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趣譚 古代翻譯官 這個差事不簡單

    2018-10-25 11:20:56羽頎
    高中時代 2018年10期
    關鍵詞:譯經(jīng)鳩摩佛經(jīng)

    羽頎

    無論是萬方來朝的華麗盛景,還是出訪他邦的友好交流,語言不通總是天大的難題。于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就應運而生了,他們地位不高,名聲不顯,卻是一個國家和周圍交流離不開的幫手。他們就是翻譯官,用語言打天下、看世界。

    翻譯這個行業(yè)在我國由來已久,中國本身是一個多民族國家,語言不一,與境外的往來也很頻繁,因此歷朝歷代都設有專職翻譯機構,從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到晚清國人走出國門,在中國歷史的各個節(jié)點上,都活躍著翻譯官們的身影。不同民族和國家之間傳達消息、宣揚文化,都需要翻譯作為媒介。中國古代的翻譯官既包括口譯也包括筆譯,他們有的精通周邊少數(shù)民族文字,有的知曉遠邦語言。而這些紛繁復雜的語言文字,都是不同時代翻譯官們在工作中需要熟練掌握的。

    始于外交的三象重譯

    翻開《周禮·秋官》,可以讀到關于“象胥”的記載。這個現(xiàn)代人頗為陌生的名詞,可以說是中國古代關于翻譯官最早的記載。周王朝四周,有“蠻、夷、閩、貉、戎、狄”六族,而“象胥”則是周天子接待各方使者的官員。

    通夷狄之言曰象,有才能之人曰胥。這批通曉外語的官員,既能夠與使節(jié)溝通,傳達周王朝的國策;又要在使節(jié)覲見周天子的重要場合,擔任引導和翻譯。工作任務與現(xiàn)在那些精通外語的翻譯、外交官沒有什么兩樣。

    不過,周朝的譯官不止有“象胥”一個官稱,而是和周邊諸侯國一樣,根據(jù)方位不同各有名號。《禮記》記載:“五方之民,言語不通,嗜欲不同。達其志,通其欲,東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北方曰譯?!焙髞?,佛經(jīng)譯者在譯字前加翻,成為“翻譯”一詞,一直流傳至今。那為何不說翻寄、翻象、翻狄呢?中國古代最大的威脅來自北方的游牧民族,古人對譯的重視程度明顯高于寄、象、狄,稱其為翻譯就不足為奇了。《國語》中還講到,少數(shù)民族來到中原王朝進貢,正式面見諸侯前,先由“舌人”來接待。看起來,“舌人”也是翻譯外交人員的雅號。

    在當時那個以中國為中心的政治體系中,四方諸國也將自己國家的興衰,寄托到中國的命運之上,于是,中國風調雨順,他們也覺得順利;中國多災多難,他們也跟著著急。周王朝國泰民安,自然萬方來朝,表達思慕之情。其中,就包括《后漢書》里記載的遠在西南的越裳氏。

    越裳氏離周王朝實在太遙遠了,甚至專門負責南方使節(jié)翻譯的象胥都不能馬上理解他們的語言。不過幸好相鄰方國之間,也都有翻譯可以互譯,于是越裳氏通過三個譯官的接續(xù)翻譯,才將心聲表達給周天子:“我們的國君身處外國,近來沒有疾病暴雨,猜想大概是中國出了圣人吧。所以才派了臣來進貢白孔雀?!边@“三象重譯”而至的白孔雀,著實珍貴無比。周公接受了遠方客人的禮物,并認為這是文王仁政的功勞。假設沒有翻譯官的幫忙,恐怕越裳氏的拳拳之心就白費了。

    佛經(jīng)漢譯引發(fā)翻譯時尚

    中國翻譯的第一個高潮時代,是由漢譯佛經(jīng)開啟的。東晉孝武帝太元四年,當前秦王苻堅攻克襄陽時,他這樣感慨道:“朕以十萬之師攻取襄陽,唯得一人半。”苻堅口口聲聲要得到的是一代高僧道安大師。道安佛法高深,更通曉外語,精于譯經(jīng)。苻堅格外仰慕他的才學,于是在派兵攻破襄陽后,挾持道安來到了長安。苻堅為道安在長安五重寺專門組織了佛經(jīng)譯場,這位高僧不但自己譯經(jīng)無數(shù),而且培養(yǎng)了很多譯經(jīng)人才,被梁啟超稱為“中國佛教界第一建設者”。

    時隔20年,另一個信佛的皇帝,后秦文桓帝姚興也為長安城請來了一位譯經(jīng)大師, 那就是客居后涼的高僧:鳩摩羅什。姚興請鳩摩羅什在長安城西南的逍遙園中譯經(jīng),封他為國師。鳩摩羅什主持的譯場,實力雄厚,成員眾多。譯經(jīng)無數(shù)的鳩摩羅什總結的譯理更是被后人沿用,連現(xiàn)在翻譯界常說的“信、達、雅”三原則,最初也是參照了他的譯經(jīng)法提出的。

    如果說漢魏時期是譯經(jīng)的緣起時代,那么隋唐帝國就是譯經(jīng)的高潮期。由官方組織的佛經(jīng)譯場和譯館越來越多,而玄奘天竺取經(jīng)歸來后的譯場,更是推動了佛經(jīng)翻譯的官方化進程。

