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這課時,不是讓學生對知識和結論進行死記硬背,而是通過對話的形式,逐步引導學生理解和記憶這課的知識點,以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能力為出發(fā)點。老師問:“家長每個月會給你們生活費嗎?”學生答:“會給”。老師再問:“拿到生活費后,大家是怎樣花的呢?”有的學生答:“先買自己喜歡吃的、穿的或者自己特別喜歡的東西,這樣錢就花掉了很多,后面的日子就過的緊巴了?!庇械膶W生回答:“我先計劃好要買哪些東西,然后按照計劃表進行購買”。采用這樣的教學方式把學生的興趣調(diào)動了起來,學生們就會七嘴八舌地參與到討論中。學生討論完的間隙老師可告訴學生消費的類型,然后讓學生根據(jù)學到知識,分析和判斷自己屬于那種消費類型。這樣的方式即提高了教學的效率,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運用能力和政治核心素養(yǎng)。
二、運用問題法引領課堂教學
政治學科作為副科,占用的課堂教學時間比較少,老師為了盡快讓學生學完政治教材,就一股腦地把知識都灌輸給學生,讓他們進行死記硬背,這樣的“填鴨式”灌輸教學模式,不能提高學生的政治核心素養(yǎng)。要想學生對所學知識理解的更加深刻與透徹,就需要學生首先對學習的知識產(chǎn)生疑問,因此,在學習政治知識時,在課堂上要給學生提出問題,通過問題引領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問題向學生提出后,要給他們足夠多的時間讓他們自主地進行思考,或自主地查找相關的資料解決老師提出的問題。學生在思考和查找資料的過程中,就會深刻理解和明白所學的知識,就會弄明白老師提出的問題,就會在無形中提高對知識的理解能力。
例如,在學習“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這節(jié)課時,我讓學生提出了這樣的問題:有的學生貸款買蘋果手機,并要求學生根據(jù)貸款消費分小組展開討論。因此,這樣的問題接近學生的生活,也是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學生通過對這個問題的討論就可以明白,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是非常必要的,否則只會使自我過的非常的窘迫。
三、培養(yǎng)學生的政治思維能力
學生具備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如有語言能力、空間認識能力等,而要想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政治核心素養(yǎng),就必須要培養(yǎng)學生利用政治進行思維的能力。學生政治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不能僅僅靠教師對政治教材的講解,要在政治課堂的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多種能力,如培養(yǎng)學生對政治知識的運用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克服困難的能力,特別是培養(yǎng)學生利用政治知識進行思維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這就需要在課堂教學中設計和構建一些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活動,通過參與活動,鍛煉和提高他們的政治思維能力,拓展他們的政治思維空間,培養(yǎng)他們利用所學政治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例如,在講授“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這個理論知識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把握和理解這個知識點,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政治知識的思維能力,可向學生講述這樣的智力故事,通過對故事中疑問的回答,提高他們對這個知識點的理解程度和培養(yǎng)他們的政治思維意識。從前,有個大財主非常有錢,在他的一個很大的收藏里有很多的古董和名畫,有的擺放在房間的里面,有的放在房間的窗戶或門口處。某天這個很大的房間著火了,如果只允許搶救一件物品,你會搶救哪一件?有的學生說搶救最好看的,有的說搶救最值錢的,等等。學生給出了各種各樣的答案,等學生都說完后,可引導學生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地思考這個問題,如果考慮到火勢的大小、房間的大小等,就會想到只有窗戶或門口的東西是能最快地被搶救出來。這樣做事情就是遵循了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的原則,就是利用所學的政治知識思考實際問題的。
四、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情感
提高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離不開深度和溫度,所謂的深度就是從知識方面來說的,就是教學時要從淺到深,遵循學生學習知識的規(guī)律,逐漸提高學生的政治思維能力,提高對知識的理解難度,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所謂的溫度,就是從學生的道德情感方面來說的,就是教師在政治課堂的教學中,把教材中的內(nèi)容和學生的生活實踐相結合,利用他們對生活的熟悉,利用他們具備的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讓學生理解將要學習的知識,從而提高對政治知識的學習效率,豐富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在教和學的過程中提高道德與情感的修養(yǎng),提升學生的品質,培養(yǎng)學生的政治核心素養(yǎng)。
例如,在教學“量變和質變”的時候,就可以和生活中的實際事例結合起來,通過讓學生講述和感知這些生活實例,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有些學生對說臟話、隨地吐痰、排隊時插隊不以為然,認為都是些小事情,而且這樣的行為生活中隨處可見。對于這些小問題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思考:如果你做了這樣的事情,你會進行深層次思考嗎?你是不以為然,繼續(xù)下去,還是有則改之?如果這些行為長時間繼續(xù)下去,就會被別的同學看不起,就會毀壞了自我的形象,如果到了外國也是這樣,就會影響到中國人和國家的形象。這樣的情感事例,提高了學生對自我的嚴格要求,努力成為大家歡迎的人,努力成為道德和品質高尚的人,最終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了所學知識,培養(yǎng)了學生的政治核心素養(yǎng)。
總之,高中生的政治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不是在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轉變教學理念,采用新的教學方法,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質修養(yǎng),不斷地進行教學創(chuàng)新與突破,多采用新的教學模式與工具,如利用微課授課,利用翻轉課堂進行教學等,這些都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政治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金程遠.高中生思想政治學科素養(yǎng)及其培養(yǎng)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5.
[2]羅燕芬.高中學生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實現(xiàn)途徑[J].教育導刊,2013,(5).
[3]令潤崗,李仲奇.以學科宣言為統(tǒng)領,以教學改革為抓手[J].人民教育,20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