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桂花
白族紅白喜事宴客中的八大碗是白族傳統(tǒng)飲食文化的集中表現(xiàn),宴桌是八仙桌(正方形的大理石雕花桌)一般為8個人一桌,菜肴上8個,俗稱“八大碗”。白族土八碗葷素搭配合理,肥而不膩,素而不淡,營養(yǎng)豐富,炸、酥、燉、煮齊全,有蒸有汆,色澤鮮艷多彩,突出白族飲食酸辣口味特色。席面用料簡單,但形式和禮儀隆重,所用器皿一般是本地產(chǎn)的土碗、紅竹筷子等,很少用高檔瓷器,但并不顯得粗糙和簡陋。所以餐桌很考究,一般選用劍川土漆雕花八仙桌,餐桌一般擺在婚禮彩棚下加上菜肴色澤搭配美觀,顯得古色古香,第一輪先由客人中有聲望高的老年人入席,俗稱“開席”。此時嗩吶鼓樂吹奏,主人迎客,氣氛熱鬧,表現(xiàn)了白族尊重老人的傳統(tǒng)美德。席間,客人可分菜和帶菜回家,土八碗的主菜(葷菜),一般都有定數(shù),每人可吃到兩塊(片)肉,碗中墊底的素菜可加添多次。因此,客人都備有菜葉子(現(xiàn)用食品塑料袋)、竹簽,將分到的肉包起來或串起來帶回家給老年人或小孩吃,寓意為帶回喜氣和福氣。
甲:“八大碗”由葷素兩大類組成
一、葷菜——四大碗:傳統(tǒng)正宗的葷菜四大碗,主要由豬肉構(gòu)成,有肥肉、瘦肉、骨頭、肥瘦夾雜肉……幾乎將一頭豬的部位都用上了。表現(xiàn)了白族人的大方、好客,對自己所有東西毫不吝嗇的大度氣質(zhì),這四大碗葷菜具體為:
第一碗:紅肉。用紅 米染成啞紅色,表示各方各面都紅紅火火,順順當(dāng)當(dāng),主要原料用的是肥肉。
第二碗:白肉。顧名思義,就是顏色是白白凈凈的,由豬頭肉和豬蹄組成,肥中有瘦,瘦中有肥。表示希望日子過得清清白白,吉祥如意。
第三碗:酥肉。酥肉可以有酥肉和酥骨兩種,可視家境的不同而定,家境好的可以用酥肉,家境不是很好的可以用酥骨,由于辦席面有一定的彈性,不同的家庭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家庭經(jīng)濟,作一些調(diào)整和增刪。酥肉則有日子舒舒坦坦之意。
第四碗:千張肉。千張肉是用豬肚皮上的三線肉做成,千張肉下面墊干淹菜。金黃金黃的,酸膩結(jié)合,香氣濃郁,而不膩人,是高貴典雅的象征。
制作工藝
這四大碗采用的制作工藝,包括了煮、熬、炸、蒸。其中的一些工藝也是挺有講究的。煮——就得用農(nóng)村里的大鐵鍋,用云南十八怪中的“草帽當(dāng)鍋蓋”中的草帽作鍋蓋,這鍋蓋是用山上的茅草編織而成的,在煮的過程中,水蒸汽被鍋蓋吸收,那蒸汽也會均勻地上升到空中,使煮出來的肉純?nèi)榘咨?,有一股子天然的純味。肉也不是去街上買的,哪家辦事了,如果能預(yù)料得到的話,都要在事前喂上一兩頭大肥豬,辦事前的一兩天,就專門把那一兩頭自家喂的大肥豬(不添半點現(xiàn)代化生產(chǎn)出的豬飼料,喂的是自家地里出產(chǎn)的純自然糧食和植物的秸桿粉碎出來的糠)。
熬:用的是祥云縣燒制出的一種土砂鍋,用來煮白肉。那煮出來的豬肉味道,是任何一種現(xiàn)代化的電子爐和微波爐所無法企及的,純純的,濃中帶股子清香。那色是純化了的乳白,沒有其他的任何一點雜色。
炸:用的是自家菜地里種出來的白菜或者青菜籽,用手工榨出來的菜籽油。在土灶或者土磚臨時搭起來的地灶上,將那調(diào)制好的酥肉炸成純金黃色。香氣襲人,讓人垂涎三尺。