    不過,經(jīng)文雖多,總有翻譯完的時候,尤其是隨著中國式佛教的興起,佛經(jīng)翻譯也逐漸轉向衰落。

    那些著名的翻譯官

    中國古代早期的譯者大都沒有留下自己的名姓,歷史典籍中有據(jù)可查的可能就是張騫的向導和翻譯堂邑父了。

    關于堂邑父的資料,史書中記載極少,據(jù)說他是西域胡人,本名甘父,在戰(zhàn)爭中被漢軍俘虜,成為堂邑侯陳午的家奴,故名堂邑父。堂邑父的主人陳午可不是一般人,他是西漢開國元勛陳嬰之后,漢文帝女婿,漢武帝岳父,他的女兒就是武帝的第一位皇后、金屋藏嬌中的主角陳阿嬌。

    堂邑父精于騎射,諳熟西域地理和當?shù)卣Z言,所以被選拔為張騫助手。公元前138年,張騫率領100多名隨行人員,從隴西出境,開始了西域之行。不過這次出使并不順利,張騫一行剛剛進入匈奴地界即遭扣押,后趁看管不嚴,張騫成功出逃,來到大月氏。不過大月氏早已不愿糾纏與匈奴的舊怨,張騫無功而返,又被匈奴扣留。張騫和堂邑父故伎重演,乘匈奴內亂之機再次逃脫,回到長安,不過當初出發(fā)時的100多人只剩下了他和堂邑父兩個了。

    對于這段歷史,后人只記住了張騫的名字,而忽略了堂邑父的存在。至于堂邑父如何與匈奴人虛與委蛇,保住了張騫性命,史書中只字未提,只記下了這樣一行文字:“堂邑父胡人,善射,窮急射禽獸給食?!笨磥?,如果沒有堂邑父,張騫即使不被匈奴人殺死,也會餓死在路上。

    宋元之際,是一個風起云涌的大時代。不同民族建立的政權時而結交時而對立,精通異國語言文字的翻譯官,被時代推到了風口浪尖。多年戰(zhàn)爭,宋遼終于在宋真宗景德年間簽訂了澶淵之盟,迎來百年和平共處。這一重要和議締結時,前往契丹談判的,是北宋名不見經(jīng)傳的官員曹利用。

    臨行之前,宰相寇準將曹利用叫到一旁,嚴詞厲色道:“雖然官家許諾百萬,但你此行,只能以30萬為限度,如果超過,我必定把你斬首示眾!”等到曹利用歸來,帶回合約,歲幣的金額果然就只有30萬。這個記載在《宋史》中的故事,將簽訂盟約的功勞記在了寇準身上,但能夠不辱使命的曹利用,顯然也功不可沒。

    為何曹利用會被委以如此重任?也許正是由于出生在宋遼邊境,通曉契丹語,由這樣背景的人去談判,沒有語言障礙,不至于被蒙蔽。大概也是由于這個原因,他才能在談判中堅守底線,順利完成任務。

    如果說之前的時代,翻譯是多民族之間溝通交流的助手,那么到了明代,翻譯承擔的業(yè)務就開始超出本土,開始和世界接軌了。鄭和七次下西洋,其中翻譯官馬歡、費信、鞏珍三人都曾隨行。這三位翻譯官資質、才干卓越,他們將遠航見聞記錄成冊,各自編撰了《瀛涯勝覽》《星槎勝覽》《西洋番國志》。其中,馬歡參與了第4、6和7次下西洋,他不僅精通阿拉伯語和波斯語,而且還有一手好文筆。《瀛涯勝覽》詳細記錄了馬歡所環(huán)游的二十個國家,包括南洋各國、阿拉伯國家,記載了這些國家的航路地理、風土人情、語言文化、工藝貿易、貨幣,甚至包括野生動植物的觀察紀錄。是研究鄭和下西洋,明代中外交通史的第一手資料,對介紹亞非航線諸國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猜你喜歡
    譯經(jīng)鳩摩佛經(jīng)
    協(xié)通論視佛經(jīng)一例
    譯經(jīng)用字與譯經(jīng)詞語新釋
    佛經(jīng)音義同形字輯釋
    以小說的方式布道弘法
    ——談談徐兆壽長篇小說《鳩摩羅什》
    西夏文佛經(jīng)——《吉祥遍至口和本續(xù)》
    收藏界(2018年1期)2018-10-10 05:23:14
    《秦漢文學編年史》獻疑
    北方文學(2017年26期)2017-09-21 07:37:59
    “八宗之祖”鳩摩羅什,離紅塵最近的高僧
    西夏佛經(jīng)所見官職名人名述考
    西夏研究(2016年4期)2016-07-10 12:08:14
    佛教史視閾下康僧會譯經(jīng)之儒學化及其意義
    中州學刊(2016年5期)2016-05-30 10:36:34
    一代佛學宗師:鳩摩羅什
    邓州市| 南岸区| 甘肃省| 连江县| 曲麻莱县| 旌德县| 赞皇县| 新疆| 宜兰市| 双城市| 巴林左旗| 枣阳市| 焉耆| 邯郸市| 伽师县| 南通市| 成都市| 潜山县| 大理市| 茌平县| 白山市| 华宁县| 太仓市| 沂水县| 从江县| 墨玉县| 铜山县| 香河县| 天水市| 达拉特旗| 宣化县| 五寨县| 安庆市| 萨嘎县| 罗定市| 青神县| 中江县| 四子王旗| 平山县| 永嘉县| 隆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