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生在初中階段對于道德法治觀念的形成大多都在于思想政治教學課程中,因此這就要求政治教師要在教學中對道德法治教育多進行滲透,幫助學生在人生初期階段形成良好的道德觀念和法制意識。
關鍵詞:初中政治;法制教育;法制教學
在初中這一青少年重要的成長階段中,加強對學生的道德、法律意識的培養(yǎng),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責任重大且應當義不容辭,一名思想政治學科教師應當充分利用課程優(yōu)勢,結合教學教材,提高學生法律意識,成為一名品行兼?zhèn)涞那嗌倌辏蔀樾聲r代社會主義法治社會建設者的一員。
一、 教師當以身作則,不斷進步
對于當今飛速發(fā)展的社會形勢,教師更應當不斷前進,提高法制觀念,強化自身法制素養(yǎng)。在初中政治教學中不僅要熟練掌握課程教材中的法制教育基礎知識,更應該豐富自身,強化自身。對于必要的相關法律知識應該進行系統(tǒng)的學習,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法律知識的學習和積累,通過多種渠道,豐富自身知識儲備,逐漸形成一個對法律較為系統(tǒng)的認識,才能在課堂教學中提高法制教育的教學效率。在日常政治教學中,也應當合理巧妙地結合課本滲透法制教育。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和當今素質教育的飛速發(fā)展,教師作為課堂的引導者,應當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做出大膽革新,認識到初中政治教學中法制教育和道德觀念培養(yǎng)的重要性,摒棄讓學生死記硬背的教學方式,改變應試教育的陳舊觀念,要讓學生在理解且認同的基礎上熟練掌握法律知識,提高法律意識,樹立良好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學校也應當有意識、有計劃地組織教師進行法律知識學習,使得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得到提升。如多安排法律知識相關培訓活動,邀請法律相關從業(yè)人士舉辦講座,為教師提供學習機會。
二、 發(fā)揮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作用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基本教學形式,也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學校教育的根本途徑。一個良好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應當是老師與學生積極互動,互相交流,共同進步。教師應當處理好課堂授課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二者之間的關系,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習獨立性和自主學習能力,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進而解決問題,在實踐中學習,初中政治教學,應該展現(xiàn)教師的思想覺悟和對教材的理解分析能力。在課堂教學中,將政治學科中學生覺得比較難懂、較難理解的理論性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互結合起來,融會貫通,增強課堂教學的真實性、趣味性和深刻性,這樣才能激發(fā)和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到思想政治學習時刻在自己的身邊。
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大多都是教師講授,學生聽講,然后記筆記,課后進行記憶,做題訓練,這種過于古板的教學會使學生感到枯燥,失去學習的新鮮感,甚至厭煩,從而無法提高教學效率。課堂中應該時刻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課堂的主人,通過課堂教學,學生應該有所收獲,有所進步,通過有效的師生互動、學生討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有趣科學的教學互動和創(chuàng)設豐富的課堂環(huán)境,可以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課堂中發(fā)揮主體的作用,積極參與知識的討論探究,沉浸在課堂學習中。教師可以通過設置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引導學生展開討論探究,讓學生在互動探討和交流中體驗到教學樂趣,加深對學習知識的理解,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 注重方法,豐富教學
1. 結合教材內容,強化法制教育。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有很多體現(xiàn)道德觀念重要性的地方,教師要采取科學合理的辦法引導學生學習,應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出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比如,讓學生就知識相關案例進行探討和辯論,提出自己的觀點,這樣不僅利于學生掌握核心知識點,也能夠對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有所了解。初中思想政治課程的內容都是經(jīng)過教育局精心編制的,是符合青少年成長的。比如,課本上的生命權、隱私權的相關知識,對于青少年來說,都是他們在成長階段需要學習的。
2. 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在現(xiàn)階段教學中,合理運用多媒體等信息科學技術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可以將知識內容直觀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對于初中生來說,法律觀念和知識都比較抽象,有一定的理解難度。因此,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將法律知識直觀化、具體化,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比如,在學習憲法相關知識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播放幻燈片,引導學生觀看憲法的創(chuàng)立過程,提高學生對憲法的認識,明白憲法的特性、作用和地位,進而加深對憲法的理解。
3. 綜合體驗式教學。要提高學生的法制素養(yǎng),首先要加強學生法律知識的學習和認知,其次還應該讓學生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身權益。法律來源于實際生活,也必將應用于實際生活。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引入社會熱點話題,引導學生對這些話題展開討論,得出并發(fā)表自己的結論和看法。教師也要采用鼓勵教學,鼓勵那些積極參與討論探究的學生,對于不太主動、學習心較為消極的學生,教師更要給予引導和關懷,幫助他們融入活躍的學習氛圍中來。
四、 道德與法制教育生活化
初中政治課本中的法律知識內容都是教育專家根據(jù)中學生認知水平,選取貼近生活實際的案例素材,并且進行精心打造,這對于初中政治教學有著很大的便利,例如在“尊重和維護隱私權”知識點教學時,其中父母和老師在未經(jīng)過學生本人允許的情況下看學生的信件、日記等私人隱私,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較為貼近實際生活的案例,引導學生進行討論探究,讓學生進入假設情景之中,設想自己是當事人,會用什么方式來維護自己的隱私權。指導學生翻閱教材并進行討論,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可以使學生認識到老師和家長的做法雖然合情但卻不合法,首先對老師家長的做法做出了一個準確的定位,引入法律知識:隱私權不容侵犯,并且強化了隱私權應當受到保護這一法律概念,然后要教導學生全面看待和認識問題,應該理解老師和家長如此做法的良苦用心,完全是為了學生的成長而著想,雙方應互相理解尊重,多進行溝通交流,達成共識。
一個人良好的道德品質應體現(xiàn)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教師要教育學生要做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只有擁有一顆善良、明是非的心,才能夠在日常生活中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學生內心要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并且在日常行為中踐行,這才是具備道德品質的表現(xiàn)。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是一個積累和沉淀的過程,教師應該教育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要規(guī)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以致內化道德準則從而獲得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初中政治教學過程中,學生辨別是非善惡的能力需要教師的言傳身教,注重學生的一言一行,鼓勵宣傳好的人和事,對那些做錯或者有犯錯傾向的學生及時加以疏導,以防患于未然。
五、 結語
初中階段處在青少年學習和成長的關鍵時期,也是學習知識、培養(yǎng)德行和建立法制意識的黃金時期,教師應當借助初中政治德育和法制教育的相關教學幫助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對學生日后的健康成長有著重要作用。初中思想政治教學更應該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體現(xiàn)思想政治學科較強的實踐性和生活性特點,充分發(fā)揮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將實際生活與政治教學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讓學生在學習教材中基礎知識的同時,感受到政治教學的生活化。還要有效地引導學生主動進行思考,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力。加強道德品質和法律意識的培養(yǎng),讓學生真正成為構建社會主義法治社會的踐行者。
參考文獻:
[1]顧熙明.加強道德法治教育做品學兼優(yōu)文明人[J].考試周刊,2018(13):11.
[2]陳海軍.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生活化課堂的幾點策略[J].教師,2017(34):26.
[3]孫芹.基于初中政治教學的學生法治意識培養(yǎng)[J].學子(理論版),2015(15):39.
作者簡介:
方澤輝,廣東省揭陽市,廣東省揭陽市惠來縣寄隴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