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斌
(萍鄉(xiāng)市人民醫(yī)院兒科,江西 萍鄉(xiāng) 337000)
嬰幼兒肺炎屬于臨床上較常見的嬰幼兒時期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之一,多在冬春季節(jié)多發(fā)。肺炎是由病原體感染或吸入羊水及油類和過敏反應等所引起的肺部炎癥,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發(fā)熱、咳嗽、呼吸急促、喘憋、肺部啰音,且伴有煩躁、拒食、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腹瀉等全身癥狀[1]。對于嬰幼兒肺炎主要的致病菌包括肺炎鏈球菌、腺病毒、流感嗜血桿菌、葡萄球菌、支原體等感染所引起,若不能在短時間內及時救治,可能會引起呼吸窘迫、甚至呼吸衰竭、循環(huán)系統(tǒng)障礙及神經系統(tǒng)癥狀等,具有極高的病死率,嚴重危及患兒生命健康[2]。目前,在臨床上實施常規(guī)抗感染、止咳治療效果不佳。本文主要針對本院嬰幼兒肺炎患兒,在常規(guī)抗感染對癥治療的基礎上配合小劑量山莨菪堿進行輔佐治療的療效進行探究,希望為臨床提供借鑒依據(jù)。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間,在本院收治的60例嬰幼兒肺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住院病歷單雙號法分為試驗組(n=30)和基礎組(n=30),基礎組患兒男∶女=16∶14,年齡3個月~3歲,平均年齡(1.5±0.8)歲;試驗組患兒男∶女=13∶17,年齡4個月~3歲,平均年齡(1.6±0.5)歲。分型:輕型50例表現(xiàn)為存在咳嗽及喘憋等癥狀,但一般情況尚可,體溫在39℃以下;重型10例,主要表現(xiàn)為持續(xù)高熱在39℃以上,咳嗽及喘憋癥狀明顯[3]。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基礎組給予常規(guī)抗感染、止咳、化痰治療。試驗組則在此基礎上聯(lián)合給予0.1~0.3 mg的小劑量山莨菪堿(杭州民生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3021707)進行治療,小兒每次0.1~0.3 mg/kg靜脈滴注,每日1次,直至肺部濕啰音消失后可停藥[4]。
1.3 觀察指標 觀察對嬰幼兒肺炎實施不同治療后,患兒肺部臨床體征(咳嗽、喘息氣促以及肺部濕啰音)的消失時間分別進行統(tǒng)計分析。同時分析其治療效果,評定標準:①痊愈:患兒咳嗽、氣喘及三凹征等臨床癥狀全部消失,呼吸恢復平穩(wěn),體溫恢復正常,精神狀態(tài)良好;②好轉:患兒咳嗽、氣喘及三凹征等臨床癥狀有所緩解,呼吸及體溫有所恢復,精神狀態(tài)一般;③未愈:患兒咳嗽、氣喘及三凹征等各項臨床癥狀以及體征均無明顯變化??傂?痊愈+好轉。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數(shù)據(jù)均用SPSS 16.0統(tǒng)計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例數(shù)(n)表示,計數(shù)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治療效果分析 試驗組治療總效率與基礎組相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治療效果分析[n(%)]Table 1 Analysis of therapeutic effect[n(%)]
2.2 肺部臨床體征統(tǒng)計 與基礎組相比較,試驗組患兒咳嗽、喘息氣促以及肺部濕啰音等臨床體征消失時間明顯縮短,組間數(shù)據(jù)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肺部臨床體征統(tǒng)計(x±s)Table 2 Statistics of pulmonary clinical signs(x±s)
對于嬰幼兒肺炎從病因類型上可分細菌性肺炎、支原體肺炎、病毒性肺炎以及真菌性肺炎等[5-6]。大部分為嬰幼兒肺炎均為細菌感染性肺炎,從病變特征方面來看,主要是由于病原體不斷侵犯細支氣管、支氣管以及肺泡時,導致支氣管黏膜滲出液增多、肺泡水腫及氣管管腔發(fā)生痙攣,導致分泌物阻塞氣管,發(fā)生通氣障礙,影響氣體交換,從而引發(fā)肺部小動脈發(fā)生痙攣,甚至導致肺部循環(huán)障礙[7]。嬰幼兒肺炎發(fā)病后,由于肺泡腔內充滿炎性物質,影響患者呼吸通氣,從而導致患兒出現(xiàn)咳嗽、喘憋、呼吸困難以及肺部濕啰音等癥狀,嚴重患兒,甚至伴有神經系統(tǒng)(煩躁、嗜睡、凝視、斜視、眼球上翻)、循環(huán)系統(tǒng)(心功能不全)及消化系統(tǒng)(食欲下降、嘔吐、腹瀉)等全身癥狀,嚴重危及患兒生命安全。鑒于以上嬰幼兒肺炎疾病情況,抗感染、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改善微循環(huán)是治療的關鍵[8]。小兒肺炎合并較多的并發(fā)癥,其病情進展快,不易治愈,是臨床兒科呼吸系統(tǒng)疾病患兒病死的主要原因[9]。
本次研究中,針對嬰幼兒肺炎患兒,在臨床常規(guī)抗感染、止咳、祛痰等治療方案中,輔助實施山莨菪堿進行治療,該藥物屬于一類血管擴張劑,可降低肺血管阻力,不僅改善患兒機體內部血流灌注情況,也改善患兒心功能,同時還可以緩解支氣管痙攣,改善氣體交換功能,促進肺部濕啰音及炎性滲出物的吸收。通過靜脈滴入后,可在體內廣泛分布,不易通過血-腦脊液屏障,起效快,可增加心排出血量。小劑量山莨菪堿可改善患兒機體血液微循環(huán),同時緩解支氣管炎癥反應癥狀,加速患兒心肌收縮功能的恢復,維持患兒正常呼吸,縮短肺部臨床體征消失時間。
綜上所述,針對嬰幼兒肺炎患兒,在常規(guī)抗感染對癥治療的基礎上配合小劑量山莨菪堿進行輔佐治療療效更確切,可快速緩解肺部臨床癥狀,減少肺部濕啰音,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推廣價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