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瑞芳
山西省晉中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呼吸內(nèi)科,山西晉中 030600
哮喘又叫做支氣管哮喘,屬于臨床中多發(fā)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該疾病的發(fā)作具有反復性,屬于炎性細胞和炎性介子共同參與的過程,針對于該疾病的治療,臨床主要以支氣管擴張類藥物為主,可以起到有效的抗炎作用,同時還能減少過敏活性介質(zhì)的釋放[1],另外由于患者血管通透性提高,導致支氣管粘膜水腫,其黏液的分泌增加,進而導致支氣管關平滑肌的收縮,因此臨床表明,采用祛痰藥物也能很好的改善肺病功能情況,降低糖皮質(zhì)激素類藥物的使用量。而此次研究旨在分析羧甲司坦聯(lián)合布地奈德治療哮喘的療效及對血清炎癥因子的影響及價值,特選擇2016年4月—2018年1月期間收治的80例患者進行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該次研究中涉及的患者例數(shù)為80例,上述患者均符合哮喘的臨床診斷標準,同時具有反復發(fā)作喘息、胸悶等情況,在治療前7 d均未使用β2受體激動劑,排除患有免疫功能障礙者,同時以上患者均無其他嚴重肺部疾病,同時該次研究經(jīng)過倫理委員會批準,并且患者均同意該次研究,并簽訂知情同意書,利用數(shù)字隨機分組的形式,將以上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的患者例數(shù)為40例,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例數(shù)分別為21例和19例,其年齡范圍最大為70歲,最小為27歲,平均年齡為(44.37±2.16)歲;而剩余40例患者則對對照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例數(shù)分別為22例和18例,其年齡范圍最大為69歲,最小為 28歲,平均年齡為(44.56±2.31)歲,分析上述患者的臨床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可進行實驗。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的治療方案,主要為氨茶堿類藥物、抗膽堿類藥物以及進行化痰、鎮(zhèn)咳、吸氧等治療,而觀察組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羧甲司坦聯(lián)合布地奈德進行治療,其中羧甲司坦 (國藥準字H11021036)的使用方式為口服,0.5 g/次,3 次/d,布地奈德(進口藥品注冊證號H20140475),治療方式為吸入治療,每次1噴,早晚各1次,7 d為1個療程,兩組患兒均治療1個療程。
分析上述患者的治療效果,并分析患者治療前后血清IL-8以及TNF-α以及IgE水平,同時對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進行分析。
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以及無效3個等級,顯效是指患者治療后的臨床癥狀以及體征明顯消失,其炎癥基本消失,并且1 s呼氣容積升高超過35%;有效是指患者治療后的臨床癥狀以及相關體征明顯改善,炎癥反應明顯緩解,并且1 s呼氣容積升高超過25%,未達到35%。無效是指患者治療后的臨床癥狀、體征等無變化甚至加重[2]。
該文研究所得數(shù)據(jù)資料均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使用(±s)表示,實施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使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分析上述患者的治療效果,在表1中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IL-8以及TNF-α以及IgE水平,在表2中看出,兩組患者治療前血清IL-8以及TNF-α以及IgE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但是治療后的相關指標均明顯改善,但是觀察組患者的改善幅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分析上述患者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對照組患者出現(xiàn)不良反應人數(shù)為4例,發(fā)生率為10.00%,其中發(fā)生頭痛的患者為1例,咽喉不適的患者為1例,惡心的患者為2例,而觀察組患者出現(xiàn)不良反應的為3例,發(fā)生率為7.5%,其中咽喉不適、惡心以及頭痛患者各1例,兩組數(shù)據(jù)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156 6,P>0.05)。
