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智慧
摘 要:為了更好的實際教學目標,課堂教學離不開教學設計,單元教學內容離不開整體設計。因此在實施英語單元整體教學法時,教師要充分教慮教學目標的整體性、話題內容整體性、語言知識整體性及能力培養(yǎng)的整體性。
關鍵詞:小學英語 整體教學 教材分析
隨著新教材的使用,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方法、觀念和技術方面都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單元每個板塊的教學都有一種“獨立”的想,缺乏單元的“整體”觀念,只要求一節(jié)課的精彩,而忽略了單元的整體功能,因此對培養(yǎng)學生口頭與書面運用英語為重點學習,促進英語整體綜合性發(fā)展的教學目標。
一、對教學內容進行解讀,明確單元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最終要達到的教學目的,教師在進行單元目標設定時,要根據教材的整體設定,經過多方位、多層面、多角度分析和比較單元各板塊內容,充分挖掘教材課本的內涵和外延,最終確定單元整體教學目標。例如:在設定Unit3 My Day 的單元目標時,教師可以通過觀察、分析和討論教材范本,從宏觀層面進行解讀,最終確定單元教學目標如下:
1.能夠聽懂并會說、會讀、會寫有關日?;顒优c時間的短語
2.能夠正確朗讀并表演卡通,明白卡通的幽默之處
3.能夠通過歌曲、表演、游戲等趣味性活動,體驗英語學習的樂趣,并在活動中,積極與他人合作,熟練的運用英語知識
4.懂得珍惜時間,了解合理安排作息時間的重要性;熱愛生活,讓每一天的生活過得豐富而有意義。
上述教學目標,可以提高學生語言知識與技能的發(fā)展,同時還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與學習方法的培養(yǎng),充分的體現了英語課程人文性與工具性的雙重性質。所以,目標設計的準備、具體、全面可以很好的為教學話動的設計指明發(fā)展方向[1]。
二、將單元版塊功能展現出來,設計合理的教學課時
為了完成單元整體教學目標,教師可以對單元內每個板塊進行分配與整合,在進行課時分解時,教師要重點關注每個板塊的主要功能,然后依據板塊的容量、板塊之間的關系并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合理的搭配[2]。
Unit3 My day 單元可以設定三個課時進行教學,設定板塊組合如下:第一課時為 Story Time ,第二課時為復習 Story Time、Song Time、Checkout Time
和 Fun time 板塊,第三課時為 Cartoon Time、Sound Time 和 Ticking Time 板塊。
第一課時Story time 板塊,目的是讓學生整體感受單元重點的語言現象,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同時把握話題功能與框架,初步學會運用新知識。然后通過第一課時的教學,能夠完成以下教學目標:能聽懂、會說、會讀有關日?;顒雍蜁r間的短語;能聽懂、會說、會讀句型“When do you ...?”“I…at…”并能在情境中運用;能正確、大聲、流利地朗讀課文,能談論自己一天中某一個時間段的活動;能與他人合作完成學習任務;知道合理安排作息時間的重要性。
第二課時復習上一節(jié)的學習內容,然后分別在 Song time、Checkout time、Fun time 中進行句型與詞匯練習、書寫訓練和互動表演等語言實踐活動。通過這種的板塊學習,學生對所的語言有機會得以訓練,通過語言情境的不斷變化,使學生語言的綜合運用通過任務活動得以良好的發(fā)展。并完成聽懂、會說、會讀、會寫有關日?;顒优c時間短語的教學目標;能夠通過歌曲、表演、游戲等趣味性活動,體驗英語學習的樂趣;懂得珍惜時間,讓每一天的生活過得豐富而有意義。
第三課時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演唱上一節(jié)課創(chuàng)編的歌曲 Peters Day 開始,然而后帶領學生朗讀Cartoon time 的幽默故事等,最后師生可以一起進行Ticking time 的綜合評價活動。這樣的板塊安排看似板塊之間組合沒有規(guī)律,實際是將閱讀教學、語音教學與學習評估鏈接成一個整體,呈現出新舊知識相互交替、學習過程與學習評價有效銜接的現象[3]。
三、對單元知識進行多元化解析,將教學文本的價值發(fā)揮出來
1.尊重文本
首先,教師在處理文本時要做到尊重文本?,F行的小學英語教材內容是眾多教學專家與優(yōu)秀教師智慧的結合,在教學教師要應充分體現編者的理念與意圖,將教材的作用發(fā)揮到最大化[4]。
其中Cartoon Time 板塊為趣味性閱讀,通過簡單、有趣的故事,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為學生提供鮮活的表演劇本。教師在處理該板塊時,應有別于對
Story Time 板塊的處理,把握故事的整體性,適當的可以忽略故事的細節(jié),讓學生自主地感受故事學習的愉悅。由于過多的細節(jié)問題會影響故事文本的整體語境,同時也會增加學生學習的負擔,并降低學生對閱讀的興趣。教師要將大部分時間用于指導學生模仿與故事表演,使學生在朗讀與展示的過程中,揣摩故事人物的情感,品味故事的語言與內容,從而能更加充分地體驗到故事的魅力。
2.活用文本
教材文本只是提供給教師一個范例,教師不應該局限在其中,而是要創(chuàng)造性的利用文本,使文本能夠更好地服務于課堂教學中。文本的創(chuàng)造性運用在本單元三課時中都有體現,尤其是在第二課時的教學中表現得更加突出?!敖處熢谔幚?Song time 板塊時,首先將歌曲作為聽力材料,讓學生聽歌曲并回答問題。接著,將歌曲作為語言訓練材料,讓學生先誦讀、再學唱,逐步學會歌唱。最后,將歌曲作為學生創(chuàng)作的原材料,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提高了學生靈活運用語言能力[5]。
結語
總而之言,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對教師的教材觀與教學觀提出了新的要求,對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與學生語言學習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應該要深入研究教材,不斷提高課程的執(zhí)行力,促進學生英語學科學習的進一步形成。
參考文獻
[1]陳劍.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視角下的教材解讀[J].教學與管理,2015(17):53-55.
[2]黃慧卿.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解析[J].新課程(小學),2017(05):138.
[3]施林靈.關于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研究[J].新課程導學,2015(36):55.
[4]寧占芳.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目標的分析與制定[J].科教導刊-電子版(上旬),2017(10):176.
[5]孫倩,王麗君.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內容[J].教學與管理,2014(29):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