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剛
樂陵市人民醫(yī)院耳鼻喉科,山東樂陵 253600
聲帶息肉主要是一種在耳鼻喉科中較為常見的聲帶疾病,其主要癥狀一般為聲音發(fā)生嘶啞等,會使得患者的生活以及工作遭受到一定的影響,因此需要選擇較為合適的方式進行治療,從而達到一定的應用價值,改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臨床早期一般選擇常規(guī)手段進行治療,但是治療效果不佳,故,臨床依舊在研究其他方式進行治療,以期能夠獲得較佳的療效。該次研究將該院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間收治的120例聲帶息肉患者為研究對象。比較分析支撐喉鏡與纖維喉鏡下治療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資料來源于該研究耳鼻喉科收治的聲帶息肉患者,隨機抽取120例。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2組。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已經(jīng)審核該次研究提案,并批準開展。患者及家屬均了解研究過程,并簽訂《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①符合聲帶息肉臨床診斷標準;②臨床資料齊全。排除標準:①處于妊娠期或者哺乳期者;②意識不清,配合度差者。對比組:男34例,女26例;平均(38.45±5.62)歲;病程均值(1.23±0.51)年。 實驗組中,男 33 例,女 27 例;平均(38.51±5.58)歲;病程平均(1.25±0.56)年。 通過以上 2 組資料(P>0.05),具有對比性。
對照組運用纖維喉鏡手術:表面麻醉,在鼻腔以及咽喉部位,使用2%濃度的地卡因進行麻醉,沿著纖維喉鏡的活檢孔,將2%的1 mL地卡因滴入聲帶表面。麻醉生效后,指導患者取仰臥位,頭部低垂。將纖維喉鏡從一側的鼻腔導入,將聲門充分暴露,可觀看到息肉。沿著活檢孔,將活檢鉗置入,固定于息肉之上,將鏡體調(diào)整使得鉗口與聲帶平行,將息肉鉗取。
實驗組運用支撐喉鏡手術:對患者進行全麻后,指導其取平臥位,頭部向后仰。常規(guī)放置護胸板之后,沿著氣管插管,將支撐喉鏡緩慢置入于喉腔,將聲門充分暴露于顯微鏡下。調(diào)整焦距,直至可清晰顯示聲門以及息肉位置,之后將支撐喉鏡進行固定。使用聲帶息肉鉗將聲帶息肉摘除,使用蘸有腎上腺素的小棉球,對創(chuàng)口進行輕輕擦拭。觀察發(fā)現(xiàn)無明顯出血后,將支撐喉鏡緩慢取出。
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指標(手術耗時、手術出血量)、手術效果、治療前后嗓音聲學參數(shù)(Jitter、shimmer、NNE)。
總有效率:治愈:聲音恢復正常,聲帶無明顯充血,邊緣光滑;好轉(zhuǎn):聲音明顯好轉(zhuǎn),聲帶存在輕微充血;無效:治療前后無任何改善??傆行蕿橹斡逝c好轉(zhuǎn)率之和。
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并采用 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手術耗時明顯短于對比組,手術出血量低于對比組(P<0.05)。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手術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手術指標比較(±s)
組別 手術耗時(min) 手術出血量(mL)實驗組(n=60)對比組(n=60)t值P值22.35±6.47 29.78±8.66 5.32 0.01 5.84±1.26 14.75±2.56 24.19 0.01
實驗組總有效率高于對比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手術總有效率比較
手術后,實驗組患者的 Jitter、shimmer、NNE 值均低于對比組(P<0.05)。 見表 3。
聲帶息肉屬于耳鼻喉科最為常見的一種聲帶疾病,固有層水腫、纖維化以及血管擴張均為基本病理改變。對于聲帶息肉患者,其聲音發(fā)生嘶啞為主要癥狀,可影響患者的社交以及身心健康。
由于保守治療聲帶息肉的效果較差,因此臨床一般主張采用手術切除術治療。常用手術方法包括纖維喉鏡、支撐喉鏡以及降解喉鏡鉗除術等。其中纖維喉鏡為聲帶息肉常用的手術治療方式,在表面麻醉下進行,經(jīng)鼻導管置入活檢鉗,將聲帶息肉逐次鉗除,并修整邊緣。但存在息肉清除不徹底等缺陷,使得患者術后嗓音恢復不佳。隨著內(nèi)鏡學的發(fā)展,支撐喉鏡下手術已經(jīng)趨于成熟,在臨床中被廣泛使用,效果得到認可。纖維喉鏡下手術,表面麻醉效果差強人意,聲帶不佳,麻醉后,患者易出現(xiàn)恐懼等情況,導致患者術中配合度較差。聲帶息肉手術后,其效果與手術精細程度呈正相關。故此,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首選支撐喉鏡下完成聲帶切除手術。
研究結果中,實驗組患者的手術耗時、手術出血量均低于對比組,且手術治療總有效率為96.67%,明顯高于對比組(P<0.05)。秦輝學者于《支撐喉鏡和纖維喉鏡下聲帶息肉切除術療效分析》一文中,研究結果顯示支撐喉鏡治療總有效率為96.08%,明顯高于纖維喉鏡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該文結果與之相似,提示,支撐喉鏡可通過顯微放大系統(tǒng),將視野擴大,加上精細的操作,可使得聲帶息肉完整切除,對周圍組織損傷較小。實驗組Jitter為(0.14±0.01)%、shimmer為(1.68±0.15)%、NNE 值為(-16.05±2.18)db,均明顯低于對比組(t=18.23、7.32、11.08,P<0.05)。 不僅如此,實驗組患者的嗓音恢復時間明顯短于對比組(P<0.05)??蛇M一步證明支撐喉鏡的應用價值,有效促進術后恢復。
表3 兩組手術前后嗓音聲學參數(shù)比較(±s)
表3 兩組手術前后嗓音聲學參數(shù)比較(±s)
組別Jitter(%)手術前 手術后shimmer(%)手術前 手術后NNE(db)手術前 手術后實驗組(n=60)對比組(n=60)t值 P值0.42±0.07 0.43±0.08 0.73 0.47 0.14±0.01 0.26±0.05 18.23 0.01 3.18±0.34 3.17±0.33 0.16 0.87 1.68±0.15 1.98±0.28 7.32 0.01-4.92±0.66-4.89±0.71 0.24 0.81-16.05±2.18-11.74±2.08 11.08 0.01
綜上所述,采用支撐喉鏡治療聲帶息肉,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改善嗓音聲學參數(shù),縮短患者嗓音恢復時間,值得在日后臨床中推薦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