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清
摘 要:十九大對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務,最根本的就是要更加自覺地以習近平新時代思想為指導,結合學校教育實際,緊緊圍繞“平安、發(fā)展、質量”教育三大主題,精心謀教、用心施教、專心成教,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服務的根本任務,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學校教育,必須堅持以人為本,不斷創(chuàng)新,努力實現(xiàn)青少年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校園全面發(fā)展 教育發(fā)展思路
一、夯實教育發(fā)展總基點,奏響和諧平安主旋律
學校安全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基礎和前提保障,安全不保,何談教育?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防范第一、保障第一”的理念,堅持全覆蓋、全員化、全方位抓安全,真正在安全排查上求細,在安全管理上求真,在安全教育上求效,著力打造和諧平安校園,努力辦好和諧幸福教育。
1.安全教育全覆蓋。要將安全教育作為學校安全工作的基礎性工程來抓,做到全覆蓋、常態(tài)化,切實校準廣大師生的安全思想基線。安全教育對象全覆蓋。安全知識教育必須覆蓋所有教職工、學生和家長,讓安全知識“人盡皆知”,全面喚起廣大師生、家長和社會各界強烈的安全責任感,增強安全意識,做到人人關心安全,時時注意安全,事事想到安全。安全教育內容全覆蓋。要多形式、多舉措、多渠道,全面加強師生和家長的交通、消防、飲食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堅持每天對學生進行以“十注意”為主要內容的安全教育宣傳;堅持將應急演練納入常態(tài)化管理,真正讓人人參與演練,人人形成習慣,人人掌握逃生技能,人人能夠自救互救;特別加強以“七嚴禁”和“八不準”為主要內容的師德教育,打造一支高素質師資隊伍。安全教育時空全覆蓋。安全不僅有校內、課內安全,還有校外、課外安全。
2.安全管理全員化。在學校安全管理上,要建立起學校引導、部門實施、師生參與、家長配合、社會各界聯(lián)動的三維立體模式,不斷延長安全管理陣線。教育職工全員參與。要強化安全管理責任制落實,讓每一位管理人員、教職工成為學校安全信息員、教育員和監(jiān)督員,構筑起教育系統(tǒng)內部金字塔式責任體系,逐步把學校安全工作做成“天天工程、人人工程”形成全員參與、共建平安校園的工作格局,從源頭上杜絕事故發(fā)生。
3.安全保障全方位。堅持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做好安全保障和防范工作,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死角,筑牢安全防線。安全排查要細。隱患排查是學校的第一道防線。要充分發(fā)動全體教師,特別是管理人員、值日教師和班主任,圍繞校舍、飲食飲水、供電線路、運動設施、危險化學藥品、安全管理制度執(zhí)行等重點環(huán)節(jié)和內容,進行“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全方位、細致化隱患排查,不放過一個疑點,不丟掉一個盲點,不留下一個隱患點,所有排查出的校園安全隱患和問題要細致梳理出來,分級歸類,逐一建立臺賬。安全整改要實。
二、謀劃教育發(fā)展新思路,教育教學結碩果
思路決定出路,思路是成敗之關鍵,一所學校質量如何,主要取決于兩個因素,一是校長,二是師資,而其中起關鍵作用的就是校長,校長是學校的旗幟、學校的靈魂,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
校長一定要有清晰的工作思路,要有先進的辦學理念。思路和理念主要通過學校文化建設體現(xiàn)出來。強化學校文化,很多同志可能就會想到墻壁文化、樓道文化、物質文化,想到好看、漂亮。其實這是個認識的誤區(qū),墻壁文化、樓道文化、物質文化是學校文化一個載體、一個方面。學校文化是學校師生通過共同努力所達到的學??傮w文明狀態(tài),集中反映著全體師生的意識、精神和追求,是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質文化和行為文化的統(tǒng)一,直接影響著學校中的每一件大事小情。大至學校的發(fā)展興衰、形象塑造、觀念培養(yǎng)、文化傳承、促進和諧,小到師生員工的行為舉止、個人愛好等細節(jié),是學校的根本和靈魂。