表1 患者的治療效果
表2 患者治療前后血清IL-8以及TNF-α以及IgE水平(±s)
表2 患者治療前后血清IL-8以及TNF-α以及IgE水平(±s)
組別 時間 血清IL-8(pg/mL)TNF-α(μg/mL)IgE(U/mL)觀察組(n=40)對照組(n=40)t值P值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后治療后25.16±0.91 11.45±0.27 25.21±0.28 14.76±0.35 47.358 2<0.05 21.34±1.89 7.27±0.69 21.31±1.87 9.04±1.47 6.893 6<0.05 141.37±18.14 74.66±16.32 142.39±18.19 89.68±16.22 4.128 5<0.05
在臨床中眾多的呼吸道疾病中,哮喘屬于常見的一種,其臨床癥狀主要以喘息、咳嗽以及氣促為主,針對于該疾病的治療,主要以支氣管舒張劑、糖皮質(zhì)激素以及β受體激動劑為主[3],而布地奈德屬于糖皮質(zhì)激素類藥物,可以有效減少組胺等過敏活性介質(zhì)以及炎癥介質(zhì)的釋放,并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同時利用霧化吸入治療,可直接將藥效作用在患者呼吸道粘膜中,局部抗炎效果較高,能有效降低微血管滲透性,改善患者水腫的情況,同時還能增加內(nèi)皮細胞以及平滑肌細胞的穩(wěn)定性,有效抑制免疫反應以及降低抗體的合成。而羧甲司坦屬于粘痰液溶解性藥物,其抗氧化以及抗炎的效果較高,能有效抑制病毒以及細菌的黏附率,其主要作用在支氣管腺體的分泌中,并且藥物中的羧甲基和黏蛋白的S-S相互轉換,促進低粘度唾液黏蛋白的分泌,減少高黏度的鹽藻黏蛋白產(chǎn)生,降低患者痰液的粘稠度,進而能加速痰液的排出[4]。
而在該次研究中,筆者發(fā)現(xiàn),哮喘其本身屬于一種氣道慢性非特異性炎癥疾病,在嗜酸粒細胞以及肥大細胞等多種炎癥細胞的共同作用下,產(chǎn)生的炎癥反應,其中TNF-α屬于重要的炎癥因素,由活化的單核巨噬細胞產(chǎn)生,并且能快速參與免疫病損傷中,而IL-8屬于趨化性細胞因素,可以促進炎癥細胞的區(qū)劃,并誘導細胞的增殖,而LgE則能促進組胺等活性介質(zhì)的釋放,增加患者氣道內(nèi)的高反應情況,而針對于上述情況,布地奈德則具有良好的脂溶性,并且可以有效抑制炎癥細胞,阻礙細胞因子的生存,減低其細胞的炎性。羧甲司坦的抗炎性較高,可阻礙持續(xù)性氣道炎癥的發(fā)展。所以將布地奈德和羧甲司坦聯(lián)合使用,可以有效抑制支氣管平滑肌收縮的情況,改善患者氣道高分泌狀況,改善患者的咳嗽以及呼吸困難等情況[5]。
有相關學者指出,臨床中治療哮喘的藥物種類較多,為了保證臨床治療效果,多數(shù)以聯(lián)合用藥為主,并且根據(jù)患者的情況選擇糖皮質(zhì)激素聯(lián)合β2受體激動劑進行治療,而采用羧甲司坦聯(lián)合布地奈德吸入治療,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發(fā)作次數(shù),改善患者肺部通氣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進而達到治療的目的[6],但是由于人體的健康是由心理以及生理功能維持,因此在進行積極治療的同時,還應對患者的心理進行關懷和支持,提高患者對疾病的對抗心態(tài),這樣也會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進一步的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并且在其研究結果中得出[7],另外,通過此次研究結果也不難看出,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同時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血清IL-8以及TNF-α以及IgE水平改善幅度明顯高于對照組 (P<0.05),但是在不良反應方面,兩組患者的差異較小 (P>0.05),該次結果和張惠燕[8]的研究結果相一致,其觀察組患者有效率為86.02%,對照組為77.42%。說明,哮喘患者采用羧甲司坦聯(lián)合布地奈德治療效果較為理想,可以有效改善臨床癥狀,并且加速相關指標的變化,降低患者身體內(nèi)的炎癥因子水平,同時還不會增加不良反應,臨床安全性較高,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