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高大學生思辨能力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提升英語運用方面的能力。因而,本文圍繞學生思辨能力缺乏的現(xiàn)況,探討了提高學生思辨能力的英語教學方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思辨能力;學生;大學英語教學;對策
【作者簡介】袁琪瑋,邵陽學院外國語學院。
通常而言,進行大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應當以培養(yǎng)學生英語交流和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為主,可是因為以往的學習觀念并未將思辨能力作為主要能力進行培養(yǎng)。再者,課程與評估方式缺乏合理性,造成很多大學生無法熟練運用英語這項交流工具。因而,此次就對如何提高學生思辨能力進行了分析論述。
一、學生思辨能力缺乏的現(xiàn)況
大學生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思辨能力缺乏一般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關注機械記憶,忽視邏輯思辨。在進行大學英語教學的時候,學生可以輕松應對機械式的訓練,學生反饋雖然具備了辯證思維意識,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長時間的固定思維限制了自己看待問題的視角,無法達到批判思維與質疑的要求。
其次,注重感性認識,忽視理性認識。一些大學生善于對現(xiàn)象進行陳述,停滯于認識的基礎階段,持續(xù)不斷地表達自我,可是假設遇到分析現(xiàn)象背后所隱含的本質,以及對一些比較復雜的問題進行研究與分析時,就會出現(xiàn)手足無措與邏輯不清的問題,無法從宏觀角度掌握事物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不能把握事物與事物間的內在聯(lián)系和矛盾,進而難以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二、提高學生思辨能力的大學英語教學對策
對思辨能力的探索,外國始終走在前沿,外國的很多研究成果都很豐富,牽涉的范圍很廣,比如哲學、教育學等。探索的內容涵蓋了思辨能力含義與組成要素、檢測方法與提升對策等。以具體學科來說,思辨能力探索大體集中于生物學與護理學等方面,在語言教學方面的探索較少。許多年來,和大學生思辨能力有關的探究在西方國家被很多人所關注到,其探究課劃分成這樣幾種:界定思辨能力、建立思辨不能離的工具、探究高等教育思辨能力提升的路徑與有效性。在這里面,最具影響力的思辨能力理論就是The Delphi Project提出來的雙維結構模型。
1.進行聽前預。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聽“A Small Misstep can a Big Career Trap”文章以前,學生可融合題目與既定選項給出的信息進行聽前預估。當學生在進行了各種發(fā)問思考的聽前預測以后,就可以帶著疑問與目的接著聽,如此就可以將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出來,進而使其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教師在學生閱讀好題目后,需要安排學生快速通讀給出來的選項,且推斷問題。
第一,1. Only the CEO. 2. Only his immediate boss. 3. All excutives on the disribution list he made. 4. All executives on the distribution list his boss had given him.學生在讀完了這幾個選項以后,可以按照選項里面的信息在心里面展開推斷和預估,該問題是圍繞人進行的,同時3和4選項相似,干擾性強,所以,這就需要學生在聽的時候仔細分辨。
第二,1. His boss was please. 2. His boss looked angry. 3. The CEO congratulated him on his good report. 4. His colleague got angry。按照已經(jīng)具備的信息可以進行推斷:這道問題是圍繞人的情緒,究竟誰在生氣?還是高興?出現(xiàn)該假設推理后,學生在聽的時候,就可以有意識聚焦表達情緒的詞匯。
第三,1. She thought Adams went abovve her power. 2. She thought the CEO would be upset. 3. Adams didnt meet the deadlines. 4. She didnt want the CEO to read the report.按照選項信息可以推斷出,其是根據(jù)她與Adam以及CEO三人間的事情。最后一個選項和第三個選項有很大的承接性,在此可以結合題目進行假設,由于作者工作中的失誤,有一份不應當交的報告交在了CEO手上,所以,作者可能會面臨職場上不好的后果。
2.明確聽的目的,進行分析和推理。將聽的目的明確好,消除沒有關系的干擾信息,聚焦聽和選項相關的信息,學生聽到第一段文字的時候,注意力會放置于最后的一句話上,因為這一信息在第一個問題所給出來的選項中出現(xiàn)了。學生可以通過自己聽到的消息和選項里面的信息進行分辨與比較,接著進行判斷,查看是不是相符。因為聽前活動有一點點差別,所以在聽時,會有意識辨別信息,最終可以從第二段文字中聽到重要的信息,進而了解到第四個選項信息才是符合的。
3.聽后反思。累積文章里面有用的表達方法,進行舉一反三,結合自己的有關生活經(jīng)歷,和別的學生進行場景模擬與交流探討。實際上,這樣的越權行為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例子,在學生學習以及生活之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學生在做好前面兩個聽力步驟以后,一般會忽視最后的信息反饋與輸出過程。采用這樣自我評估與反省形式的學習,學生可以充分體驗到大學英語聽力學習的樂趣,繼而攻克對英語聽力的緊張心理,形成自信心理。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還需要經(jīng)歷很長一段改革與實踐,才可以健全大學英語教學模式,進而達到提高學生思辨能力的目的。此次研究還有很多不足之處,還需要相關教育工作者接觸探索與分析,找到提高學生英語思辨能力的最佳方法,促使學生英語學習成績提升。
參考文獻:
[1]呂巖.思辨能力提升視角下的高職英語教學策略研究[J].九江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8(01):31-32.
[2]孫曉杰.情境教學對提升英語口語思辨能力的促進作用[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4,30(05):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