蒸:也是用木甑子在大鐵鍋里一碗一碗制作好了,那碗叫扣碗。蒸的時候,為了讓千張的味更濃更純,就將千張肉放在下面,干腌菜放在肉的上面,取出來后倒扣在另一只碗里,那千張肉就在干腌菜上面了,所以那碗也叫扣碗,很有創(chuàng)意的。
當(dāng)然上面的葷菜四大碗,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已經(jīng)注入了新的內(nèi)容。除了那碗紅肉是必不可少的外,其他的三大碗,根據(jù)各家的經(jīng)濟條件,已經(jīng)改成了雞、魚、鴨、牛、羊的肉了??墒且话愕募彝ミ€是保持著過去的傳統(tǒng)席面,因為那傳統(tǒng)席面不用花費多少錢,因此在白族地區(qū),不管貧富懸殊如何大,請幾桌客是沒有什么問題的。
乙:“一座盤”由墊底和蓋頭兩部分組成
一、墊底:主要成分——各種酸腌菜,各種涼拌菜。
各種酸腌菜中的佼佼者要數(shù)麥蘭菜了。深山里一進入寒冬季節(jié),那蔥綠的麥子腳底下,就會探出了葉子滾圓滾圓的麥蘭菜,那油綠油綠的樣子,更讓人淌口水的是,撥上一小株,放鼻子前一聞,酸香酸香的山野味,一定會饞得你兩頰饞涎如涌,恨不能馬上就將那株翠玉般綠的麥蘭菜放口里品,當(dāng)然沒有腌制過的麥蘭菜是不能吃的,只有苦味。民間傳說:麥蘭菜腌菜是母女之間都舍不得互贈的好飲食,當(dāng)然是為了言極其美味。麥蘭菜只有大冬天才長得旺盛,腌制過程也非常簡單,洗凈后,用清鹽水,放點辣子面,用山泉水泡在瓦罐里,不出一個月,不打開瓦罐,那酸香味就溢出來勾引人了,惹得嘴饞的人,要一天打開兩三次地看,看有沒有腌熟了。
用麥蘭菜墊底,畢竟數(shù)量有限,有時就把麥蘭菜和蘿卜條子,青白菜段子拌在一起,讓麥蘭菜發(fā)揮它酸香濃郁的味道,這使麥蘭菜的酸香味更加濃厚了呢!沒有麥蘭菜,用了冬天的雪山上淌下來的山泉水,腌制的任何一種酸腌菜,都是脆酸爽口,清秀無比的。加之入冬后家家戶戶宰豬殺羊,吃多了上火的東西,這下火清涼的酸腌菜,當(dāng)然成了搶嘴貨,
冬季請客時,才有酸腌菜,其它季節(jié),就用涼拌萵筍、涼拌蘿卜、涼拌米線、涼拌面條……替代,當(dāng)然啦!味道也不會遜色的。往往席面上其他的菜都會剩下來,唯獨那墊底的酸腌菜或是涼拌菜,都會一掃而光的。
蓋頭:由“五香”組成——“五香”是指由腌鴨蛋或雞蛋,吹肝片,里脊片,蝦片,五種不同香味組成的風(fēng)味食品。
蓋頭是整個席面的支撐門面的部分,不僅要講求質(zhì)量,還要講求色、香、味俱全,使整桌“八碗一座盤”充滿一種生機盎然,而又有一種視覺上的紅花配綠葉的感覺,白族婦女們將已經(jīng)放好墊底的大圓白瓷盤,中間先擺上八瓣鮮燦燦,黃生生的腌鴨蛋,鮮花盛開似地放在最中間,腌雞蛋一般是不用的,只有沒腌鴨蛋時,才代替一下。因為腌雞蛋沒有腌鴨蛋那么大方,蛋黃也沒有腌雞蛋的那樣紅艷可人。然后將經(jīng)過調(diào)制好的吹肝薄片,也是八片,圍在盤子的一角。里脊是已經(jīng)染成了鮮紅艷麗的顏色了,也細細地薄薄地切了,順次接著吹肝擺下去,最后是那煎炸得大片大片的蝦片了。整個拼盤大方而且典雅高貴,將這拼盤往八仙桌中間一放,四面是那八個大碗,不吃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