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恒華
摘 要:德育是貫徹“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主要途徑,通過有效的德育,可以使初中學生具備良好的品德與價值觀,讓他們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獲得更好的發(fā)展,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貢獻出自身的力量。傳統的初中德育,教育的模式過于單一,基本停留在理論教學的層面,很難使學生有機會進行道德實踐。為了提高初中德育的有效性,應將德育變?yōu)橐詫嵺`活動為主的道德教育,以實踐促認知,讓學生獲得豐富的道德實踐能力。
關鍵詞:初中;德育;實踐活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統文化
在初中德育教學中,我們以實踐活動為主線,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及傳統文化教育為導向,為學生設置了豐富的德育實踐活動,使學生的道德品質通過實踐得以提升。學生在進行道德實踐的過程中,通過具體活動加深了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傳統文化的理解,將其有效內化為自己的內在修養(yǎng),體現了德育教學的有效性。以下根據具體的教學情況,分別進行介紹。
一、積極組織德育實踐活動
在傳統的德育教學中,教學呈現出表面化與理論化的趨勢,沒有留給學生進行道德實踐的空間,造成了教學的低效性。為了增強德育教學的有效性,我們應以更多有利于學生道德品質發(fā)展、易于實際操作的德育實踐活動,豐富我們的德育課堂,讓學生真正能從實踐活動的過程中,獲得道德品質的發(fā)展。學生參加德育實踐活動,不僅能提升個人的道德品質,還會培養(yǎng)他們的社會生活能力,讓學生具有更加貼近現實的社會能力,從而促使他們在今后的發(fā)展過程中取得進步。另外,德育實踐活動可以幫助學生發(fā)展彼此之間的友誼,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學生在德育實踐活動中與同學互相合作、與教師互相配合,能夠有效增進彼此的感情,讓師生間、生生間形成更加密切的友誼,從而使學生學會與人相處、學會與人合作、學會包容他人。因此,我們在初中德育教學中,應該積極利用德育實踐活動的形式展開教學,從而提高德育教學的有效性。
二、有效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在具體的德育實踐活動中,我們首先根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展開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活動。我們根據“三個倡導”的內容,將倡導的12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條目設計為12場德育實踐活動,讓學生在進行道德實踐的同時,有效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記在心中,這對于學生今后的健康發(fā)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意義。
例如我們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愛國”實踐活動中,首先讓學生通過互聯網及圖書館,搜集愛國英烈的先進事跡。之后讓學生將這些愛國英烈的故事整理成文章,利用課余時間深入社區(qū),為社區(qū)居民進行講解。這樣的活動過程既是學生對愛國英烈精神品質的學習過程,同時又帶領社區(qū)居民共同學習愛國英烈的先進故事,是一場具有意義的德育實踐活動。學生在講解愛國故事的時候,將黃繼光舍身堵搶眼、邱少云在烈火中永生、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等故事,通過自己的語言形象生動地講述給社區(qū)居民聽,讓社區(qū)居民產生了充分的愛國感情共鳴。社區(qū)居民表示,學生所講述的愛國故事,使他們重溫了我國在革命戰(zhàn)爭歲月是怎樣一步步走向勝利的,加深了自身的愛國感情。
三、充分利用傳統文化促進學生德育發(fā)展
傳統文化是我國歷史傳承的見證,是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的靈魂。我們在進行德育的過程中,充分結合傳統文化的精華,進行傳統道德實踐教育,使學生能夠在進行道德實踐的同時,自覺傳承和發(fā)揚我國的優(yōu)秀傳統文化,形成“文化自信”。在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時,我們將“忠”“孝”“仁”“義”“禮”“智”“信”等傳統文化,結合當代社會的發(fā)展需要,制定為有效的德育實踐活動,使學生能夠親身體驗這些優(yōu)秀的傳統文化,提升自身的道德
修養(yǎng)。
例如我們在“孝”文化的德育實踐活動中,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為家里擦一次地、洗幾次碗、擦幾次桌子,為家長減輕勞動負擔。另外,讓學生與家長主動談心,交流自己在生活學習中的最新感受,讓家長了解自己的在校情況,使家長能夠對自己更加放心。這些活動從小事做起,讓學生體會到了“孝道”就是從細微之處關懷家長,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關愛。學生的家長紛紛向我反映,這些以“孝”為主體的德育實踐活動十分好,讓自己的孩子更加懂
事了。
總而言之,初中的德育教學,需要注重教學的實用性,讓學生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有效發(fā)展自身道德。我們遵循德育實踐的方向,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傳統文化兩個切入點進行具體的德育實踐活動,使學生既具備了傳統美德,又具備了當代中國人最為先進的思想道德價值觀念,完全實現了德育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王志其.優(yōu)選德育教育方法搞好初中德育工作[J].成功:教育,2013(1):238.
[2]趙文麗.構建初中德育體系,做好初中學生行為習慣養(yǎng)成[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7,9(8):247.