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飛
摘 要:通過討論培養(yǎng)想象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學生未雨綢繆、防患未然的意識,這也是本節(jié)課的非語言能力目標。
關(guān)鍵詞:基于教材 文本再構(gòu) 挖掘情感 感受文化
在小學教學中,故事教學是小學教師十分關(guān)注的話題,也是小學英語教學十分重要的研究領(lǐng)域,值得被深入探究。在目前所教的一些教材來看,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每本教材中都包含了一些短小幽默的小故事,它們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占據(jù)不同的地位,也具有不同的功能性,對小學孩子們的吸引力也很大。面對這些形形色色的故事,我們會經(jīng)常問自己:孩子們從故事中學到什么?如何確定故事教學的基本思路與策略?如何圍繞故事設計課堂活動?如何實施這些活動等等一系列有關(guān)教學方法的問題。本文筆者重點就自己在典范故事教學及牛津等教材中實施的方法及取得的教學成果提出一些建議及想法。
一、增加視野容量,領(lǐng)略美好河山
在教學設計中,不妨通過文本創(chuàng)編、視頻引用、圖文結(jié)合的方式,基于教材內(nèi)容,擴大語言信息量。
在學習典范英語4B Lesson,筆者讓學生盡可能多地去說,適時進行意義性地追問,在進入文本時,用圖片環(huán)游的方式讓學生觀察有關(guān)露營的一些圖片,想象露營的過程,意在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通過討論培養(yǎng)想象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學生未雨綢繆、防患未然的意識。
二、挖掘感情因素,帶孩子體驗豐富的情感世界
教師在解讀教材時,不能只看到核心詞句的字面意思,要挖掘教材內(nèi)容背后的情感因素,利用一些視頻和文本資源,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情感,感受情感,同時培養(yǎng)其具有思維品質(zhì),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在設計五年級上冊《Friends》主題教學中,解讀教材中的核心內(nèi)容是We are in the same school,單從教材內(nèi)容的表面上看,是We are in the same class等句式的替換和變化,設計時,也容易走上機械操練的教學方式。但若深度思考,五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對于朋友之間的情誼不僅是具有同樣的興趣層面,而是可以理解為朋友之間有著相同或不同的性格,但依然可以成為好朋友。在設計這個主題時分為三個課時,分別為Olivers friends,Kittys friends和Our friends。在第一課時中,通過主人公Oliver百無聊賴中需要朋友We need friends,媽媽幫忙邀請朋友來玩,最后We are happy。在第二課時中,通過主人公Kitty和朋友Betty之間的共同點We are the same, we are friend的對話學習,突破核心語言的聽說與讀的功能。第三課時,通過對前兩位主人公的朋友的復習,讓學生帶著任務去仿寫自己的朋友,教師并提出We are different,but we are friend來擴大核心內(nèi)容的信息量,用以突破學生語言的讀與寫功能。
三、挖掘文化內(nèi)涵,感受中外不同的傳統(tǒng)文化
國家英語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基礎(chǔ)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中包含幫助學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拓展視野,培養(yǎng)愛國主義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觀。國家提出“立德樹人”的要求下,學生核心素養(yǎng)就包括學生文化品格的形成。對于一些文化的內(nèi)涵缺乏體驗式設計,教師可以通過挖掘,采取一些感受、體驗的活動,來感受這些濃郁的文化氣氛。
四、增加引導式設計,傳遞正確的生活態(tài)度
小學生活是人生的起始階段,通過教材的學習,滲透一些必要的健康觀念,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也是符合了“小學生核心素養(yǎng)”中提及的“關(guān)鍵能力”的培養(yǎng)要求。對于教材中涉及的生活方面,教師要深挖教材,傳遞給學生健康的飲食習慣、禮貌習慣、樂于助人的品德等,是非常有必要的。語言的學習,如果是沒有內(nèi)涵意義的設計,只是停留在教材內(nèi)容的字面意思上,會錯過很多對孩子教育的機會。正確的觀念和方式,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重要的方面,英語學習是一門語言,具備一定的知識性,但是工具性和人文性,更是國家課程標準提出的并要求全體教師遵循的教育觀念。
五、增加有效話語設計,感受精彩世界
無論使用任何語言,我們教學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學會快樂以及獲取快樂的方式。我們的世界很精彩,而這些精彩是凌駕于文字表達之上的,又是可以通過語言學習而滲透而感知的。因為,我們增加一些人文的設計,對自然密碼進行解讀,對人文景觀或者文化進行了解,也是英語學習的一種方式,學生在語言學習的同時,感受美好世界。Seasons是自然更替和變化的一種形式,隨著更替,世界呈現(xiàn)出斑斕的色彩,學生本身就有體驗,但能夠利用這樣的體驗為語言學習提供素材和機會,教師也要抓住,讓孩子在表達中增加語言信息和表達能力??梢試L試從icecream入手,調(diào)動孩子喜歡的因素,來讓孩子對夏季充滿期待,同時將夏季的大海、沖浪、西瓜等引入春天的picnic,秋天的fruits,冬天的snowman等活動,然后通過一個對話,讓學生自由選擇季節(jié),進行語言表達的訓練,學生對喜歡的活動情有獨鐘,也就表達的繪聲繪色了。
六、在故事教學中的思考及反思
教學理念:是否體現(xiàn)了“以意義為核心”、“整進整出”的教學理念;是否將整體教學、啟發(fā)式教學等方法貫穿于或融入課堂教學之中。
教學目標:是否實現(xiàn)了本課教學目標中提出的語言能力和非語言能力目標,如:學生能否讀懂故事情節(jié);能否用標準的語音語調(diào)獨立朗讀故事;能否組織語言復述故事;學生是否提高了未雨綢繆、防患未然的意識。我們討論的故事是服務于教學的,所以就要首先考慮教學目標。所以需要反思的還有是否聚焦核心知識要點,是否利用故事鞏固了知識要點,是否在故事的延展活動中處理核心知識要點,是否能利用故事引出學習的主題。
課堂實施:交代故事的教學步驟,學生是否能積極回應;教師能否專注傾聽學生的言語表達,并作出回應;教師對于個體、小組和全班在故事活動中的互動是否有明確的指示和引導,這樣是保證學生能否順利地參與教師所設計地活動中來。教師能否理解學生的具體表現(xiàn)(如復述故事時的動作、表情、手勢和不十分清楚的言語),并能夠及時作出相應的反應(動作或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