在學校的每一個角落,學校師生的每一個行為,都深入都反映著學校的文化精神。學校師生員工是學校文化建設主體。校園文化是師生員工學習、工作以及生活的一種精神氛圍與物質環(huán)境,每位師生員工都生活在其中,并自覺或不自覺地參與這種精神氛圍和物質環(huán)境的建造與變革,又自覺不自覺地接受這一文化氛圍的陶冶、引導和塑造。為此,要明確并充分發(fā)揮師生的學校文化建設主體作用,讓學校文化真正成為師生自身的文化。學校文化是引領學校發(fā)展的靈魂,它緊緊地附在學校師生身上,無處不在。
三、推動學校和諧發(fā)展,辦讓人民滿意教育
做到真抓實干,務求實效,把嘴上說的、紙上寫的、會上定的,變?yōu)榫唧w的行動、實際的效果。
1.堅持立德樹人,增強育人實效。在進一步抓好各項主題教育、抓好陣地建設與隊伍建設的基礎上,構建并完善具有清中特色的“三全三自一心”德育模式,在突出德育為先中實現(xiàn)“三全”,在主題教育活動中體現(xiàn)“三自”,在追求特色中,充分發(fā)揮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作用,創(chuàng)設適合學生個性成長、全面發(fā)展的教育教學環(huán)境。抓好以班主任為樞紐的德育網(wǎng)絡建設。認真抓好體藝工作,注重提高體育課質量,嚴格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組織教學,搞好體育教研活動和課題研究。加強學生良好衛(wèi)生習慣養(yǎng)成教育。加強團隊工作,為德育工作增添持續(xù)發(fā)展的動力。持續(xù)進行文明禮儀養(yǎng)成教育,為學生后天發(fā)展蓄勢。
2.聚焦課堂改革,提升辦學質量。堅持質量立校原則,細化教學管理過程,強化學科教研組、備課組建設,落實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學科質量責任制,不斷提升課堂教學效益。堅持以生為本,努力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推進課程與教學改革,讓課堂教學接地氣,顯人氣,堅持以學定教,突出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探討各種課型的課堂教學模式和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加大研究課標、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的力度,讓每一節(jié)課都能成為師生成長的階梯強化責任意識、憂患意識和質量意識,進一步落實目標責任制。要在“嚴、精、細、實”上下功夫,最大程度地提高復習效益。努力實現(xiàn)學?!耙荒旮纫荒旰谩钡陌l(fā)展目標。
3.深化內涵建設,彰顯辦學特色。立足現(xiàn)實,放眼未來,用特色教育的實踐,豐富學校的辦學內涵。建設和營造優(yōu)美的校園育人環(huán)境,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進一步培育優(yōu)良的校風、教風、學風,形成積極向上、健康的人際關系、輿論氛圍。加強學生社團工作與教育宣傳工作,發(fā)揮各種媒體的積極作用,營造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良好輿論氛圍,彰顯學??缭桨l(fā)展的正能量。
4.優(yōu)化隊伍素質,促進優(yōu)質發(fā)展。堅持人才強校戰(zhàn)略,精心實施“師表工程”“名師工程”“青藍工程”等三項工程,落實教師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的過程管理,努力造就一支品德高尚、業(yè)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人才隊伍。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引導教職工認真踐行《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為人師表,以主人翁姿態(tài),在社會、家長和學生面前展示教師應有的知識、涵養(yǎng)和風度,做到熱心愛教、優(yōu)質施教、文明執(zhí)教、廉潔從教。
學校要給自己的學校定好位,辦出自己的特色,擁有自己的文化,只有這樣才能使學校辦得有活力,得到社會、家長和學生的認可。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不進則退的危機感、勇于擔當?shù)呢熑胃泻筒回撝赝械氖姑校孀嵏?、埋頭苦干、科學巧干,在“干”中學習,在“干”中創(chuàng)造教育優(yōu)異業(yè)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