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主持:閆華
■圖、文/ 楊利玲 成都市青少年宮美術學校
材料:水彩紙、水彩顏料、生宣紙、皮宣紙、拷貝紙、白乳膠、鹽、留白液、鉛筆
課時:2課時
教學目的:
1.通過欣賞、觀察,了解百合花的形態(tài)特征以及它所呈現(xiàn)的自然美。
2.通過實踐操作,讓學生掌握水彩畫技法,以及掌握如何控制水與色的方法。
3.通過綜合材料的運用,給予學生更多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空間,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重點:
1.水彩畫技法中水與色的相互融合和自然浸潤。
2.綜合材料的合理利用,以及和畫面的協(xié)調性。
教學難點:綜合技法的表現(xiàn),畫面肌理效果的呈現(xiàn),以及畫面色調的協(xié)調統(tǒng)一。
教學過程:
一、欣賞引入:
1.引導學生欣賞百合花的圖片:百合花是一種姿態(tài)優(yōu)美的草本花,形狀猶如綻開的喇叭,每一朵花都有五六朵花瓣,像雪花一般純潔,花枝上長著小巧的花骨朵,十分優(yōu)雅,把它們插入晶瑩剔透的花瓶里,放在窗邊的桌子上,百合花沐浴著陽光隨風搖曳,那嬌柔的花瓣,優(yōu)美的形態(tài),宛如一個個亭亭玉立的仙女翩翩起舞。它總是散發(fā)出隱隱清香,讓人神清氣爽,擺上一盆在家里,似乎整個屋子都彌漫著清新淡雅的幽香。
鄧蕊佳 8歲這幅作品色彩艷麗而不燥,濃厚而透明,顏色之間自然浸潤所留下的痕跡變幻莫測?;ㄆ窟吘壍慕櫶摶綦[若現(xiàn),再加之桌面的不規(guī)則構成更增添了畫面的形式美感。
2.觀察其花瓣及葉片的形態(tài)特征。引導學生將主體花畫大,同時注意花的遮擋、聚散關系,葉子的穿插、大小變化,以及花和葉子之間的穿插、遮擋、前后關系。
二、步驟解析:
1.用皮宣紙和生宣紙撕貼大小不同的塊面粘貼出桌面的形態(tài),同時用拷貝紙撕貼出花瓶的形態(tài)。
2.用鉛筆勾畫出百合花的形態(tài),注意大小變化,聚散關系。
3.用生宣紙撕貼出葉子,注意與花的前后遮擋關系。
4.用留白液畫出花瓶身上的花紋。
5.用留白液勾畫出花和枝干。
6.用水彩顏料渲染桌面,注意同類色的相互融合。
7.用水彩顏料渲染花瓶,注意深淺變化。
三、教學總結:
在整體構圖上引導學生安排花瓶的大小位置變化,以及和桌面的構成關系。在色調的渲染上注意整體色調的協(xié)調統(tǒng)一和水分的控制,在渲染的過程中注意顏色的相互融合和自然浸潤,讓其產(chǎn)生更為豐富的變化。
陳謙與 9歲這幅作品整體呈現(xiàn)出氤氳清新的自然美,似乎彌漫著百合花淡淡的清香。顏色清麗淡雅,薄薄的水彩渲染柔和了畫面的冷暖,使人賞心悅目。
高熙顏 9歲這幅作品百合花的描繪特別細膩,花朵的形態(tài)變化通過寫生觀察表現(xiàn)得較為豐富,花與花之間的遮擋,以及和葉片之間的遮擋都表現(xiàn)的生動自然。尤其是花亮部和暗部的色彩通過深淺變化呈現(xiàn),使畫面更為生動。
裴彥卓 9歲這幅作品花、花瓶和桌子的安排顯然是經(jīng)過小朋友認真思考之后的畫面呈現(xiàn)。整個畫面的色彩協(xié)調統(tǒng)一,尤其是花、花瓶的暖色調和背景的冷色調相對比,使主體更加突出。同時背景通過撒鹽的技法所表現(xiàn)的特殊肌理效果,渲染了整幅畫面的氣氛。
蔣艾洋 9歲這幅作品顏色的深淺、明暗變化表現(xiàn)得特別好,使畫面融入一種光色的變化之中,透明酣暢、潤澤靈動。百合花的留白處理,使得花的輪廓清晰,通過顏色的渲染后也能表現(xiàn)出它的形態(tài)特征。
楊利玲老師輔導的學生作品
程思睿 9歲這幅作品色彩絢麗,通過水彩透明性質的呈現(xiàn),更加具有夢幻的視覺效果。主體的花和花瓶和背景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卻又有著豐富的色彩變化。桌面的大塊重色使畫面色彩層次更為豐富、更為協(xié)調。
楊翎嫣 8歲
閆華老師點評:
這堂課將紙張這一實物藝術與水彩顏料相結合來進行創(chuàng)作,而不同的紙張其材質的粗糙、光滑、浸潤性、透明度都能在作品中呈現(xiàn)出特殊的效果。其多樣性給我們的孩子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帶來了方便和靈感,呈現(xiàn)出來的學生作品具有很強烈的形式感和藝術美感。同時利用水彩材質其獨特的變奏關系,產(chǎn)生了透明酣暢、淋漓清新、色彩斑斕、幻想與造化的視覺效果,使得作品獨具藝術語言及個性。
劉韻桐 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